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印刷用字體的發展史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2-30 19: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刷用字體的發展史---雕板印刷時期的字體
近年來由於電腦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字體的研發工作變得較為容易。但是和英文等表音文字相比的話,卻是一件龐大的工程。英文字體的設計,只要完成52個大小寫字形即可;中國的漢字卻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個別設計,字體設計是一件龐大的工程。還好國內出現了許多字體設計的電腦公司,為中國人出一口氣。
以往在中國雕板印刷的時代,並不存在印刷專用的字體。雕板印刷所使用的字體,是請書法家用書寫的方式寫在紙上,然後在黏貼於版面上,雕刻工再按照字體的筆畫雕刻。因此造成印刷用的字體和書寫的字體是一樣的,印刷字體的初期發展是附著於書法體之上,並沒有獨特專用的字體。
根據目前史料上可以追溯到的資料,中國的印刷是從隋唐時期的雕板印刷開始的。現在留存下來的雕板文物裡,最早的是雕於唐朝咸通9年的金剛經。雕板印刷技術使用的期間是非常長的,即使到了宋朝畢昇發明了泥活字的印刷技術之後,還是大行其道,沒有被活字板取代。這是受到許多其所處環境條件的影響,如知識分子的優越感、恐懼感等因素,害怕知識份子賴以生存的知識,一旦透過量產的書籍媒體獲得獲得散後,其獨佔性將會受到挑戰。
加上活字的印刷技術尚不是很成熟,和周邊配合的技術也為完全跟上,導致以活字印刷的意願不高,如校對工人的素質。雕板的字體是完全由寫得一手好字的文人操刀的,而活字的排版和校對工人就未必有如此的素質,經常出現誤植、倒植、漏字等的狀態。
雕板印刷的使用期間,透過目前已經發現的證據,其起始的年代約略可以推測到隋唐時期,結束的時間卻一直到清朝還是繼續存在著。該時期所使用的字體以該時期各有名的書家為主要模仿對象,因此並沒有統一的字體或專用字體。每一本書的字體,各自不同。但到了書法的鼎盛期之後,大都以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歐陽詢等唐四家的書法體作為臨刻的對象。除此,到了元朝之後,再增加趙孟頫的書體。明朝的模仿唐朝四家書法體的風氣更是興盛,這也是後來稱呼的真書、楷書體。
在書法體的發展過程中,常出現將中國文字的書寫體按書體的不同,把漢字演變過程歸納成:甲骨-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隸書(古隸、八分)-草書-楷書(真書)-行書等等的內容。甲骨文的書體大約是在殷商時期,之後的大小篆、古隸、八分書則逐漸成形秦漢時期,其餘的書法體也都在雕板時期之前或同時進行、完成的。而在雕板印刷字體中出現最多的楷書(真書),則是在隋唐時期已達完全成熟。延用至今的漢字字體可說已經完全定型,而且字體上少有變化。
儘管雕板印刷技術一直維持到清朝,到了明朝末年好像是時代交替般,印刷活動逐漸往活字版這一方移動。這是因為這時期的書籍出版較為興盛,寫一手好字的文人,工作速度和效率無法滿足出版業的需求。這時適時出現了由一些熟練的刻板工人,經過長時間的刻字經驗發展出所謂的書棚本。書棚本的字體類似歐體,經過改進將保留了歐體字間架構嚴謹方正的特性。不同的是,雕刻工序的方便性,彎曲、弧形多變的筆畫朝向橫劃水平豎劃垂直等規則性方向改變。
這樣的改變使得雕字工作變得既便利且快速,橫細直粗在雕刻時也方便辨認,同時也整齊、同樣大小的字形也方便版面的排列。雖然字形的感覺,較為刻板,但仍留有宋板書籍字體的風味,完全符合了明代大量印書的製作需求。因此明代稱這類印刷刻字為「宋體」。這也是中國出版事業裡出現的最早的、獨立的印刷專用字體,這時約略已經是明朝末年的嘉靖、崇禎時期了。
但一般人常誤將宋代用在刻書工作的字體稱呼方式與中國書法混為一談,另外也常誤認為宋體字就是宋朝人書寫或印刷、常用的字體。其實宋體字真正成熟被當作印刷專有術語來使用的年代,已經是明朝末年的事了。正確的宋朝體是明朝末年的雕刻工人模仿宋朝人的刻書用書法體,加以改良之後出現的字體。也因為如此,宋體字也常和明體字有所混淆,如此的混淆情形卻出現在國內「大部分」的印刷或文字造形的專書裡。看到如此的情況,真令身為活字版印刷術發明國的後人,不覺得要感到汗顏了。
印刷用字體的發展史(2)---宋體字的源流考
在一次偶然逛書店的機會裡,翻閱了大陸所出版的「版本學」書籍。在這些版本學書籍的內容裡,介紹了中國古代書籍的形成歷史和其實際的內容。闔上書本後,有股淡淡的遺憾感覺湧上心頭。
為何自己在多年教學歷程中,卻不曾有過去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書籍、字體、裝幀、印刷的執行狀況的念頭,甚至連察覺的工夫也不曾有過。翻閱了國內設計相關書籍,卻不見深入的敘述,所見的資料幾乎是在西洋觀點下所執行的內容。接著也發現國內書籍裡,所敘述的宋體、仿宋體、明體等印刷用字體在定義上的混亂情形。
當疑問產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最後發現了許多有趣台灣所使用的字體,其歷史經歷是一段有趣的過程。原本也是以為台灣所使用的這三類字體完全是從日本引進的,受到日本的影響很重,這種想法也是國內大部分設計師或設計教師的共通念頭。這種念頭的建立是植立於照相打字的種字和機械,都是日本寫研公司製造的居多。
另外,也可以從台灣早期出版供教育界使用的字體工具書裡,可以明顯地發現許多字的筆畫構造和國內所使用的標准漢字不一樣,處處有日本漢字字形構造的痕跡。經過追查之後,從日本的許多文獻中發現,從日據時代開始,台灣的總督府政府官方機構和民間,就已經有進口相當數量的打字機、照相打字機。
因此,也引起追查日本字體設計理念的念頭。發現最早使用的印刷的宋體字居然是由中國人設計的,可惜被日本人委託設計雕刻種字的工人,死於在抗戰期間,並沒有留下姓名。根據日本的資料顯示,接受雇傭雕刻設計日本宋體字的工人,原本是上海中華印書館的工人。在雕刻日本宋體字種字的參考範本,是使用了《四庫備要》。真沒想到要追查日本的宋體字源頭,居然追到自家人頭上來了。
而《四庫備要》的出版是和《四庫全書》有著密切的關係,《四庫備要》的出版者是《四庫全書》校對者的後代。因為祖先在校對《四庫全書》時,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因此為了洗刷先人的恥辱,再次出版的。所以《四庫備要》的字體是採用了和《四庫全書》一樣的字體,因此可以說日本早期的宋體字是和《四庫全書》的字體一樣的。換句話說,如果要爭辯宋體字的字形到底是什麼要的話,做具體的做法,直接找出《四庫全書》就可以解決了。
可是宋體字追朔到《四庫全書》並還沒結束,當在翻閱《四庫全書》的周邊資料時,發現了當時在刻印《四庫全書》時,所使用的字體是參考自明朝末年印刷書籍的字體。因此可以知道《四庫全書》並不是宋體字的最終源頭,清之前還可以追溯到明朝。而明朝的發展狀況請參閱《印刷用字體的發展史(1)---雕板印刷時期的字體》一篇。
在此可以確定台灣印刷用宋體字的歷史移動流程是台灣→戰前日本→民初上海→《四庫備要》→《四庫全書》→明末,明末就是宋體字的最後源頭,宋體字並不是宋朝人、也不是在宋朝時起頭的。
至於宋體字的起源和定義,根據版本學者屈萬里、昌彼得兩人共著的《圖書板本學要略》一書的說明,如下:「嘉靖年間朱警所刻唐百家詩可證也。爾後梓人為便於施力,漸變而成橫輕豎重,板滯不靈之匠體字,即今人所謂宋體字者。此類字體,始於隆萬之際,後乃通行。茲舉萬曆三十三年北京國子監所刻南齊書,及崇禎十六年毛氏汲古閣所刻明僧弘秀集兩種為例。為萬曆刻本及啟禎間刻本,形貌雖相似,而風神仍殊,是當求之於牝牡驪黃之外者矣」
印刷用字體的發展史(3)---宋版書之版心形式表現
本年度幸獲國科會研究補助,對國家圖書館特藏組善本室所收藏之172本宋版善本做實際的統計工作。這172本宋版書共分成經部19部,史部56部,子部42部,集部55部,叢部1部,共173部。其中,除了史部之「編號01944,宋太宗皇帝實錄存十二卷五冊」是屬於宋理宗時的館閣寫本外,其餘172部均為刻本。
因研究對象設定主要是以印刷刻本為主,所以用手工抄寫的寫本就難以計算在內。希望透過此次研究理出一些宋代書籍的編輯特色,以作為創造具有中國特色之現在編輯設計的參考。
在時代的區份上,是以宋代為主。宋代是我國製書的最盛期,也是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下,活字版印刷發明者畢昇的活動年代。一般會將宋代認為是活字版和雕版印刷的區隔時期,然而宋代的印書事業發展仍然還是以雕版居多。
這是有其種種的時代背景因素,並非從活字版出現後,中國的印書業就全面性地改用活字版。雕版印刷仍然持續到清朝,仍可見其蹤跡。至於宋朝的印刷事業仍然還是以雕版為大宗,活字版印刷的書籍是極為少數,其印刷品質也較差,也較偏向於民間出版業使用居多。所以在觀念上,必須先建設好這一觀念,並非宋朝之後的印刷品都是使用活字版印刷的。
簡帛的書籍形式直到東漢時蔡倫發明了紙之後,情勢才得以改觀。因為紙具有重量上較輕、價錢便宜、易於加工的特性,因此約在魏晉時書籍的生產開始改採紙材製作。而直到隋、唐時期的六至七世紀之間,紙本書籍的形式可以說是完全取代了簡帛。而儘管隋唐時期是紙本成書的極盛時期,不過這時的書,主要大都是用手直接抄寫而成的。
雖然西元七世初中唐時代肯定已有雕版印刷術的發明,但印刷還沒成為書籍的主要生產手段。甚至到唐末五代,雕版印刷術只發展到民間印製佛書、字書、曆書等,這時期的印刷事業還停留於民間技藝的階段而已。直到宋代,製書業可以說到達另一個巔峰狀態,紙寫書才被雕版印刷書所取代。兩宋三百年間,雕版印刷書發展突飛猛進,全國各地刻書業林立,並且漸漸形成官府、私家、書坊的刻書機制。
在歷代的刻本中,本版學的學者大多推崇宋本。除了文獻資料價值、古本文物價值外,也特別講究文字的編輯技巧、書籍的裝幀形式。版心正也是屬於這部份處理的範圍,也是當今編輯設計處理的領域範圍。而在眾多的特色中,版心的設計可以說是構成中國古書編輯的重心,掌握了版心的重點也可以說是掌握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編輯形式之一。當然除此之外,如字體、文字的羅列、標示、雕版(版式)、印刷、用紙、裝幀也各具特色。
版心也稱之為書口,主要包含了象鼻、中縫線、魚尾等三個部份,其位置是在書頁開口縱面的地方。如果以面積來分的話,整個版心也可以約略地分成上中下三段。
上段就是屬於上象鼻,也就是上版框到上魚尾的部份。上象鼻可以歸納成黑口和白口兩類。黑口的意思是指有印上粗細不等的黑線,白口是指沒有印黑線或刻上文字。在此位置所印上的黑線,叫做中縫線,是作為對折時的基準參考線。這是因為古書的印刷,通常是單面印刷,然後加以對折裝幀的。因此,就有必要先做上對折時參考用的中心線。有時在上象鼻的空間裡,會標示每頁大字、小字的數目,或全頁的字數,也有的是刻上書名、卷名。
接著中段的位置是指由上、下兩個魚尾或線條所包圍的部份,這部份叫做魚尾間。魚尾的造形上,出現有黑魚尾、白魚尾、線魚尾、花魚尾等的不同造形。在數量上,也出現有三魚尾、相向的雙魚尾、相隨的雙魚尾、單魚尾、無魚尾等多樣的表現,魚尾間通常是書卷名的標示處。屬於下段的下象鼻是標示頁碼的空間,有時也出現雕刻工的姓名或監刻單位的名稱,以表示負責或作為核領刻字工錢的依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