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结构
1. 内篇:侧重军事理论
1) 权谋组:以战略为主,包括《计》、《作战》、《谋攻》三篇。
从战略的角度,统观全局,讲军旅之中最大最大的大道理。三篇比较直观地描述了“战争三部曲”,先讲庙算,再讲野战,再讲攻城,以过程法描述来展开其想法。庙算是出兵前的事情,野战和攻城是出兵后的事情。军队开进敌国,先野战,后攻城,这是全过程。
2) 形势组:以战术为主,包括《形》、《势》、《虚实》三篇。
2. 外篇:侧重应用和技术
1) 军争组:讲如何带军队进入敌国的各种具体问题,如协同、地形等问题,包括《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五篇。
2) 其他组:包括《火攻》、《用间》二篇。
二、 计篇
1. 篇题
计本身就是权谋,是三篇中关键的关键。计是总体,也是局部;是开端,也是结束;是理论,也是应用,计贯穿《孙子兵法》整个过程。
计,也即今天我们说的“计算”,作动词用,指计算的行为本身。计,也可以指计算的结果,也即是谋略,作名词用。更加准确地说,是庙算。
2. 结构
1) 第一章,讲兵事重大,关系民之死生,国之存亡,不可不仔细比较,不可不仔细计算。
2) 第二章,讲定计,即出兵之前,如何比较敌我(五事七计),计算双方的实力优劣,看结果是否有利于我,计算有利于我的计是否得到贯彻执行。计利于我,被贯彻执行,才出兵于境。
3) 第三章,讲用计,即出兵之后,如何发挥计算的优势,在战场上随机应变。
4) 第四章,讲何以知胜负,答案是计算定胜负。
3. 内容
1) 军争组:讲如何带军队进入敌国的各种具体问题,如协同、地形等问题,包括《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五篇。
2) 其他组:包括《火攻》、《用间》二篇。
三、 作战
1. 篇题
“作”是开始的意思,广义的“战”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狭义的“战”专指野战。
2. 结构
1) 第一章,讲打仗费钱。
2) 第二章,讲打仗耗时。
3) 第三章,讲抢,即取敌之利,就地补充自己。
4) 第四章,讲快,速战速决。
5) 第五章,警告为将者,要他知道,其负责任重大。
前两章讲用兵之害,后两章讲用兵之利,用兵之利是针对用兵之害所采取的对策,最后一章是总结。
3. 内容
1) 用兵之害的头一条就是费钱,包括人力资源的消耗、物质资源的消耗、
2) 耗时是用兵之害第二条。
3) 用兵之利,第一在抢,也就是取敌之利,就地补充。
首先,一次性在国内征兵,粮食也仅仅运输一次,不多次征发,在敌方补充。其次,武器,在地方补充。然后,兵员也在地方补充。
4) 用兵之力,第二在快,也就是速战速决。
5) 为将者,不仅掌握人民的生死,也掌握着国家的命运。
四、 谋攻
1. 篇题
战争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综合较量,去其力不够,破其谋不够,关键是屈其志。谋攻属于攻心,既攻其谋,又去其志。
2. 结构
1) 第一章,讲全利原则,即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是谋攻的基本原则。
2) 第二章,讲谋攻之法,用各种方法避免浪战强攻,不是城打烂,人杀光,是完整夺取,迅速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
3) 第三章,讲实力对比,即以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关键在于敌我对比,有绝对优势。
4) 第四章,讲中御之患,即在紧要关头,将领要有机断专行,不必受国君遥控和干涉。
5) 第五章,分两层,第一层讲“知胜”的五项原则,其中包括“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一层讲知彼知己的重要性。
3. 内容
1) 全利原则,最小投入,最大产出。
2) 全利的重要性、攻城之法、谋攻之法。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