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阶段,人力资源部还成立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专门负责起草某一部门的职位说明,并且还要求各组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任务。在起草职位说明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颇感为难,一方面不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又不准确;另一方面,大家又缺乏写职位说明书的经验,因此,写起来都感觉很费劲。规定的时间快到了,很多人为了交稿,不得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了一些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判断,最后成稿。 最后,职位说明书终于出台了。然后,人力资源部将成稿的职位说明书下发到了各部门,同时,还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部门按照新的职位说明书来界定工作范围,并按照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来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任用。但这却引起了其他部门的强烈反对,很多直线部门的管理人员甚至公开指责人力资源部,说人力资源部的职位说明书是一堆垃圾文件,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于是,人力资源部专门与相关部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来推动职位说明书的应用。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来想通过这次会议来说服各部门支持这次项目。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会上,人力资源部遭到了各部门的一致批评。同时,人力资源部由于对其他部门不了解,对于其他部门所提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进行解释和反驳,因此,会议的最终结论是,让人力资源部重新编写职位说明书。后来,经过多次重写与修改,职位说明书始终无法令人满意。最后,职位分析项目不了了之。 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项目后,对职位分析彻底丧失了信心。他们开始认为,职位分析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东西,说起来挺好,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大用,而且认为职位分析只能针对西方国家那些管理先进的大公司,拿到中国的企业来,根本就行不通。原来雄心勃勃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变得灰心丧气,但他却一直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对项目失败的原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职位分析真得是他们认为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吗?该公司的职位分析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呢? 问题的提出 1、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2、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点评 观点一 大多数公司做职位分析都是走过场,或者根本就没什么职位分析,直接在哪里找个样本做职位说明书。 在本案例中,是采取的问卷方式,而且因为直线经理的不支持,最后草草收场,职位说明书也成了人力资源部门闭门造车的产品。 工作分析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一是公司的重视程度,即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员工参与;二是工作分析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分析方法,直接影响数据的有效性;三是因为工作分析最后是形成工作说明书,那么,怎样进行数据分析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最后一点与职位设计的形式有关系。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简单的找个职位说明书,稍作修改了事,也有很多企业的HR对岗位说明书、部门职责等资料一味追逐。针对前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公司从职位分析入手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应该首先从组织变革入手,即进行新的适宜性组织结构变革,然后再进行定岗定编,接下来才进行职位分析。 至于公司人力资源部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前期计划不够,包括领导的支持,部门协调,员工的配合,缺乏必要的前期培训沟通等;二、工作分析方法过于单一,简单的调查问卷是很难对于工作分析得出恰当的数据的;三、人力资源部门因为上述原因,最后不得不走入目前的HR的俗套,在什么地方找一本照抄或闭门造车,这样的职位说明书做出来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更不要说适宜性的问题了。 观点二 从职位分析入手变革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困难很大。导致措施失败的原因有三: 一、人力资源部在闭门造车,沟通只做到问卷而已,上到企业高层,下到基本员工,都没有怎么参与;二、人力资源部把自己当作了主角,因为这个关键性错误,你推行力度越大,阻力就越大,结果越难以收场。职位分析,应该以各部门为主角,人力资源部要做的是联系沟通和培训。表是只有一个,但人却有许多个,每个人理解角度深度不同,怎么办?统一思想是前提,统一规则是必须;三、企业文化很重要,凡是人力资源不能解决的,企业文化都能解决。案例中,两者没有形成互补关系,反而因为“变革”,人力资源制度向企业文化发起了挑战。企业文化不好建立,但是一旦形成,不管好与不好,要想变革那是很难的。首先要了解领导、部门、员工想要干什么,他们心目中的愿景是什么,从这方面入手,会比较好。当然,职位分析肯定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往往“我要把企业变成一个么样的……”才是HR的主流想法,所以阻力很大。 最后,职位说明书终于出台了。然后,人力资源部将成稿的职位说明书下发到了各部门,同时,还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部门按照新的职位说明书来界定工作范围,并按照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来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任用。但这却引起了其他部门的强烈反对,很多直线部门的管理人员甚至公开指责人力资源部,说人力资源部的职位说明书是一堆垃圾文件,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于是,人力资源部专门与相关部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来推动职位说明书的应用。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来想通过这次会议来说服各部门支持这次项目。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会上,人力资源部遭到了各部门的一致批评。同时,人力资源部由于对其他部门不了解,对于其他部门所提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进行解释和反驳,因此,会议的最终结论是,让人力资源部重新编写职位说明书。后来,经过多次重写与修改,职位说明书始终无法令人满意。最后,职位分析项目不了了之。 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项目后,对职位分析彻底丧失了信心。他们开始认为,职位分析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东西,说起来挺好,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大用,而且认为职位分析只能针对西方国家那些管理先进的大公司,拿到中国的企业来,根本就行不通。原来雄心勃勃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变得灰心丧气,但他却一直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对项目失败的原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职位分析真得是他们认为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吗?该公司的职位分析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呢? 问题的提出 1、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2、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点评 观点一 大多数公司做职位分析都是走过场,或者根本就没什么职位分析,直接在哪里找个样本做职位说明书。 在本案例中,是采取的问卷方式,而且因为直线经理的不支持,最后草草收场,职位说明书也成了人力资源部门闭门造车的产品。 工作分析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一是公司的重视程度,即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员工参与;二是工作分析的方法,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分析方法,直接影响数据的有效性;三是因为工作分析最后是形成工作说明书,那么,怎样进行数据分析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最后一点与职位设计的形式有关系。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简单的找个职位说明书,稍作修改了事,也有很多企业的HR对岗位说明书、部门职责等资料一味追逐。针对前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公司从职位分析入手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应该首先从组织变革入手,即进行新的适宜性组织结构变革,然后再进行定岗定编,接下来才进行职位分析。 至于公司人力资源部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前期计划不够,包括领导的支持,部门协调,员工的配合,缺乏必要的前期培训沟通等;二、工作分析方法过于单一,简单的调查问卷是很难对于工作分析得出恰当的数据的;三、人力资源部门因为上述原因,最后不得不走入目前的HR的俗套,在什么地方找一本照抄或闭门造车,这样的职位说明书做出来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更不要说适宜性的问题了。 观点二 从职位分析入手变革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困难很大。导致措施失败的原因有三: 一、人力资源部在闭门造车,沟通只做到问卷而已,上到企业高层,下到基本员工,都没有怎么参与;二、人力资源部把自己当作了主角,因为这个关键性错误,你推行力度越大,阻力就越大,结果越难以收场。职位分析,应该以各部门为主角,人力资源部要做的是联系沟通和培训。表是只有一个,但人却有许多个,每个人理解角度深度不同,怎么办?统一思想是前提,统一规则是必须;三、企业文化很重要,凡是人力资源不能解决的,企业文化都能解决。案例中,两者没有形成互补关系,反而因为“变革”,人力资源制度向企业文化发起了挑战。企业文化不好建立,但是一旦形成,不管好与不好,要想变革那是很难的。首先要了解领导、部门、员工想要干什么,他们心目中的愿景是什么,从这方面入手,会比较好。当然,职位分析肯定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往往“我要把企业变成一个么样的……”才是HR的主流想法,所以阻力很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11:47: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