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解释为什么,达能诉宗庆后“竞业禁止”,屡战屡败;娃哈哈诉达能董事“竞业禁止”,屡战屡胜的话。正如当下百度恶意操作的“竞价排名”一样不可饶恕,板上钉钉。
诉讼背景之诉的由来 1997年,娃哈哈成为了中国饮料行业不可忽视的品牌。那时有九间工厂,达能挑了四间效益最好的工厂合资,剩余五间工厂就是历史上的非合资公司。众所周知到了2007年,非合资企业达到69家,合资企业59家,非合资公司的资产规模不到合资企业的一半——但利润与合资公司持平,这成了达娃之争的导火索:达能不能容忍非合资公司有这么高的利润,于是达能公司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但娃哈哈不答应,于是达能将宗庆后告上法庭。如今娃哈哈在这场“娃哈哈保卫战”中一直执着坚持地捍卫着中方主动权,维护着合法合理公平有序的较量中,在这条道路上娃哈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啊。
达能败诉,乃与百度行为异曲同工 一、屏蔽大众视听渠道,误导竞业禁止。达能董事的“竞业禁止”的行为乃是秦鹏同时担任乐百氏与娃哈哈二个品牌的董事。其中娃哈哈是达能在1997年合资的,持股51%;乐百氏是2000年收购的,达能持股92%。乐百氏与娃哈哈当时是纯净水的两霸,完全竞争。但是偏偏达能董事仍是胡搅蛮缠,狡辩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违法,在事实的面前大谈特谈中国的法律不适应他们的问题,这样可笑的事情在事件爆发之后接踵而至。 二、 达能进入中国20年,和娃哈哈合资11年,达能“从来没有对合资公司的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研发等各方面做出投入,也没有做出贡献”。合资公司从5家发展到39家,达能的董事们或高管们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些公司,“连39家合资公司的大门朝哪里,有没有开业都不知道”。娃哈哈合资公司的中方董事一直欢迎达能董事进入,特别是宗庆后辞去董事长后,中方董事要求并希望达能作为大股东进驻并管理合资公司的生产经营,但直至今日,达能一直没有进入。不过,目前中方董事对达能董事的进入已不抱希望,有乐百氏市场溃败、益力品牌多年地位不保做例子,未尽职的达能董事只会搞垮娃哈哈,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三、人为干预,完全阴谋式的经营管理。达能在2007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达能从来不知道有非合资公司的存在,宗庆后暗中设立非合资公司,“缺乏契约精神”。宗庆后反击说:达能揣着明白说糊涂,“缺乏道德水准”。假如达能有契约精神的话,那也不会让乐百氏的“管理混乱——既无市场方向,又缺市场策略”连续几年都没有新产品成功推出。高管们只知道坐在办公室花钱。那1亿元的广告投入,真不知道他们花到什么地方去了”。亏损、清洗老员工,乐百氏品牌和产品在市场上被边缘化……这些都是乐百氏员工眼中达能的“业绩”。 四、存在欺诈虚假网络信息。达能娃哈哈之争中,与在法庭上每战必败相比,达能的媒体公关却非常值得称道。通过控制御用记者和媒体,达能在话语主导权上比娃哈哈更占上风。 达能利用自己是中国多家经济主流报纸广告大客户的身份,巧妙地驱使他们有倾向性地对待与达能有关的消息。在网络世界它们也有同样的影响力,一些对达能不利的内容被删除,而对达能的对手进行攻击的内容通常更容易得到关注。从那些一贯喜欢热闹、善于炒作的网络新闻所引起的反响来看,达能类似不断重复并自证正确的“阴谋论”,仍在网络舆论上胡作非为。
综上所述,当商业秘密的黑箱已成为了一道难以戳穿的挡箭牌时,把越来越大的质疑声仍然挡在了外面,这未免有些霸权主义的思想,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第三方监理来互相约束互相监督。以免像坐不住的达能又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再度发表“惊人”之语,并将矛头直指娃哈哈及其宗庆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