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中国白领房贷月供占收入比过高 50%或在未来两年的通胀中破产

[复制链接] 8
回复
14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21 22: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白领房贷月供占收入比过高 50%或在未来两年的通胀中破产

2009年11月17日 作者:牛刀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过度负债而收入下降,是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白领家庭的基本趋势。近日,本人走访了上海、北京两大白领集中的城市10多户今年开始有房贷的家庭,七成家庭月供比例超过家庭收入的五成;生活成本本来只占三成,但最近水电油气全面调价增大了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每月积蓄不到一成,旅游、购物等消费大为减少。

  按发达国家的白领收入月供比例,房贷月供占家庭总收入的30%比较合适。中国城市白领家庭超出合理月供比例的40%,风险系数正在加大。

  从今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增加幅度来看,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从2003年的3329亿元,至2009年9月末,加上行公积金贷款已经突破4万亿,贷款增加数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从总量来看,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50多年,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在3万亿左右,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十年,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就达到3.3万多亿元,加以公积金住房贷款700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4万亿元。

  现在来看,假如CPI上涨3%,住房贷款月供比例超过50%的家庭,每月就开始发生入不敷出,不仅积蓄没有了,还将开始负债。对他们来讲,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生活质量,要么继续啃老。但是,在生活成本处于上升通道时,是没有办法降低的。如果银行再加息2%,那么,今年买房的年轻白领,断供将成为常态。这对中国社会来说,是首次发生的经济现象,其后果不亚于美国的次债危机。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有的认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至少收入会增加吧。抱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放在美国,那是没问题,美国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一发生通货膨胀足以让资本家加薪。但是,在中国不行。加薪这条路实际行不通。因为在这个时期,正是政府在加税的通道运行。中国的企业税赋很重,如果再给员工加薪,那很多企业会关门大吉。

  还有一种心理也是盲目乐观,那就是如果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掉。可是,你的房子是在房价泡沫最严重的时候购买的,只要央行宣布加息,许多房子房价要跌去30%至50%,首付款都跌没了,你还怎么卖?当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大量的囤积在炒家手上的住宅会爆发性的投向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很快形成。还怎么买房子呢?

  中国住宅市场是严重畸形的市场,已经埋下了足以颠覆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巨大隐患,导致资源错配,资产价格猛涨,产业结构型矛盾加剧,社会购买力被高房价吞噬殆尽,再印钞票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明年加薪无望的家庭,应该采取措施,将大房子换成小房子,小房子改为租房,手上留一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2 23:40: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反调分析得很有道理。
果如此,那真是灾难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经济危机,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政局动荡才真正的会使房地产严重贬值。

不过,依娃娃愚见,中国的城市还是处于扩张的阶段,大量人群的不断涌入(无论是否理性),导致了刚性需求的存在与扩大,只要政局稳定,房地产应该至少不会一路大跌。虽然房地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从国家和底层人民两头割肉,将利益转移至少数人的手中。

 

请飞猫指教。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06:04 | 只看该作者

  娃娃MM,有效需求有二大根本特征:1、有消费的欲望。2、有购买商品的货币。这二个根本特征,缺了任何一点,都不是有效需求。再是刚性需求,没有消费商品的货币,也是枉然,商人们肯定不会认同你这个所谓的刚性需求。从古至今,谁普遍见过雷锋式的好商人?!故而,刚性需求,也需要跟当前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相匹配,不能刻舟求剑、教条主义。古人说得好:“为道不能屡迁者亡”。

  牛刀先生所说的50%在未来两年的通胀中破产,这种可能性较小,君不见中国政府11个产业规划的强势出台?飞猫浅以为,在未来10年的通胀中破产,倒是很有可能。政府能力再大,也不能竭泽而渔式的一直托市吧,这只会加剧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进一步刺激社会不稳定因素,乃至发生动乱。飞猫危言耸听,一管之见,大家权当笑谈。

  资本可以是枪炮,遍布全球,利润则是国土,马上回到自己手中。军事占领的目的是利益,如果用经济手段不流血就达到,这不是更好吗?同一个目的,只是手段不同。所以,商人与军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利润与财富的追逐者,要靠创造资源和取得他人的资源,甚至逼迫他人让出资源而使自己富有,所以,“大胆筹划、小心实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商人征战商场不可或缺的手段。

  政局稳定、社会稳定,关键要人民大众的人心稳定,人们未来利益的可靠性、可预见性的稳定;而利益的稳定就在于社会就业岗位数量的稳定,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的稳定就在于企业的稳定,企业要稳定就必须在商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知识产权上不断的狠下功夫,才能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日新月异的需求大势,从而才能维护社会、人心之稳定。

  在金融海啸未能有效遏制的时期内,一些人可以调节自己利益方面的心理预期、心态习惯,但一般不过是调低一二个档次。如果像清朝大将年羹尧一样被雍正皇帝连降十八级,自己能接受吗?如果你从年收入5万元降为2万元,自己能接受吗?企业家以前每年轻松的利润收入100万元,现在却干得更苦更累,只有50万元收益,他能接受吗?
  其实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倒是好调整,因为其本身的利润空间不大,收入来源渠道缺乏,无力左右自己利益发展空间,多数人已经习惯于“维持现状、拒绝改变”的平淡日子。难就难在雄心勃勃、期望值高的高收入人群、社会精英、国家政府,因为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就是他们,供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机会面是很少的,船大难调头,从而迫使他们在非常时期将风险、损失向下、向劳苦大众转移。就像盛行分权主义的美国,风险损失是向上转移,盛行集权主义的中国,风险损失是向下转移。

  企业家如果生意不好做了,可以执行裁员增效、减产减薪、转行转移等一系列手段来保卫自己的利益领土,但中国能把十三亿人口都裁员或者杀掉吗?最后这笔帐还得中国百姓来共同承担。更何况中国每年平均新增人口1300万(新增就业岗位在700万左右。面对全球性金融海啸,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就难讲了,但社会人口却一直在不断增加。故而,纵观历史,战争多发生于人口众多的繁荣时期),这些人难道可以不吃饭吗?一旦真正形成“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动乱根源,中国焉能政局、社会、人心稳定乎?

  一管浅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3 10:30:13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11-23 13:56:49 | 只看该作者

无奈

 

5
发表于 2009-11-23 21:12:1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9-11-23 10:06:04的发言:

  企业家如果生意不好做了,可以执行裁员增效、减产减薪、转行转移等一系列手段来保卫自己的利益领土,但中国能把十三亿人口都裁员或者杀掉吗?最后这笔帐还得中国百姓来共同承担。更何况中国每年平均新增人口1300万(新增就业岗位在700万左右。面对全球性金融海啸,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就难讲了,但社会人口却一直在不断增加。故而,纵观历史,战争多发生于人口众多的繁荣时期),这些人难道可以不吃饭吗?一旦真正形成“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动乱根源,中国焉能政局、社会、人心稳定乎?

 

不知飞猫是否赞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战争减少人口,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O(∩_∩)O~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22:21:0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海边儿的娃娃在2009-11-23 21:12:14的发言:

不知飞猫是否赞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战争减少人口,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O(∩_∩)O~

 

 

  马尔萨斯的以战争减少人口,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平衡,是下下策,是不得已为之的政策。而我们中国历年来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很好的英明政策,需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但可悲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知名人士却在2009年的两会上,提出“放开二胎刻不容缓”的建议。让飞猫不由叹息纪宝成校长从何而来这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英明远见?据有关报道,农民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不吃不喝积蓄14年的钱。难道放开二胎后的新增人口,生活费、教育费……由纪校长个人出资?或者说中国人民大学全民免费的雷锋式的帮人民培养大学生?
  换个角度看问题,中国如果要实现伟大复兴成为超级大国,就当前的13亿人口,不知要耗费全球多么庞大的资源与财富。问题是,能负担得起吗?由于中国的人口与资金积累、工业原料、劳动就业、人民生活水平……的致命伤、根本性矛盾,如果成为超级大国,中国就必然需要侵略他国。也难怪西方诸国敌视中国的崛起,因为你起来了,他们的利益发展空间必然会缩小,全球的资源也难以供应。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2006figures/txt/2007-01/09/content_7628950.htm

  1982年,中国的人口总量为100818万人。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量首次达到了13亿(这个数据,网上新闻到处可见,许多人都知道)。短短23年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总量新增了3亿,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304万人左右。如果从建国1953年的59435万人开始算起,至2005年13亿人,在这52年里,中国每年平均新增人口为1357万人左右)。

  在这里,飞猫引用“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是为了使数据进一步贴近真实、贴近社会,缩小误差。普查比抽样调查,更具代表性、科学性。

  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查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普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3 23:02:12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9-11-23 22:41: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房地产对于政府的最大价值是回收老百姓的流动性,增加政府的支付能力,现在靠自己能力拿得出首付,买得起房的人彻底失业的概率不大。加之国情,银行加息也要考虑维稳底线,即使真的加息,和2007比又如何?此文观点有点点火的意图。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22:54: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9-11-23 22:41:31的发言:

中国房地产对于政府的最大价值是回收老百姓的流动性,增加政府的支付能力,现在靠自己能力拿得出首付,买得起房的人彻底失业的概率不大。加之国情,银行加息也要考虑维稳底线,即使真的加息,和2007比又如何?此文观点有点点火的意图。

 

牛刀先生有点火专家的气质。^O^他与北京大学教授徐滇庆的赌局,就是一例。

 

不过,俺估计,就这篇文章,牛刀先生一定不敢赌一把,毕竟标题也是“或”之一字,机率不高嘛。

 

 

9
发表于 2009-11-29 14:53:14 | 只看该作者
[em50]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