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初始成长期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些企业几年前还默默无闻,而今却变得如此强大?细节决定成功,这些可敬的企业往往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有远见卓识、不断创新的领导人。在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个人的品质和禀赋起了关键的作用,创业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一些简单实用的信念,是企业保持快速成长的秘密所在。 对那些努力向上的企业家而言,中小企业市场为小而灵活的快鱼量身定做的融资平台,将成为他们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跳跃式发展的舞台;同时,也给了投资者分享更多中小企业成长空间的机会,而对企业的成长性作出判断,是投资成败的关键。 “草根研究法”值得借鉴 德国安联集团于1987年开创了“草根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用贴近市场的调研方法,来弥补财务报表分析的不足,避免由于一些数据的失真造成的错误判断和投资失败。在国外,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家成功选择和投资高潜力项目的核心技巧,主要来自出色的判断力,重点考虑的是企业的成长性。风险投资家非常重视收集创业者的由个人经验、个人行为表现出来的私人信息。企业成长与企业家精神密不可分,也是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的。因为等到公司的基本面产生变化并且在财务上表现出来,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迟了。 “吝啬”的富豪 许多成功的富豪,一直保持着节省的习惯。 微软公司是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在1975年合伙创建的。微软公司198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资产只有200万美元,刚刚达到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当时的最低上市门槛,股价也仅为15美分。而到1999年7月,微软股价已超过100美元,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这位微软帝国的掌舵者却是一个“吝啬”的人。一次,盖茨和一位朋友驱车同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找不到车位,朋友建议就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盖茨却极力反对:“这可不是个好价钱,要花12美元呢。”对于身为微软总裁的盖茨来说,12美元本来是无足挂齿的,但这位天才的商人却深深懂得,自己的每一分钱,也要让它对社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节俭的创业者 精打细算、坚持低成本原则是很多公司从小到大形成的传统。 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在70年代的销售收入约为4000万美元,而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上百万名员工的全球最大的企业。自从1972年,沃尔玛的股票上市以来,它的股票价格年均增长率高达27%,给沃尔顿家族和投资者带来了滚滚财源。 沃尔玛的创始人是山姆·沃尔顿,山姆小时候家境不富裕,这使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作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近年来一直雄踞世界500强前10名之列。但这位亿万富翁平时的座驾是一辆旧货车,就连剃个头也要精打细算。据说,山姆常常光顾一个只要5美元的小理发店,还舍不得给一分钱小费,并且一直住在毫不起眼的老房子中。在企业经营中,山姆·沃尔顿同样奉行的是低成本原则。零售帝国沃尔玛能继续保持增长的后劲,正是通过高科技挖掘潜力,实现了成本不断降低,推动了销售的快速增长。 差异化的创业战略 美国戴尔公司成立于1984年,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发展为拥有250亿美元资产的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营销商。 戴尔公司创业成功的关键并非制造技术上有什么建树,而是利用网络直销模式,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PC产品。这使得戴尔公司在价格上比竞争者低,并能与其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戴尔公司反对除利润外的任何积压”,这是一项十分精细复杂的管理工程,在目前全球PC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戴尔仍能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竞争优势来自其优秀的创业战略。 今天,绝大多数的产业市场都是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创业企业的定位必须体现出异质性或差异性来。拥有一个实用的商业模式,获得足够的优势,在这个模式下进行优秀的运作、不断进行的改进,这是戴尔公司得以傲视同侪之处。 永远的创新 上世纪70年代半导体还是新兴产业,面对新兴的半导体市场,张忠谋高度重视市场竞争策略并快速行动,主动出击。张忠谋对台湾经济直接的贡献则是创办台积电并使之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龙头老大。 从1991年起,台积电进入高速成长期,年均增长率达50%以上,是90年代台湾成长性最好的企业,1994年台积电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次年公司营业收入超10亿美元,目前台积电已发展成为台湾第四大集团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0%,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上世纪90年代,台湾实施QFII制度初期,台积电市盈率40多倍,但QFII依然投巨资买入台积电并且长期持有,因为台积电最终上涨一千余倍而赚得盆满钵盈。 技术专家出身的张忠谋深知在高科技产业,技术领先是竞争的第一利器,为此他十分重视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舍得在科研上花大钱,从而在竞争中得以长期保持优势,把对手远远地抛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