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中国人对不起山西

[复制链接] 6
回复
15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31 19: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山西人,转帖支持一下:

 

别说我胡说,去看看两年前层出不穷的经济案件牵扯出来的那一群人!对愚昧山西同胞我感到悲伤、对你们我感到愤怒!为了钱你们可以不估计都是炎黄子孙,为了钱你们没有良心,如此还要鄙视山西,我说:你们卑鄙! 
  
   如今,山西经济增长速度具体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具我所知,山西的一大批拖延了许久的项目都已经在兴建。然而,山西依然在支持你们东部!虽然,变输煤为输电,但是一车皮一车皮煤炭依然每天拉出去!可怜我们山西人,空有几个大型的火力发电厂,我们省会太原依然每天拉闸限电! 
  
   别说我们不产电,我们穷用不起电!仅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去年由于停电损失达二十五亿!全省因停电损失几千亿!但是津京唐乃至山东等地生产生活用电大多数仍是山西供应!看着你们城市中闪烁的霓虹,那红绿的浪漫后由山西的无奈! 正如你们说的,山西人粗鲁、野蛮。让你们说着了,我是一个正宗的山西人,我很粗鲁,我也很野蛮。所以我有权力说:
  告诉你们:没有山西,中国的经济至今大概仍如印度一样!更别说你们东部!别每天拽地二八五万,你们不配!如今的北京人,把个邻居河北看遍了,什么野三坡呀,什么秦皇岛呀,什么皇帝的八大山庄呀,他们真的看腻了,这时候就想起山西了。也是,山西除了自己不会吹自己外,世上有的,你说山西什么没有?说五岳,山西占了一个;说圣地(当然是佛教的了),山西据了一席(最好的一席);说石窟,山西的比洛阳的都强;说木楼,中国独此一座;说人文,三皇五帝的三皇都在山西;说古城,没人敢说平遥的排世界第二;说文化,古代大师级的山西占了八分之一;说帝位,太原生生就成了龙的老巢;说儒释道,在山西的哪个角落你看不到?说传说,地道的山西人哪个嘴里没有三段五段?论资源,山西的那个煤叫海;演地势,整个华北平原和京都都被她鸟瞰。 
   说山也行,左首一指是太行,右首一指是吕梁,让郭兰英给唱红了。说水也可以,那条奔流了5000年的民族河就在山西
  渐渐地,来山西的人多了,渐渐地,写山西的人也多了,尤其是两个名角,一个是《抱愧山西》的余秋雨,好像真抱愧山西似的,却原来是山西抱愧于他,是山西成就了他。还有一个写洪洞大槐树的,也写得魂牵梦萦,叹一口气,真找到了根。
  这两个人倒是真不失为名人,真比一般的看客们知道来山西看什么,所以就看到了什么,所以就更加有名了。可诸地的朋友们,草草地来山西一趟,草草地走马一圈,草草地捕捉点滴印象,又草草地回去了。他们只看了一个山西的表,就以为看到了山西的象。 
   20年风景看深圳,100年风景看上海,500年风景看北京,5000年的风景只有看山西。看山西就看山西的古,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朴,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拙,看山西就看山西的淳,说白了,看山西就看山西的那个中华民族的魂。 
   文武二帝中,武帝是山西的了,忠义二字就是武帝的写照。来山西怎能不看看山西的忠义?京都的灿烂中有一半是山西点燃的。山西的水都流出山西了。尧舜禹三皇都在山西了,淳与勤就是山西的写照。怎能不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看看呢?看看山西的淳朴与厚道,看看山西的勤俭与耐劳。 
   黄河倒是流经了全国的7省,但惟独把魂留给山西了。壶口瀑布,谁不知道?第一次去壶口的人,是几十里之外就听到那轰隆隆的声响,怆天恸地,那是在哀颂什么?入谷就见几十米的气浪,那是在幻化什么?谁敢不想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呢? 
  
   要说北方,真正的男人也只有在山西找了。山西的男人又没拒绝现代的文明,又承继着父辈们的淳厚。喝酒敢为你喝死,带路敢只身跳沟崖,自己穷得揭不开锅,不让朋友饿肚子。几百年来,为什么北方逃荒的都往山西跑?山西富吗?哪个女人嫁给了山西的男人,才知道这是嫁了一个放心的中国男人。
   要说美女,世人也应该睁开眼睛看一看山西了。古代四大美人,山西占了两个,闭月羞花那是山西的独有。貂禅是山西人,玉环更是山西人。香溪水与西子湖也不得不惊叹山西的风貌。山西现在还有好几个出美人的地方,谁知道?就连史上的惟一的女皇帝,不也是山西的吗,谁敢让她从山西迁走?山西的酒?别人就是把自己的酒都唱滥了,山西就是一句都不唱,也没人敢把山西的酒排斥在坛外。壮男美女山西酒,梦里山西走一走,政客们都知道的。长城在山西的那一段是最古的;关卡在山西的那几个是最雄的;塞外在山西的那一片是最苍凉的;豪气在山西的土地上是最威壮的。
  
   想看山西吗?那就看一眼吧。只要山西人的物欲还没有膨胀,你就会看到一个真正的山西。只要山西人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沿海的水平,你就会看到一个勤劳的山西。只要国家还具有着一些善良的风范,那你就会看到一个历史的山西。只要还认定自己是中华民族,那你肯定会看到一个中华民族之根的山西。别看那些个被人吹得不能再吹的山西,那是山西的象。山西的魂,是你一生一世看不尽的。感受中国,就应当感受山西

沙发
发表于 2009-6-1 14:13:11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去过山西,他的历史文化我们都认同。

 

不要太狭隘,任何事情都有必然性,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以后我们都会发展的更好

板凳
发表于 2009-6-1 15:40:40 | 只看该作者

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对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

 

许伯源/文


 
  编者按:从今天开始起刊登一位商海沉浮,闯荡江湖多年的外地商界人士投寄本报的稿件,文中虽然个别言辞难免过激,引用的一些数据和例子不尽准确,甚至于有点大大伤害山西人的感情,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三晋大地这块热土的挚爱;沁透着对三千万山西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跳跃着对山西未来发展的殷殷企盼。拳拳此心,忠言逆耳;建言献策,他山之石。让我们耐心听一听这位读者的良心苦口,看一看他为我们描绘的三晋发展蓝图,或许对各级政府领导、企业家和广大群众不无启迪吧。

  许伯源: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对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

  应朋友之邀,来山西三年多了,由厌恶、到迷惑、到沉思、到热爱、直到今天的投资,我整整走过了一个黑白反差大变异的全过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这里的人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群?经济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落后?煤炭为什么让很多人发了大财而又让更多人做了大梦?

  山西,你还能走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西口”吗?

  我1983年从大型国营企业下海至今,在深圳、广东和海南待了15年,至今商海沉浮21个春秋,全国和半个地球几乎都跑遍了,但来到山西后却仍让我感到这里真是个特色十足的地方,但如果让我说“山西是个好地方”还是要犹豫,不那么容易脱口而出;为什么?因为无论如何我还是难看到她好在哪里?外面的天地已经翻天地复,这里还在墨守成规;外面的人们无论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人生或事业,每个人日夜都在穿梭奔忙,但这里的人们悠闲自得得让人不可思议。我考察过江苏的众多乡镇企业,从南京到阳澄湖,并深入地了解过他们发展和改制的全过程;我研讨过数十家温州模式的前店后厂,包括温州周边的乡镇;但这里几乎全没有,山西人几乎对外界不屑一顾。山西不屑一顾的正是人家的自豪,而人家不屑一顾的却是山西人的自负;呜呼!差异之大,乾坤颠倒,大到令人张口结舌。如广东人的“识做”,只要一个人在“做”,他的朋友和邻人都会称赞他有“有料”、就是有本事、有希望;山西呢,不怕闲!呵呵。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之真理也。那么山西有的是什么呢?真如山西人经常对外炫耀的是文化吗?这个文化又是什么样的文化呢?

  我在思索,从太原思索到平遥,从平遥的城墙上思索到乔家大院的红灯前……

  言归正传,在这里我要试图探讨的是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问题,至于对山西的文化和晋商的思考,我将在下一篇文章《晋商与MBA对比学研究》中探索。

  二 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性质、类型与重要性

  什么是经济?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行为。经济发展则是指这些行为的有效组合作用,也就是形成一个合力的最大作用。经济停滞则是合力为零的结果,或者干脆合力形成了反方向的力。经济发展战略则是指如何操作使这些作用力形成的合力最大的有效策略。定位则自然是这个合力作用点和方向的确认。所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首先要知道自己现在的经济作用力的作用点在哪里,还要知道别人的点在哪里,和未来自己的点又将“走”到哪里。这几个点代表一种上述行为各因素之间的合理、协调、并产生最大效益的结构。
  1. 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性质
  经济所具有的性质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在此,笔者只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亦即寻求一种合理、协调、并产生最大效益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组合结构所涉及的部分性质进行探讨:

  (1)时间性
  或称时代性、阶段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结构会发生极大的变动,因而造成了不合理、不协调和低效益的经济运行状态,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具有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阶段性地调整“过时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到一个新的位置。这一点和物理学中的力学不同,因为经济是人类行为的经济,受时间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很大。

  (2)空间性
  即地域性。社会经济所具备的各种资源不是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地理区域,所以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寻找自己资源优势的组合方式。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定位。国家有国家的定位,省有省的定位,县有县的定位。中国的定位不可能和美国一样,山西的定位也不可能和河北相同。

  (3)差异性
  由于各地域拥有资源的不同,自然产生定位的差异。总体来讲,这种差异非常大。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差异还是人为创造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可有效地规避风险。一个好的定位常常是个特殊的、唯一的位置。

  (4)价值性
  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效益才是检验定位的唯一标准。定位一定要能创造财富和价值,要有利可图。

  2. 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类型
  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必须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有很多种类型,以下简述几种主要的类型:
  (1)需求定位:从市场发展的趋势中找出一种未满足的需求来定位。也就是当代先进营销理念所倡导的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的定位。
  (2)竞争定位:从竞争对手那里找出漏洞和破绽为己定位。
  (3)供给定位:从供给商品的特殊性或唯一性角度定位。
  (4)逆向定位:“反其道而行之”,用逆向思维确立的定位。
  (5)攀附定位:依附于其它经济发展空间的定位。
  (6)比拟定位:比拟于某一时空下事态的定位。
  笔者以为,采用需求定位、供给定位、逆向定位和攀附定位的结合比较适合于山西的经济发展现状。当然,定位是综合所有因素的结果,全方位地考虑是必须的前提。

  3. 正确选择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重要性
  (1)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所拥有的资源,形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合力”效应。
  (2)提高本区域经济实力的最高“势能”,减少竞争的风险。
  (3)形成“洼地”效应,吸引“外界”投资资本大量“流”入。
  (4)减少资源的浪费。
  (5)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今后各国之间、各省之间的经济战将是定位争夺战,竞争将是定位的竞争,致胜将是定位的胜利。一省、一县、乃至一乡的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核心、最灵魂的是定位。定位准确,一切顺利。

  三 山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定位及其影响

  1. 历史的定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定位一直是明确的,那就是以发展煤炭及重化工业、建设能源基地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这个定位代表了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体制下给山西确定的经济发展位置和功能。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山西的这个位置不容变动,“全国发展一盘棋”,山西最多是个“象”,要保住“国民经济”那个“帅”,“象”只能走“田”。但是,市场经济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现在那个“帅”可以过“河”了,可是“象”却还在“田”里走,变成了一只傻“象”、呆“象”,这就是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产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传统产业走向衰退,如纺织、钢铁、森林、煤炭等产业逐步衰退,甚至铁路和邮政也都将走向衰退。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被证实了的事实。尽管今年来钢铁、水泥等行业似乎发生了一些逆转,但从根本上来看,这些传统行业必将回归到平均利润线以下。所以无论钢铁或电力的一时趋热都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样看来,山西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定位已经成为使今天的山西经济发展走向衰退的定位,当然已是过时的、失效的定位了。

  2. 历史的定位严重制约了今天山西的经济发展
  这个话说起来确实有点太沉重。因为正是历史的定位使山西在几十年里稳居中国经济发展一盘棋中的固定交椅,从中得到了大量的实惠。但是现在时代变了,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变了,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也变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过去了;拼资源的时代过去了;短缺经济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时代;是信息经济时代,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所以说,虽然是煤造福了山西,但也是煤毁了山西。说煤造福了山西可以被人理解,若说是煤毁了山西恐怕要担骂名。但可以说,煤造福了山西是在过去,煤毁了山西是在今天和未来。 

  A. 煤造福了过去的山西。(略述)
  (1)煤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2)煤给了山西一个大饭碗。
  这是个大家都清楚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只想说明的是,煤对于山西的过去是重要的;但是,煤对于山西的未来一定是越来越不重要的。

  B. 煤毁了山西的今天
  (1)煤毁了山西发展经济的思路。
  笔者来山西三年多,凡是认识的朋友、朋友介绍的朋友,几乎都在干着与煤有关的业务。有人开煤窑,有人炼焦炭,有人运煤运焦炭,有人卖煤卖焦炭。笔者开玩笑说,这次算是“掉”到煤堆里了。至于办超市、开饭店、搞桑拿的,也都是在间接地赚“煤”的钱。煤的生意不好做了,别的也就都不好做了;煤的生意稍有起色,其它的生意也就都跟着兴旺。我问朋友们,就没有想过干点别的?几乎是一样的回答,没有啊,不懂啊。可见发展山西经济的思路全都被煤给“塞”住了。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煤虽然造就了山西很多个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但煤也造就出更多的山西人的虚幻梦想和懒惰。有个山西朋友对我说,“山西人宁愿受穷也不愿受罪”。为什么?因为山西人有梦!就是指望哪一天也能象已经靠煤发了大财的人一样,从地下每天可以挖出几十万的财富来,于是“暂时”的苦也就可以忍受。所以山西没有温州的前店后厂,没有潮汕人一分钱也要赚的紧迫,没有那么多的创业者,没有那么多的产品生产者。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产品,更何谈名牌产品!?干那些行业多受“罪”、多“麻烦”!这里不乏自我麻醉的幻想和梦!

  (2)煤毁了山西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
  记得98年来山西时,正巧赶上清华大学教授、工程院钱易院士一行来山西考察,太原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试点城市。这个“唯一”确实已经给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带来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这几年我亲眼看到了太原环境的变化,但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山西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这个污染问题正是煤给山西带来的。说个真实的例子,每年我都要去广东待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每当我说起我现在山西时,广东人往往反映的是陕西,是兵马俑,也就是说广东人对山西没有了解。更让我遗憾的是,当我说我目前在产煤的大省山西时,朋友们多说知道大同,而并不知道太原,往往追问我太原在哪里。可见煤给山西带来的“声望”和印象。
  由于这里的环境已遭到严重污染,必然给山西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其中“引资”困难就是其一。笔者曾陪同日本和香港的企业家来太原考察投资环境,大家都被太原的“脏”吓怕了。最可怕的还不是现实有多“脏”,而是已经“脏”成了习惯。

  (3)煤毁了山西“价值连城”的旅游资源
  毫不夸张地说,山西旅游资源之丰富可堪称全国第一;但同样毫不夸张地说,山西的旅游资源被利用之差,也可堪称全国第一。为什么山西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第一?为什么山西人看不到这么丰富的资源会带来数不尽的发展机会和财源?国内其它省市或地区,为了得到一点旅游的资源,不惜投资数十亿资金开发建设当代人文景观,尚且得不到大众的认可。要知道,公园易建,古树难求!山西遍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却在那里“沉睡”。一位日本朋友来过山西后对我说,如果日本拥有山西1/10的历史人文景观,日本将立即可建成全世界的旅游大国。此话何等深刻也。
  笔者百思得一解,最终得出结论,这也是煤之过。是煤挡住了山西人的眼睛,是煤污染了可供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是煤吓跑了游客。

  (4)煤毁了山西的对外整体形象和价值
  国人中凡知道山西的,一般说“那是个产煤的地方”,只有少数人还知道个五台山。可以说,是煤代表了山西的整体形象,也代表了山西的整体价值。关键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煤是国家计划的重要统配资源,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煤只是一种商品。计划经济可以“授予”煤重要的位置,市场经济则只会评价煤的价值。中国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苏杭比做天堂,所以现在杭州的房地产价格飞涨;也都知道四川是“天府之国”,所以四川的外商投资蜂拥;而山西人自己把山西比做“煤都”“煤乡”的大有人在,不难联想,外人到“煤都”或“煤乡”来能干什么?那只能是买“煤”。当然,这种对家乡的依恋情结无可非议,但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来看,“煤乡”的无形资产如何能与“天府之国”相比。“煤”牌的山西和“山西”牌的煤同样不含多少无形资产。这也是山西经济历史定位所造成的结果,是煤毁了山西的整体形象和市场价值。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没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将无法生存,那么一个没有无形资产的省份也将难以生存!尽管有时这个煤资源也会紧缺。

 

  (5)煤毁了山西独立的经济发展地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省不需要独立的经济发展地位,一切听从国家调配,甚至安排多少人就业也是国家的一个数字。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这样的数字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小了,数字要“听”市场的。一个省的经济发展,乃至一个县的经济发展都要听从市场的安排。如果一个省的经济发展没有一个独立的地位,这个省就要被外来的商品“侵略”,就要被外来的商品“剥削”,就只能给外来的商品“打工”,变成外来商品的“殖民地”,就不会有自我的前途,当然首要的是没有“钱”图。

  (6)煤毁了山西人的竞争意识
  如果说山西人没有竞争意识似不确切,如果说山西人竞争意识极强似也不准确,历史上“晋商”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君不见,除了煤以外,在山西的各类型商品市场上坐了“老大”交椅的山西人有几位?为什么在服装、小商品、家具、建材和电器等市场上到处都是东北人和南方人?笔者曾参观了“98年山西商品交易会”,不客气地说,除了大枣、核桃、酒和醋等几种地方产品外,其余的商品从包装到质量实在不敢恭维,难登“大雅之堂”。近年来笔者也曾多次参观过各种类型的国际博览会,但很少再光顾山西的展台,说句实在话,真没什么可看的。山西人的竞争意识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答案:让煤给“淹没”了。

  当然,历史的定位给山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这里只谈到了煤,还有重化工呢?不谈了。

  四 对山西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若想对今后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进行探讨,首先要研究我国和山西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的进程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人类从原始的采集和渔猎过渡到农业和畜牧业;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其能源消耗以煤炭石油为特征;第三次浪潮则是以电子、海洋、生物、宇航、信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浪潮。经济学家们又按产业内涵的不同将产业形式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四产业:信息业;第五产业:知识业。

  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已从计划经济时代所处的第二次浪潮的科技水平发展到初步进入第三次浪潮的前期,即进入第三次浪潮高新技术所带动下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前期阶段。产业结构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代表工业革命时代的钢铁、煤炭、石油和纺织等产业逐步走向衰退和信息、生物、宇航和新材料等产业迅速崛起为标志。各个新兴产业的知识含量高速膨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国际化轨道,知识产业发展也已露端倪。

  (二) 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

  尽管山西经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全国经济的增长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变化,如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电信业的进步,但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山西仍处于以重化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全国来说是落后的。山西经济的发展距离进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基本上还处于第二次科技发展浪潮的阶段,仍然处于数量上的原始竞争阶段,甚至对于代表第二次浪潮的产品质量上的竞争,即简单的竞争,山西也仍处于落后的状态;还不能全力进入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即局部竞争的状况;当然距离进入品牌竞争、知识竞争,也即整体竞争的时代就更远了。
  (三) 对山西目前经济状况的初步分析。

  必须明确山西的过去和今天,才能探讨山西的今后。笔者试用SWOT方法来分析山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1. 已经和即将受到的威胁

  可以说,目前山西的经济仍然笼罩在计划经济定位的“保护伞”之下,尽管这个“伞”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小,但山西一直没有冲破这个保护范围,20年来丧失了数次有利的发展机会,所以山西的经济发展至今仍然处于“后计划经济”的状态之中。这个“后计划经济”的状态,就是计划经济的优势已经趋向衰微,市场经济尚未大规模启动的状态。笔者对山西为什么仍处于“后计划经济”阶段没有深入研究,但是这个阶段的特征和表现的状态是明显的,并且已经给山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威胁出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4
发表于 2009-6-1 15:43:05 | 只看该作者

续前文:

 

  第一威胁:山西的商品市场已经和正在被“列强”“瓜分”。

  从目前太原市的商品市场中已经可以看出,山西的本地产品几乎全部退居质次、低档、价廉的层次上,除汾酒以外,几乎无一属于全国名牌产品,汾酒虽然知名度还在,但好感度也正在降低。山西也几乎在当前的全部轻工业产业阵地上失守。这里的商品市场已经被其它省份和地区“瓜分”。尽管这种“瓜分”没有签定“卖省条约”,但已成不争的事实。

  说来实在令我替山西人脸红,我有一个学生是湖北“神丹”公司驻山西销售经理,“神丹”的品牌恐怕很多山西人并不熟悉,他们是家生产“松花蛋”和“咸鸭蛋”的民营企业,山西人可能更不清楚的是,这样的一种小产品,每年在山西全省的销售总额在1000万以上。如此让山西人看不上眼的“小”商品,但在山西的市场上是竞争胜利者,是“占领军”。

  那么自然引出了一个可以令今天山西商人“脸红”的问题:山西人连腌个鸡蛋都要败下阵来?

  第二威胁:山西的经济利益正处于被无情“剥削”的境地。

  由于山西借以维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是能源原料,所以山西与外省市、地区的商品交换形成不平等的事实。煤炭中所包括的价值只有资源和劳动力,既无无形资产,也无高科技含量,不存在任何无形资产增值部分,造成山西的国民收入利益成分中,只得到了商品交换中的微薄回报,山西给外省市企业所提供的原料只占人家产品成本中的极小部分,当他们的产品返销到山西时,山西被外来产品无情地“剥削”了。现在已经不是再讲全国是一家的时代,也不是比贡献、比无私的时候了,虽然国家会拿出一块国税来支援山西,但是大量的地税确是外省市所得。山西成了中国的“发展中地区”,成了中国商品市场上的“非洲和拉美”。

  太钢不锈是我国第一位生产不锈钢的大企业,生产的不锈钢材料每天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并向世界出口。但是,组成这个物流的逆向是,广东、浙江的不锈钢产品每天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山西。用山西的原料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卖给山西人,人家连你运出原料的运费都要从你山西人的口袋里重新掏回去。我有两个浙江的学生都是这方面的行家,有一个学生是宁波企业的董事长,山西省浙江总商会的副会长。请问,山西人可在浙江宁波也设有总商会?

  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百多年前,老牌资本主义英国从印度和中国购买棉花到英国,然后再将生产的“洋”布出口到中国销售的事实。何其相似也。山西不正是新时代下的商品“殖民地”吗?山西人不正是市场经济下的“亡省奴”吗?话不好听,事实却正是如此。

  第三威胁:再起步的“入门”费用昂贵。

  山西错过了改革开放的几次发展机会,目前如果再起步,进入商品市场的“入门”费用将是十分昂贵。据经济学家们测算,当前一种商品进入市场的入门费用将是80年代后期的10倍以上。就是说,在80年代后期如果一种商品要打入市场需要100万元的话,现在则需要至少1000万元,甚至还不止这个数值。美国一个新品牌上市,仅认知阶段就要投入5000万美元;台湾要投入3000万台币;中国也要投入2000万元左右。所以,山西今后的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费用很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和不利条件。

  第四威胁:中国入“世”后的竞争威胁。

  经过我国政府的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加入世界经贸组织。笔者以为这一举措对于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但是对于山西的经济发展来说,则是弊大于利。对于外国产品更进一步地大举进入山西,更加重了山西发展自己商品经济的压力,同时对于农产品市场也造成了威胁(以小麦为主)。山西尚且无实力与国内商品竞争,更何况与国际上实力强大的商品大潮抗衡。

  2. 目前所拥有的机会
  (1)国家对山西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2)我国即将进入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程度的深化,商品竞争从数量向质量的过渡已基本完成,目前正逐步向知识含量的竞争深入发展。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商品对文化的需求度增强。由于历史给山西赋予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可能获得一次特殊的发展机会,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将给予山西的又一次“恩惠”。
 
 
 
 作者:222.37.46.*   2006-3-16 15:09   回复此发言   
 
--------------------------------------------------------------------------------
 
6 (转贴)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3)又一轮全国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
  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减弱,金融政策放宽,货币流通总量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央行相继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些均表明又一轮经济发展高潮即将到来。尽管因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及其它因素的制约,使得此次经济启动速度较慢,但这些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将逐渐减低。从去年春开始,我国又发生了经济“过”热的信号,今年四月后,国家开始对某些产业投资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但我国经济必将在下一阶段继续高速发展已成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山西几乎错过了以往的几次经济改革高速发展的机会,这一次万万不可错过。

  3. 存在的劣势

  (1)商品意识薄弱
  从目前山西所生产的产品种类或质量来看,无不证明山西的商品意识薄弱,大量企业仍然停留在商品经济的边缘,质次、价低、毫无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随处可见。但商品经济所包含的理念、品牌和营销文化却极少体现,这也正说明商品意识的薄弱。

  (2)市场观念落后
  我不知道用一个什么词汇可以更准确地探讨这个问题,上述商品意识薄弱的根源应该是市场观念的落后所造成的结果。观念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牵涉到对方方面面问题的认识,如广东和山东的政府认为应该让投资者先占到便宜后人家才会来你那里投资,而山西某些地方政府认为政府应该先占到便宜后才可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这就是个观念的问题。广东人认为聪明人都应该经商,温州人认为家家都应该办厂,但山西人认为聪明人应该做官,至于办厂可能连想都懒得想,或者要办就办大工厂,可又没有大钱来办,所以也就无限期地等待和感慨。这都是观念问题。

  (3)商品的生产能力较低
  可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的商品门类少、品种缺,大部分日用品依赖外地产品的输入。但我更觉得这个能力不是属于机械设备等硬件能力的问题,而是创新思维能力较低。

  (4)缺乏复合型人才及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
  对于山西政府和企业来说,这个问题都很严重。缺乏人才是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来补充,但缺乏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则更是当务之急。山西人才的流失严重,人才待遇与外地的极大差距造成了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山西人才不留山西已经成为共识,除了技术和管理人才之外,赚了钱的山西人要走或已经走了,没赚到钱的人才也要走或已经走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企业家们的关注。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这是《晋商》的成功理念,不可不查。

  (5)成功的企业家们普遍缺乏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
  创业与创业成功后的发展是两回事,创业需要魄力、胆量、机遇、眼光和决断力,而企业成功的发展则更多的是需要先进的管理,仍然用随意性的管理体制很难不闯入企业发展壮大的误区。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们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积极地寻求对自我的补充和深造,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对比沿海地区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文化底蕴仍然突显薄弱。

  (6)环境污染严重
  根据联合国1998年对53个国家的272个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3种完全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太原位居其一。除空气污染之外,太原市及山西部分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也不能令人愉快,尤其不适合电子、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大规模投资。但近年来太原市的环境状况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可喜的变化,蓝天白云开始出现在太原的上空。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中已经见不到太原,但令人遗憾的是前3位仍然是山西的临汾、阳泉和大同。

  (7)对发展山西经济的定位问题犹豫不决
  由于山西经济的历史遗存问题众多且繁杂,历史的包袱过重,造成对如何发展山西经济的问题犹豫不决,笼统地提倡高科技或知识经济的口号解决不了山西的实际问题,只有准确找到经济发展新的定位才是“纲”。山西的经济翻身要写一篇大文章,要找出一条适合山西经济发展的独特的道路。
 
   当然,政府官员的素质和团队的执行力水平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4. 现有的优势
  实话说,现在山西具备的优势已经不多了,所谓优势就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资源和条件。

  (1)普遍认识的提高应该算不是优势的优势。

  古有“背水一战”之说,在山西已经处于全国经济发展倒数位置的今天,再强谈优势将是自欺欺人的妄说,如何能绝地求生才是明智之举。
  近几年我接触过很多山西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其中大多数人已经深刻感到山西的经济

  发展照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我发现山西人为人处事特好面子,但现在山西人出门得不到外地人的尊重,不是最没面子了吗?原因就是山西的落后。

  在山西,发了财的急忙往外地跑,到加拿大移民、到北京买房,除了浙江人外,在北京

  购买高档住宅的外地人群中山西人排行老二,山西每年外流资金高达100亿元!

  (2)拥有全国最庞大的地上历史人文景观群。

  山西拥有全国最庞大的地上历史人文景观群,景点数量高达3684处,国家级文物景点即有56处,省级文物景点413处,山西的地上文物总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可以说国内没有第二个省区可以和山西抗衡。

  这个优势甚至是全体山西人常常在外地人面前挂在嘴边的炫耀之辞,应该说,这确实是个优势中的优势,我推测,这将是全体山西人一百年后吃饭的饭碗!那个时候,山西的煤一定已经没有了。

  (3)有利的地理、气候条件。

  山西地处华北地区西部,与华北平原具有同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发展我国的北方多品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太旧”高速公路的通车,陆路交通已与华北、北京高速公路网连通,“缩短”了山西与外界交往的距离。

5
发表于 2009-6-1 15:43:21 | 只看该作者

  (4)源远流长的文化遗存。

  山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深厚、浓郁的黄河文化和民俗风情。山西的经济一旦启动之后,这种文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动力,将成为山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丰富精神营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威胁与机会并存、弱点和优势同在。但也可以看出,威胁大于机会,优势多于弱点。之所以说威胁大于机会,就是因为山西以外的、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山西,再加之不久的将来国际势力的进入,对山西的威胁是巨大的;而山西所具有的机会,其它地区也同样具有,所以说威胁大于机会。之所以说优势多于弱点,则是因为山西所具有的优势是别的省市所不能再造和超过的,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广东不具有山西的文化渊源,所以广东的经济发展前期迅猛,但后劲堪忧,此为后话。

  笔者在此没有提到煤炭资源,是因为山西的煤炭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可算是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它已失去优势的地位,相反却留给山西一个沉重的包袱。

  五、山西经济发展定位的探讨
  如何处理山西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威胁、机会、优势和弱点的关系,就是确定山西经济发展定位的基础;如何促进山西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就是确定山西经济发展定位的理念。所以笔者在此尝试提出:“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纲;开拓轻工产业为目;普及高效农业为基础;依托环渤海经济圈,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的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1. 为什么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纲?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山西所有可供发展经济的资源中,只有可供发展旅游产业的历史文化景观是最强项。以己之长,克人之短是商品经济制胜的基本法则。在山西已经失去了前期进入商品市场的机会时,现在只能用最后可用的、自己的“家底”来和别人竞争。而这个“家底”又正好是别人所不可争的。

  不要以为只有彩电、服装才是商品,旅游景点同样是商品,当然也就同样需要以商品来对待之,要作出品牌和无形资产来。

  2. 为什么以开拓轻工产业为目?
  一是不能再以重工业为纲,当然也不能以重工业为目,重工业必然是走向衰退的产业,只能“保持”。所谓“重振煤炭工业”,“重振重工业基地”等提法,只是善良的幻想。二是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轻工业作基础,需要轻工业作依托。三是山西重工业的优势产品可以成为轻工业的原料。笔者提议,轻工业的范围很广,是否可以中药和食品为主。看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有凭一根“冰棍”做成了大企业的内蒙“伊利”;有曾凭一根“香肠”起家的,如河南的“双汇”、“郑荣”和“春都”;有凭一包方便面发达的,如天津的“康师傅”;有曾凭一碗炸酱成名的,如西安的“阿香婆”。如果说这些商品山西人就一定造不出来,那是对山西人的小看了,但是为什么山西人就还真的是没有造出来呢?

  3. 为什么以普及高效农业为基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朗的研究结果说:“中国人在2010年养活不了自己。”不管美国人的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民以食为天”确是中国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山西地处华北地区的西部,拥有发展农业的深厚基础和优越条件,尤其是可以种养殖几乎全部品种的我国北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这是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所并不具有的优势。只是由于目前技术水平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局限,这种优势才没有被突现出来。笔者曾到山东淄博和寿光等地区考察,那里几乎遍地是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塑料大棚,产品已大量出口到南韩和日本,种养殖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另外,黑龙江省的外资投资总额中,目前农业的开发项目已达到20%以上的比例,且逐渐形成大片开发的趋势;在广东地区也正在兴起投资农业和经济作物的新的热潮。我国的投资界和国外的资本已经注意到,投资农业的回报率是投资其它行业回报率的3倍以上,农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规模化的“庄园经济”、新特品种和高效技术的结合之中。

  4. 为什么要依托环渤海经济圈?
  太行之隔,使山西与华北形成了天然的阻断。虽然互联网可以缩小地球的距离,但是天然的距离也必然造成人的思维模式的差异。笔者在此倒并非要讲解放山西人的思想,而是讲山西的经济在明显落后国内先进地区的状况下,要想保护自己,同时求得发展,使山西“搭”上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高速列车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山西能够依托我国目前某一已经高速发展的地区经济领域,就要找一个“靠山”,攀附这个“靠山”,但这个“靠山”远了不行,广东靠不上,上海也靠不上,只能选择临近的先进省份和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进而辐射到这个经济圈内的其它四省一市(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当然,既没有人批准也没有人阻挡的“依托”是要凭山西经济发展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意识。

  以目前山西经济发展的实力是不能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先进地区相竞争的,那么不能争就“跟”,就“攀附”,就“搭车”,借助别人的优势发展自己。“依托”的手段就是提供服务、供给对方的“需求”,弥补对方的“欠缺”。把山西的经济发展定位放到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上去,放到为北京的服务上去,在服务上大做文章。

  在探讨山西经济发展定位的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没有特意提到高新科技开发和知识经济问题。笔者以为,知识经济虽是即将到来的历史性的经济发展新时代,但知识经济也包含在现有的一切经济领域之中,无论是发展食品工业,或者发展旅游产业,同样包括知识经济的内涵,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知识和创新。高科技则包含在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内,需要雄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才可以谈高科技,高科技不可强求得之,如果一个省连一包方便面都做不好,离高科技就还有距离。所以,大可不必全中国都一齐去呐喊高科技,先打好物质和人才的基础,高科技自己会来。

  在农业经济时代,竞争的优势来自于土地、自然资源和人口的总量;在工业经济时代,竞争的优势来自于劳动力、工程技巧、资本和市场的进入;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优势来自于知识和创新。山西目前的经济水平,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甚至还没有做好,所以要补上这一课,经济发展不可能跳跃。

  六、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思路决定出路。笔者在上文中经过对山西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后试探地提出了对今后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探讨。定位的核心是:一游、二轻、三农、四依托。核心的核心就是“游”和“依托”两个字。浓缩成一句话就是:“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1) “后花园”的理念
  所谓“后花园”,原本皇家或达官显赫的家族园林,提供闲暇休整之风景园林之所。历史上大家都把天津称为北京的“后花园”,那是因为满清官员退休后常以天津为养老退隐之地的缘故,包括末代皇帝傅仪退位之后也以天津为栖身之地。

  这里我所提出的“后花园”理念,是专指服务而言,为经济发展的市场服务,为经济发展时人们的休闲服务,为经济发展的后台需求服务。如展览、如教育、如旅游、如保健、如文化产业、如传媒、如会议等。

  为了实现对山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转移,使山西的经济建设形成一个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点,就要对新的定位赋予新的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山西经济发展规划,使新的定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导向、提升、凝聚、激励和稳定的功能,并可提高形象的美感度,增加无形资产的附加价值。力争在五年之内将山西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山西、一个清洁的山西、一个具有市场经济竞争力的山西。笔者尝试提出如下的定位理念:

  “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全中国和全世界提供高水平、高素质和现代化、特殊化、知识化的文化、艺术、出版、旅游、餐饮、食品、中医药、保健、养老、高效农业、教学、科研、影视制作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简称为:两高、三化的优质服务。”

  (2) “后花园”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以山西全省的规模建设成为一个“北京的后花园”,这必将形成山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按照新的定位和理念操作,如何确定“后花园”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等问题,将是决定此战略性转移胜负与否的关键,也必将是这个战略目标是否能启动的关键。
  山西目前需要一个能够具备足够经济、政治影响力的统合项目引领启动,这个项目需要足够的唯一性、特殊性和前瞻性,最重要的是具备巨大的赢利能力。(具体项目待研讨)
  这里说一点我的小感受,我曾陪同日本商社社长考察山西投资环境,日本人曾试图投资养老保健礼佛社区项目,原本设想把日本人分期组团到山西来短期养老保健礼佛,但我们在去神堂沟的路上时,这个投资热情就骤然被“打击”到了零点。当时我对山西还不熟悉,日本人要考察温泉,我就领他们去了神堂沟,现在看来明显是个“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今年6月初,当我去了顿村时,真的别开生面,那里已初具规模,如果当初领日本人考察顿村,应该今天就是另一种局面。但我也同时发现,顿村的基本条件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发现代旅游项目的基础,但是还缺乏有效的商业要素整合策划,所以尚没有出现规模经济的大好局面,这应该就是目前山西某些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软肋,没有整体策划,没有市场细分,没有卖点,不能发挥出原本应有的投资获益来。令人遗憾,可叹!

  (3) “后花园”的产业结构
  通过新战略定位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山西的产业结构将发生由“重”变“轻”;由“计划”变“市场”;由“无名”变“独特”的彻底的变化。

  (4) 山西经济发展的远景
  从目前大运路“绿色通道”工程与母亲河改造工程的建设,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山西经济发展辉煌远景的端倪。但是由于山西经济新的定位似仍在研讨之中,所以上述的这些大型工程只能分别体现出它们的重要作用,而不能发挥出它们的“合力效应”。
  迎泽大桥的两端有两个不锈钢雕塑,一端是“东方时空”的模型,但不知与迎泽大桥有何关系?与山西或太原有何关系?另一端的雕塑估计一般人看不出是个什么,出租车司机笑谈告诉我说那是个“高跟鞋”,真的不知所云。这一现象说明,在建设这些雕塑时没有确切地认定项目的定位和理念,只是为了实用的功能,结果造成各吹各的喇叭,“合力”自然不会产生。所以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定位后,一切以定位为核心,才会产生经济发展的“合力”,这股巨大的“合力”,必将形成巨大的经济推动力。

  山西经济发展的远景是:
  第一, 中国面积最大的、历史文化遗迹最多的东方古文化旅游区;
  第二, 国际性重要轻工产业的信息、广告、交易中心;
  第三, 中国最大规模的科研中试基地;
  第四, 著名食品品牌的产地;
  第五, 丰富多彩的旅游服务经济;
  第六, 以“庄园经济”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出口基地;
  第七, 文化、艺术、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中心。
  ……

  七、 结束语
  过去有句俗话叫:拉大旗,做虎皮。这里笔者改为:拉北京,做“晋”皮。也就是说,山西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拉住北京,做北京经济发展定位的一部分,和北京成为“一家人”,把山西经济的发展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合为一体。用山西尚存的优势资源去“讨好"北京,去为北京服务。

  “把山西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是否可行?是否可以促进山西经济的超长发展?是否可以终止山西原有的经济发展轨迹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快车道”?是否可以带动山西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是否可以提高山西的整体形象和价值?将是检验这个定位是否准确的最高标准。

  笔者以为,这个定位可以达到上述的目的是肯定的,关键是意识的转变和政府执行力的增强。就如最近汾酒集团推出“山西红”葡萄酒的电视广告,已经在理念上向现代思维模式进了一步,尽管在定位上还不够准确,只停留在画面上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而没有更深入地挖掘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心理,但是进步了是肯定的。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第一不是因为一时冲动,第二也不是笔者认为现在的山西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笔者看到山西确实是一座“金矿”,并非只有“煤山”;另外笔者有众多的朋友在山西,当然就希望这里的经济发展得更快,环境建设得更美好。可以说,现在的山西不但不是文章题目中所说的“后花园”,如果说得“惨”一点的话,只能说成是北京的“锅炉房”,如果有谁不服此言请去太原的“神堂沟”一看,现代化的温泉宾馆与尚在自燃冒烟的煤矸石“山”比邻。

  笔者非社科界的学者专家,对政治经济难有深刻认识,常从媒体上看到专家学者和社会仁人论述发展山西经济的文章,对山西的历史和山西的今天多有真知,受益非浅,对比之下笔者实感拙陋,在此仅以21年商海沉浮之愚见奉献大家。

  历史上山西曾经是个好地方,未来也必将是个好地方,我相信。


  不妥之处,盼望指正。2004.8.1

6
发表于 2009-6-1 15:44:10 | 只看该作者
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上,不迷信,最重要的是靠自己。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1:20:49 | 只看该作者
暂时无语,思索当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