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可能是再也平凡不过的昆虫了,但它却能给人类组织内的信息流动方式提供许多启示。蜜蜂和人类一样,也是群居动物,长期的进化已使它们掌握了集体决策的高超技能。 蜂群最重要的集体决策之一,就是决定将蜂房建在哪里,而且它们往往利用“创意市场”(idea market)来指导自己的选址过程:首先,蜂群会派出一小批侦察蜂对环境进行探测。如果侦察蜂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就会在返回途中用跳“劲舞”的方式发出信号,号召更多的侦察蜂前往更理想的地点。这种探测和发信号的过程会循环往复,直到大多数侦察蜂发出的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最佳地点。 蜂群的决策既强调信息发掘,也强调信息整合,这两个流程对于每个组织来说都至关重要,但它们的要求却各不相同。信息发掘要求采用集中式结构,因为个体的任务就是找到信息并上报给组织。而信息整合及决策则需通过联系广泛的网络式结构,以便负责人就每项备选方案的预期回报听取他人意见。蜜蜂的决策流程表明,如果组织根据需要轮流采用集中式结构和广布式网络结构,就可以影响信息的流动,优化信息发掘和整合的过程。 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的研究揭示,这种随需而变的组织结构可能正是创造性团队的特征。在它进行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德国某银行营销部门的员工在1个月的时间里,佩戴一种叫做“社交计量器”(sociometer)的小型传感器,从而对他们进行跟踪。社交计量器会记录有关面对面互动的数据,例如参与者的身份以及互动的地点和持续时间。数据分析显示,负责开发新营销活动的团队时而为了发掘信息而采取集中沟通的方式,时而与其他团队成员展开密集对话。而负责执行的团队成员却很少切换沟通方式,他们几乎只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交流。 第二项研究则不但发现创造性团队的社会沟通网络极其灵活,而且发现,其沟通方式的切换次数与其生产率相关。在此项研究中,创造性生产率的变化几乎有40%都可以归因于沟通方式的切换。 在对几家组织的沟通网络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之后,生产率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就越发明显了。麻省理工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在一家组织中,个人数字网络覆盖最广的员工,其生产率要比他们的同事高出7%。因此,维基(Wiki)和Web 2.0等工具也许的确能提高生产率。不过,我们也发现,在同一家组织中,面对面的沟通网络最稳定的员工,其生产率会高出30%。电子工具可能很适合信息发掘,但对于信息整合来说,最有用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尽管该管理流程环节常常被人忽视,小蜜蜂却早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