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勇敢的心》的结尾处,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被束缚在断头台上,面对入侵者的刽子手的淫威,他喊出了至今还让我感到震撼的声音:freedom! 任何民族都向往自由,如果说华莱士为之奋斗的是政治主权的自由,那王小波传达给我的则是个人思想的自由。 在准备购买并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时,我是忐忑的。因为,面对这类风格的作品,有时我是很难读懂并深入去理解的,难免会有无功而返的担忧。 但很快一个好消息来到了我的面前,我错了。 我抱怨自己读王小波的文章太晚了! 在网上搜素关于王小波的介绍,总会提到他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通过数天对他作品的浅尝辄止,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他向往思想的自由,冲破传统固有的牢笼,不畏惧任何所谓的正统思想。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多次举例,直指儒家思想。 王小波用事实来论证这个自秦朝后便开始稳稳占领统治思想的流派,用更加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它。 “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来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人性的逆转》) 王小波要传达给我们的,或是想让我们警醒的是,如果两千多年前这些圣贤已经将所有真理都思考完毕了,那我们便没有存在的价值。 人类如果不思考,那仅仅单纯的物种繁衍,“机械运动”。 虽然,王小波一次次不断的向传统文化发难,并不是他不爱国、对传统文化不认同,而是希望能够更加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希望国人能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真正的自由。我想这是爱国、爱传统的最好表现。 说到这里便想到了时下的国学热,一个展示窗口便是《百家讲坛》。 钱文忠作为近期出现的典型代表,同时作为季羡林关门弟子,还有他讲《三字经》引发的热潮,可以说他对国学的认知是相对客观和全面的。 晚上读报,有关一段他的专访。他对于传统文化思想也有如同王小波的批判精神,他认为“传统里也有不好的东西,怎么会没有呢?不讲公德、不讲秩序、不尊重法律,这都是中国传统的致命伤。” 同时他举了一个现在正在悄然蔓延的现象: 曾经听说现在很多企业规定,员工一定要读《弟子规》。这个东西能替代企业制度吗?那就是老板过过瘾吧。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不踏踏实实的向西方学习,拿一套《弟子规》来就行啦? 这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见,我是有的。我知道一个公司,老总迷上了国学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背诵《弟子规》,为此还有人丢了工作。 这就是一种思想禁锢! 这种企业不会有创新精神,因为他的高度是有几千年前的人定的,但那时的人肯定无法为其写下锦囊妙计吧? 《弟子规》该读,我也学习过,但我们更需要王小波和钱文忠等人的猛击,让我们有自己的思维,用王小波的话讲,那就是“参差不齐”的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还没有全部读完,只是点滴收获,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