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课题变得紧迫起来。一方面,来自西方的管理学思想被引进到中国;同时,作为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作用下,产生出一些“类西方管理学”的中国式管理概念。国人的骄傲之处在于不加取舍地实行“拿来主义”,“师夷长技”为我所用;一些抄袭西方的思潮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还在工商业中间有了市场。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人的管理思想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痼疾,但是为了改变这种痼疾而采取西方式的“猛药”的办法,窃以为不得计。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与西方人迥异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也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性特点。孔老哲学、儒家观念是很多中国企业进行治理的主要指导思想。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孙子兵法的痕迹。即便是引进了一整套西方式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企业,管理者的思维仍然是中国式的。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带有中国式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西方式管理的企业,却更多地出现了危机——因为中国式的管理思维并没有很好地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
公元1600年,为了征战东方的印度,英国人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份《招股说明书》。以英国王室为大股东,吸引那些愿意到东方劫掠的贵族们入股,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至此以后,西方更多地以这种方式成立经济组织。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上的股份制,是经济生活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同一时期,在中国明帝国统治下的苏州,却以个体经济的形式出现了纺织工场,业主被称为“员外”或者“官人”。到了300年以后,西方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霸主。而中国的民族工业资本家还在采取公元1600年时的办法管理工厂。西方的车间主任在中国被叫做“把头”或者“工头”。
当然,客观上中国受到西方侵略而导致了社会发展进程的被打断。但是2000年来的孔老哲学和儒家思想,却造成了中国长达2300年的帝制和封建统治。这不是在否认这些学说的灿烂光辉;但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这些思想的阻碍的时候,它就显示了它本身固有的缺陷。这是中华文明不得不承认的发展迟滞。
那么,西方的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有300年的演进史,相对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会在未来适应中国吗?
无庸置疑,既然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事物,就肯定是好的东西。中国企业管理的国情是,符合中国目前经济变革时期的企业管理理论尚未最终形成,中国的管理人同时受着中西方两种管理文化的冲击。已经倒下了多少企业?还有多少企业准备倒下?我们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中国人正面临着难于逾越的管理障碍——中国式思维和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矛盾。这是中国企业精英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