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权威詹姆斯·迈天的说法,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使企业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推出各种各样产品的一系列核心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它由许多要素构成,几乎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3个层面中的21个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之所在。fficeffice" />
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保障。包括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8个着力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理念”是一个企业所秉持的信念,它一经“内化”,必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从而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也必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地去达成既定目标。这种规范力和推动力是打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作取舍、辨是非、明赏罚、论能否、定褒贬的尺度和标准;“形象”是一个企业的外在表现,它在本质上可理解为大众对企业实态的能动反映;“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特色”往往是一个企业“出色”的最大本钱。差异化战略、个性化经营始终是一个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利器之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信息”是企业的神经,所以比尔·盖茨才提出要打造“数字神经系统”。
第二层面是载体层,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7个着力点:
“结构”是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发挥正常作用的载体,合理的组织结构将为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和战略提供与建立一个有效运营的平台;“机制”是使组织运行秩序化、规范化和稳定性、科学性的基本保障;“规模”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和边际;“战略”的目的,按照美国战略管理大师M·波特的说法,是“旨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作用力建立有利的、持久的地位”;“品牌”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常对企业形象起到表征”作用;“关系”不仅是企业内外人、事、物和信息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纽带与粘合剂,而且也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制度”是保证组织各项业务正常运转的轨道,是组织调控其内部各种关系的有效工具。
第三层面是转换层,其主要作用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成本、营销、技术和能力6个着力点:
“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连同产品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定义);“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成本而展开的,成本不仅是衡量企业投入产出比的根本尺度,而且也是考察一个企业产品生产率、占有率和利润率的唯一参照;“营销”是通过产品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并保持双方良性互动的一系列活动;“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是企业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换要素,特指企业动员、协调和开发企业内外资源的生产力,它体现了企业为特定的生产目标构建和确定资源组合的能力,这种组合提供了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21个“着力点”均以市场和顾客为出发点,又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