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一个节目,似乎是中央二台的,一边是某大学的知名教授,一边是山寨企业家,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山寨到底应不应该? 首先我们先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山寨? 那教授开口就说,山寨就是以前假冒伪劣商品的延续产物。此言一出,就知道这教授对于山寨为何物完全没有概念。 所谓山寨商品,不过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度相对较低,因为模仿、模拟、模型某种知名产品而生产的商品。具有山寨精神和山寨产品,不是什么坏事情,因为山寨产品远不是假冒伪劣商品所能够比拟的。 但是,就因为山寨产品贴上了山寨的标签,以低廉的价格和并不很高的产品合格率向市场进行了冲刺!而冲刺的重点,是部分企业认为已经相对提高了门槛的高新技术制造产业。 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国内的领头者在跨国公司眼中,不就是今天的山寨么?相通之处在于他们既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深厚的产品文化底蕴,唯一不同的就是政府决策者的心态,那时候要祭起民族产业、国民经济安全等大旗,而目前却要进行对中小型“产能落后、管理松散、劳力密集、耗能耗资巨大”的企业痛下杀手,这自然和时代的变迁有很重要的关系。 在消费者心理学上认为,任何商品的消费客群,都有不同的种类。因为奇瑞、比亚迪等山寨汽车的产生,促使国家重点汽车生产厂家开始了自主品牌的“异军突起”;由于爱国者、华宇等山寨数码产品的低端攻击,促使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产品在中国产品的国际更新,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山寨的一种特殊贡献呢? 自然,山寨的贡献还有其他,类似于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纷纷自我完善的竞争过程。 而作为山寨产品,却动摇了暴利产业的根基,因为在中国这个层次万重、消费各异的市场营销体系里,山寨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自始至终,自中国出现,就一直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巨大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