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不如赛马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测评领域很有名的一句行话却是,“测评技术总是由智力平庸的人来推动的。”因为,一方面智力高超的人通常不屑于花费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去验证和完善各种测评量表,他们总是更愿意相信个人的直觉。另一方面,测评技术本身对于各种异常情况几乎总是无法胜任,特别是无法恰当地识别出各种各样的特殊人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扼杀的人才——特别是那些有能力开创全心局面的人才——远比他所识别出来的人才更多。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海尔的那句名言:相马不如赛马。 更重要的是,人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素质模型所忽略的正是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的多数行为和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也即社会学常说的习得性。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也必须从他实际的行为表现中获得,也即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不要看他所说的,要看他所做的。换言之,不仅业务本身是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且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也唯有表现在实际业务中才是富有意义的。一个表面看来非常优秀的人就是出不了实际的绩效,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恐怕也没有一个企业能长期承受这一点。 更强的个人与更强的组织 无论素质模型如何强调对组织与业务的关注,它固有的工作对象仍然压倒性地聚焦在个人身上:测评总是对个人的测评。进而,在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之间难免会存在着各种不协调。 即如德鲁克所说的,“对一个组织的最大指控莫过于一个卓越任务的力量和能力变成了对这个组织的威胁,他的表现成了给其他人造成困难、失望和灰心的原因。”对测评工具的倚重隐含了一种对高级人才的直接性需求。然而,一个优秀人才能否有效地带领一个团队获得成功,却决非简单的“团队协作”这一因素所能保证的,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足够复杂。 正因为优秀人才与一般人才在素质和能力上天然的不对等性,使得能力强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要么不是更习惯单干,要么就是不断地给组织制造工作,而这些未必总能在初次的测评中反映出来。 而且,有意地弥合优秀人才与一般人才之间的距离,甚至是对优秀人才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某些时候也未必就是合宜的。德鲁克说,“强人总有较深的缺点。如果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履险如夷、堪当重任的人物,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象狄斯雷利和罗斯福这样的人物,而不必去计较他们不够谦虚。” 所以,相对于组织而言,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并非是何为优秀人才,以及优秀人才从何而来,而是如何增强组织自身的能力。相对于更强的个人而言,更强的组织既更迫切,也更重要。这就意味着必须更全面地思考组织自身能力构建和成长的问题,而非单个的个人。 在素质与能力之外 价值感首先在于做了有价值的事,这是员工对企业和自身职业选择产生认同的最重要的基础。然而,基于素质模型的人才使用却可能混淆这一点。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无论绩效管理,还是更宽泛意义的各种内部人际关系和人事管理,最难也最关键的是,上下级之间就“工作做到怎样算是好的”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或者说,对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关键要素是目标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得富有意义的工作成果。就评价而言,对人更富有价值的评价是基于业务和绩效的评价,而非实质是静态的素质或能力,它从不会也不应是笼统而抽象的。 目前,整个HR理论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是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往那些基于文化、能力的研究方向已经逐步被取代。换言之,人们希望HR能够对企业的战略实现提供更多更重要的支援。 因此,在引入素质/能力模型时,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局限性,了解它所做不到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它的作用范围。比如,将其用于为员工提供自我管理的参考工具,或者是运用素质模型的成果帮助建立更富有指导性的新员工跟踪计划,再比如用于某些成果的获得具有长期性、同时对其能力的提升有较高和清晰的要求的职位,作为在绩效和行为考核之外的一种参考和补充。另外,在引入人才时,审慎地使用适宜的测评工具也是必要的,毕竟判断和选择始终都是必要而重要的,不当的选择完全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错误,“赛马”同样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 总之,尽管关于素质模型的设想本意善良,且看起来的确十分美好,不过,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无论在何时,人的数字化都是一件可怕而危险的事情。 在谱系的意义上,时间只有加法。这是最根本的不可逆转性。(zth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 0:27: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