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汇源、汇源:拥抱回家的孩子(转)

[复制链接] 14
回复
199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3-20 12: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抱:回家的孩子

——二论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

——二论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

 

(转自)任立  北京泽润东智品牌营销传播机构  总经理

 

自昨天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今日汇源果汁一复牌便暴跌51.93%,股价拦腰斩断,这也许是在人们预料之中的吧。专家说:可口可乐去年九月发布收购之前,汇源果汁的股价就在4元左右,现在回到原来的水平是理所当然的。当前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汇源是否有善后预案。此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本次收购只会成功,失败可能性不大,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汇源是否一直在为收购成功做准备,而没有一个收购失败后的预案。若没有预案的话,必将会对汇源股价将来的走向势必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说实在的,我在为商务部的裁决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没有来得及想汇源果汁在股市上的表现会暴跌的如此之快,不禁也为汇源果汁捏了把汗——“汇源,你一定要抗得住啊!”。我想,此时此刻,应该不是我一个人在为汇源日后的表现是否能够挺得住而担心,所有自始至终关注这一收购案的亿万国人都会有这种情结和担心:难倒离了可口可乐的24亿美金,朱新礼老板真的就玩不转汇源公司了吗?中国人真的就没有将这个品牌继续经营下去的能力和勇气了吗?我坚信,我们决不会拒绝汇源这个险些走失的孩子回家,我们要张开热情和期待的臂膀,去拥抱这个差点儿失落的回家的孩子

羔羊总难免会有迷途走失的时候,况且,我们一开始就是抱着一种情感和关爱的心态,来看待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事的。有些朋友也许因爱而恨的发表过些过激的言论,乃至猛烈抨击朱老板的决定,相信他们都是初衷切切、心急如火的、不愿意看到一个好端端的民族品牌再次被外资所收购;不愿意看到在果汁饮料行业再次上演象日化行业那样、被外资品牌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我也相信朱老板能够理解广大网友及人民群众的情结,因为,不只是我们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具备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怀,否则,其民族也不可能维系和发展到现在。今天《环球时报》的消息报导说:当记者问日本人如果可口可乐收购“朝日”饮料,是否可以接受时,他们都表示“很难接受”。一位日本学者说,日本人对民族品牌大都有着较深的感情,许多老字号都被视为当地居民的“家人”。日本人如此,美国人更是如此,要不然全世界百强品牌中怎么就会有60多个美国的品牌席位呢?

今天,既然差点儿失落的、险些落入外资之手的孩子汇源回来了,我们就应当以比当初看到他要“出走”时的揪心更大的热情来拥抱他、关注他,给他以回家的温暖和关爱,抚慰他那失落和难以述说的悲伤。相信,在广大民众的关爱下,汇源一定能够度过这短暂的(股市和心理)震荡,重振中国果汁第一品牌的雄风。

此时此刻,如果历史能够假设和彩排的话,我们多么期望“霞飞”、“大宝”、“活力28”、“小护士”等曾经令国人熟悉和骄傲的民族品牌也能够回来呀!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2:05: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默哲在2009-3-20 12:00:32的发言:

此时此刻,如果历史能够假设和彩排的话,我们多么期望“霞飞”、“大宝”、“活力28”、“小护士”等曾经令国人熟悉和骄傲的民族品牌也能够回来呀!

看了这个帖子,有些感动,转过来让家人分享!

中国的品牌是中国的孩子,我们应该用心拥抱,倾心支持,精心呵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0 12:06:01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2:58:49 | 只看该作者

竟然没人看看 。。。

[em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0 13:00:11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3-20 18:03:26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期望中国出现更多、更强的汇源们。
5
发表于 2009-3-21 16:44:29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自强,啥时我们也收购个外企玩玩!
6
发表于 2009-3-21 21:16:39 | 只看该作者

  在看到美国华尔街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看漏了这样的事实:正是基于这个模式,在上个世纪的后20年中,美国经济又一次创造出了20世纪的奇迹。就是在那些年代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把诸如资产证券化、股票期权、创业投资、NASDAQ市场等等人类智慧最精巧的产物,接连不断地推到世人面前。凭借它们,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并持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吸引外资的国家。世界各地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并持续不断地流入一个又一个高新科技领域,在短短的20年内,计算机、互联网、宽带通信、生物药品等新兴产业得以奇迹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关键性推动作用,从来没有像过去20年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资本,是一切经济活动发展壮大最为本原的动力之一。资本市场则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方式和活力,在筹集资本、引导投资、配置资源等方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美国大财团为什么能在我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大举并购呢?

  当一个中国企业比如值1000万人民币,而跨国公司给你的报价则是5000万,很少有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所以都是卖出了事。之所以他们能出5000万,其原因就在于华尔街给他们提供了成本极低的金钱炮弹,手法之一比如多发行一些股票就会有并购资金在手。因此华尔街就是一个能高效得提供成本极低的融资市场。

  中国现在能行吗?中国的资本市场惨不忍睹。

7
发表于 2009-3-21 21:19:4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金融危机走向及其对中国影响

张宏良

2008-10-20 11:03

 

   一,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
  1,危机的性质是信用危机。用预期收益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再把贷款转让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再打包成抵押债券,向投资者发行;金融机构再向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避险工具再打包发行,形成违约掉期交易。这一系列的买卖完全是建立在未来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没有丝毫实际资产做基础,由于每个环节都具有收益,有收益就具有资本性质,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卖,于是形成了庞大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预期是真实的,就没有风险,并且对于个体来讲随时可以变现为实际资本。如果预期收益是虚假的,信用资产就是纯粹泡沫,随时都会化为乌有。

  2,预期收益抵押贷款替代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变革。固定资产抵押属于富人金融,因为穷人没有东西可抵押;预期收益抵押则属于穷人金融,穷人只拥有未来。可以说,与证券市场相联系的抵押债券、股份制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奠定了世界一体化的大同基础。股份制实现了资本社会化,实现了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无成本调节。衍生品市场把风险变成了可控产品和产业,让人们能够调节未来供求关系,在生产过程之外实现资源配置,避免了配置失调的资源浪费。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大众经济的基本内容,并迫使社会开始向大众政治转变,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伟大飞跃。

  3,这场金融危机是大众经济和现有制度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就经济基础来讲,与精英统治制度发生了矛盾,大众预期和大众资金决定金融资产的变化,可是操控大众预期的却是不受约束的少数精英,现有的精英控制社会必然把大众经济变成了欺诈大众的经济。另一方面就经济管理方式来讲,与人类原有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矛盾。如同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然用填饱肚皮的原则管理工业经济一样,现在人们仍然在用实体经济的逻辑来管理虚拟经济。当初农业社会的逻辑是只要老百姓能填饱肚皮社会就会稳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仍然沿用这个逻辑来管理经济,把老百姓限制在填饱肚皮的范围年内,压制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结果形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危机迫使人们开始用供求平衡原则来管理经济。当信贷消费出现以后,信用本身就是在增发货币,把未来需求全部变成了现在需求,需求不再只是现实需求,变成了建立在预期收益基础上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需求的极度泛滥,特别是滥发美元加剧了需求的无限膨胀,为了避免滥发美元造成供求失衡,就创造了庞大的资本市场来买卖美元,目前世界货币的98%以上在用来买卖货币,而不是买卖商品。货币和信用的无限膨胀完全建立在未来预期收入上,当人们所能预见到的预期收入枯竭了,大量信用产品自然变成了纯粹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也就爆发了。可以说,欧美国家近20年的高消费就是建立在透支的基础上,一是通过信贷消费纵向透支未来,二是通过滥发美元横向透支世界。主要是透支中国,透支了中国的资源,透支了中国的福利,透支的中国的收入,透支了中国的健康。从本质上来讲,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在金融重新基础上的虚拟经济纯粹是一种欺诈经济。

  4,金融危机爆发之猛烈是由价格决定供求的原理决定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同,实体经济是供求决定价格,虚拟经济则相反,是价格决定供求。股票市场就是典型,价格一跌,人们就恐慌抛售,此时股票供给无穷大,需求就无穷小;相反,股价一涨,大家只买不卖,又会造成需求无穷大,供给无穷小。这就决定了摆脱危机也要依靠公众预期,只要大家预期明天会更好,所有金融产品就都会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实行大众政治,要由公众直接管理精英管理政府。

  5,如同生产过剩危机是私有制的丧钟一样,金融危机则是精英统治的丧钟。本来股份制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可是在精英通知下却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如同工业社会本来是伟大革命,却给工人带来巨大灾难一样。比如预期收益决定价格,把时间纳入财富再分配过程,都是大众经济的伟大变革,可是在精英社会却变成了少数人掠夺大众财富的金融手段。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会形成财富的统一分配,现代证券市场也为这种统一分配创造了条件,可是现在却成为少数国家透支世界多数国家财富的一种掠夺手段。大众时代与精英统治形成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人类已经进入大众时代,仍然采用精英统治方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和动荡,虚拟经济本质上是大众经济,只有采用大众经济制度和大众政治制度,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这场危机是虚拟经济时代的第一场危机。

  二,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的双重性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历史转变的标志,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危机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对中美2个国家具有双重性影响。就美国来讲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如果处理得好,是金融产业的泡沫压缩,如同2001年纳斯达克暴跌形成的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挤压泡沫一样,泡沫压缩后美国将会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美元信用的崩溃将结束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如果出现这一局面,帝国的最后疯狂必然导致世界大动荡和大规模战争。单就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出现的概率不大。美国金融体系的欺诈性质,决定了这场危机在客观上是一场赖帐运动,作为债务人的美国,遭受到的伤害并不很大,宏观微观都是如此。从宏观来看,美国破产的都是经营别人资产的金融公司,破的是别人的产,自己只是名义损失。这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实体经济破的是自己的产,虚拟经济破的是别人的产。从微观来看,美国老百姓和银行的关系与中国完全相反;美国是老百姓欠银行的钱,破产对美国老百姓危害不大,所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互助银行破产后没有引起社会任何反响;中国则是银行欠老百姓的钱,银行一旦破产老百姓就会造反。无论美国人实际上是怎么样,这场赖帐运动在客观上帮助美国形成了风险和财产相分离的状况,美国透支消费了世界各国主要是中国的财产,现在却通过破产把风险转嫁给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现在回顾美国今年4月完成的金融改革法案才发现,美国之所以4月份建立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经济防火墙,就是为了在金融危机引爆后防止别国收购美国实体经济,维护美国的经济基础。就中国来讲的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殖民化陷阱造成了中国“双空”结局,资源和美元都是两手空空,财富被掠夺净尽,弄不好甚至会造成大崩溃大动荡大分裂甚至大残杀。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好,就能够带领世界步入大众时代,实现东方文明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世界中心再次转移到中国,人类包括中国在内同时完成正、反、合的发展周期。

  (二),向中国转嫁危机
  全世界唯独中国号召赴美救市;全世界唯独中国舍弃自己股民去美国救市。家族利益决定的,家族利益超过阶级利益,阶级利益超过民族利益。这不是认识问题,是利益问题,左派只能等待收拾残局。并且国民的麻木是重要原因,汉奸言论公开化既不是政府的问题也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国民的问题。偷偷耍流氓是个人品质决定的,公开耍流氓就是公众品质决定的。那么多人公开为贱卖银行辩护,说明他们知道无论怎样公众仍然会追捧他们,否则是绝不可能公开裸奔的。让人均一千多美元的中国去人均4万美元的美国救市,所有中国人无不感到悲愤莫名。

  这场危机是信用危机,主要是2个国家最厉害,美国和中国,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美国是虚拟经济领域的欺诈,中国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欺诈。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所不同的是,美国是为本国人民高消费透支了未来,中国则是在压缩本国人民消费的基础上为美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透支国家,只是美国透支了别国人民未来的收入,中国则是被别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还透支了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健康,中国人的环境,所有这些透支最终都要由中国人自己偿还,如果现在把透支资源换取的一点财富再拿去美国救市,中国最后依靠什么偿还?如此的经济开放使中国人的存在没有了任何意义,完全是为美国而存在:中国资源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为美国提供廉价消费品;中国劳工存在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人有更多时间在夏威夷海滩尽情嬉戏;中国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为美国创造高额利润;中国赚取外汇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人信用卡上可用金额更多一些;中国引进外资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控制我们的民族产业;甚至为了防止工人抵抗外资压低工资,专门修改宪法,取消罢工自由。结果是美国在透支我们资源的基础上玩虚拟,玩预期,玩透支游戏,我们还傻乎乎地遵守这种游戏规则,按照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全国大检查,凡是与美国游戏规则冲突的所有规定和政策统统作废,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海外经济基地。

  中国九十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九十年代大牛市的过程,中国创造的财富长江大河般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国的消费和股市,自己却是人死在医院外面,钱葬送在股市里面,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又一场股灾。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变成了一个财富黑洞,如同科幻电影中的时空转换器,所有财富都会瞬间变成美国的财富,中国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方国家的财富,换来美国印刷厂印制的一堆名叫美元的纸张,最后连这花花绿绿的美元也送还给了对方。中国变成了21世纪的杜十娘。中国出口的所有东西都贬值,中国进口的所有东西都涨价,包括中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定价权,为什么?汉奸买办里通外国。我们的资源变成了美国的廉价商品,我们自己却是资源掏的越多,换来的美元越多,国内投放的货币就越多,就越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反过来又紧缩,越是紧缩老百姓工资就越低,老百姓就越倒霉。马克思曾经讲,当初工人因为创造的财富太多而贫困,中国人则因为资源卖的越多越贫困。

  本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国拥有实体经济,美国拥有虚拟经济,一旦冲突,美国倒霉。可是现在美国却控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是把中国钉死在产业链低端,耗光中国资源,整个世界20年在享用中国资源。然后在把中国资源换取的美元回流美国,把虚拟经济的灾难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还用资本和品牌把中国的低端产业再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中国最终两手空空,高端低端产业全部控制在对方手中。世界形成两个极端国家:创造财富的贫穷国家和创造品牌的富裕国家。前者资源耗光环境崩溃,后者山清水秀不付任何代价。结果是实体经济的生态灾难和虚拟经济的泡沫灾难,全部砸在中国人头上。这就是所谓世界规则和市场规则。

  建立如此一套经济体制把国家和人民推向极端灾难,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处以极刑,可是在中国却成为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精英创造了一个财富时空转换器,把财富转换成美国财富;为了逃避责任,中国法学精英创造了一套流氓法律,损害一个人违法,损害一群人和一个民族叫自由。强奸一个人是犯罪,强奸一群人是开放。中国成为家乐福的缩影,中国人创造财富,然后存入外国人账户。生产目的就是美元,为了掩盖掠夺式经济,新自由主义的政治领袖赵紫阳80年代就把国民收入改成为GDP,在GDP的指标下,即便外国人把中国经济外部占有了,仍然显示是中国的GDP在增长。GDP加美元标价,中国的财富便不再由中国人来掌握,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至今仍然欣赏赵紫阳和胡耀邦的奥秘就在这里。

  现在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的主要途径是:
  1,逼迫或诱使中国外汇资产投资美国国债和金融公司。金融危机期间不能投资金融,这是基本常识,巴菲特身为美国人最近大肆投资协助政府救市,但是他只投资实体公司,绝不投资金融公司,只有中国在投资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只有泡沫没有底。7000亿救市不是美国政府拿钱,而是美国政府制定一个救市计划,由各个国家掏钱,在G20会议上,美国带头西方国家一起高喊,必须让中国掏钱。现在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有的统计数据说,包括两房3700亿美元在内,中国已经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超过1.2万亿,这等于是把中国三分之一的经济调往美国救市,投入了无底洞。中国投入美国的资金超过了当初美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2.5倍,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免费提款机,就在前两天的本月8日,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就表示,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但是他没有说,如果中国帮助美国解困救市,把危机转嫁到中国,中国也会死得很惨,甚至死得更惨,因为美国至少还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已经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几乎透支干净了。

  2,通过腐败等手段迫使中国继续贱卖银行和国有资产。把中国的金融资产和国有资产廉价卖给外资,已形成西方国家向中国转嫁危机的重要通道。仅2007年一年,几家银行股份贱卖损失就超过一万亿。中国资产正在通过两个差价流向西方发达国家:
  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同样的国有资产股票低价卖给外资,高价卖给中国老百姓,通过这种买卖差价把财富送给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自发地形成了买卖分工,银监会把金融股票低价卖给外国人,证监会把金融股票高价卖给本国人。并且各执一词,银监会叫喊中国资产不值钱,几毛钱卖给外国人并没有贱卖;证监会则相反,叫喊中国经济世界独秀,几十元卖给老百姓价格并不高。中国金融学者也变成了双面人,在替银监会辩护时,他们说中国银行坏账太多,几毛钱卖给外资价格并不低;在替证监会辩护时,又说中国银行前途无量,几十元卖给本国人价格并不高。就在中国金融学者的这种双重辩护中,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贱卖,前不久美国可口快乐收购汇源做出了回答。可口快乐收购汇源的价格超过汇源股票市场价的3倍多,这说明中国资产还是很值钱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中国资产,国有资产卖给外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几十分之一,私人公司卖给外资的价格则高于市场价几倍?除了了买办卖国的解释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

  另一方面就国际而言,中国买进外国股票都远远高于市场价,中国卖给外资的股票都远远低于市场价。同样通过买卖差价把中国财富转移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果说在此之前用高于市场价的高价购买外国股票还有解释的话,在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仍然高价购买西方国家经营困难的公司就不可理解了。中国银行向外资转让20%的股权,价格相当于当年利润的70%,而收购法国洛希尔公司20%股权的价格,则相当于洛希尔公司当年利润的2.3倍;中国石油卖给美国人的价格是1.16元,相当于中国石油市场价的40分之一;可是这次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的价格却超过市场价2倍。这种极其悬殊的巨大差价,如同一架硕大无比的财富抽水机,把中国的财富越来越大规模地抽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家把最近美国危机中破产公司和活下来的公司列一个名单就会发现,凡是活下来的公司,如美国银行、摩根公司、巴克莱银行等都是在中国发了大财的公司,相反都是在中国没有发大财的公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1 21:24:16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9-3-22 08: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顾历史,在中国60年中期,被捧上神坛的毛主席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那时候,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反观今天的中国呢?老百姓都相信,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有成群结队的买办卖国之辈。同时,人们也相信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对人民的拳拳之心。

  这一切,正如东汉奇儒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9:24:52编辑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3:00:2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9-3-22 8:46:05的发言:

 同时,人们也相信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对人民的拳拳之心。

  这一切,正如东汉奇儒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


赞同!!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3:0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相当期待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