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三个最流行名词的“望文生义”:学习型组织、执行力、沉静领导

[复制链接] 0
回复
6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26 17:3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现状是:管理类书籍多如牛毛、励志类图书多如牛毛。
  
  一旦资讯过于发达,结果就会导致:选择的困难。
  
  所以,有些人就 着力于 另一种方式来选择:即只读经典,不读其他类书籍。
  
  套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所有的图书都在争夺读者的眼球,那么,哪些图书会脱颖而出呢?
  
  管理业界或培训界,常常会出现跟风、流行。例如,余世维也不甘寂寞,在2005年讲起了“执行力”的课程,原因是“执行力”的话题在2004年流行了很久。
  
  2005年流行了“蓝海战略”。
  
  至于更早一些时间流行的“学习型组织”概念,在中国出现一段时间,有很多企业自称是学习型组织,包括三*原总裁也这样宣称,实际上,读过彼得?圣吉的书的人都知道,国内很多企业家、管理者根本不懂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就宣称自己的企业就是学习型组织。犯了典型的“望文生义”的错误。
  
  其实,“执行力不强”不只是员工的错;“学习型组织”并非是指自学、书本学习或者是员工整体学历高;“沉静领导”的反义词也不是“话多的领导”。
  
  一、学习型组织的误读:
  
  很多人反映:读《第五项修炼》读得不太懂。
  
  这就对了。我读了两遍,也才弄明白,而前提是我拥有研究“企业文化”多达12年的基础——1996年我在当医生时,即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企业文化问题(当然包括医院的工作氛围问题)。
  
  执行力与学习型组织,都是与企业文化、文化变革有相关性的。
  
  而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社会,所以,等级历来是被反复强调的,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加上当年很多企业是全民所有(国有企业),这种历史就会导致企业不像企业,反而像是另一个官场——国企的执行力不强、无法很快实现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根源在于文化层面。
  
  当一家企业的CEO认为自己是一个官,是与普通员工不相同的官的时候,这家企业的文化业已形成一种强势的等级文化,而非“员工平等文化”。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是一个官,而不是一个企业管理人员。
  
  在这种氛围中,一些人别有用心地巧妙掩饰各种坏消息,因为担心“向领导汇报坏消息者会被枪毙掉”,使得“报喜不报忧”形成惯例、潜规则、为人处世的标准!
  
  于是,CEO及其副职常常生活在真空当中,以一种“皇帝的新装”似的滑稽状态生存着,自我感觉良好,而实质上却是危机重重。CEO等高管们及其继任者们 不得不穷其精力应付各种危机——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萌芽状态的危机前期问题。结果,所有发生的都是火灾,而不是提前消灭隐患。
  
  第5项修炼是指系统思维。前4项修炼是包括:个人的自我超越、个人的反思(心智模式)、组织的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组织的反思(团队学习)。
  
  既然是修炼,也就是说:这5项修炼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永远是处于一种改进的过程当中,而不会“取得终极的成功”。
  
  而学习型组织的前提,必然是一个团队的反思、与反思紧密相连的实践、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思想精髓。
  
  几年前的三*根本就不具备这些特征,所以,三*在当年根本不能算是学习型组织。到目前为止,三*集团重组数年,仍然不能算得上学习型组织。因为身在其中,没有发现管理人员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官僚主义仍然很盛行,虽然华润来后,文化变革正在以一种渗透的方式缓慢地影响着原来三*的各级管理人员。(华润进驻是2007年11月27日,一家企业的文化如果想要彻底成功地影响到另一家企业,至少应该需要4—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三*的文化如果持续改进,应该约在2011年底或2012年底才能算是基本达成与接近华润所提倡的企业文化。而这种过程必然会有大批的员工进进出出。)
  
  蝴蝶效应大家都听说过(没听说过的,请查CECONLINE及MBA智库百科的相关网页),其实,系统思维中有很多是一些真理——中国古代也有不少相关的故事。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国的一些特殊时期的文化运动,导致国人忽视了传统智慧。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专有名词。其含义并不深奥。但是,在中国的推行,应该是困难重重。“为尊者讳”是很多中国人的一种潜意识中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身边就有不少案例,体现出管理人员只顾及自己的个人利益,欺下瞒上,待人不公,假公济私。在这种氛围中,如果想要出人头地,第一要务是“出污泥而不染”,而不是强调“水至清则无鱼”。三*的败,可能就是败在其文化,因为文化的最核心价值观恰恰是后面这一句话。
  
  我们当然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但是,如果我们提倡的是正直、勇敢。讲正气、讲勇气,我们不应该反复强调“水至清则无鱼”。这个社会当然不会 有如乌托邦一样完美,但是,我们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我们真心所想、努力方向,都不应该是“水至清则无鱼”。否则,用利来诱惑员工,迟早会被员工背叛。——这是屡见不鲜的案例,没什么可例外的。
  
  学习型组织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假定所有的人都是正直的,都是希望通过诚实劳动来获取正当的利润与利益。
  
  然后,再进行反思,对于自己经营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并将这种总结运用于下一次经营实践活动中,这种组织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不管其多么幼稚,它终究都是学习型组织;而一个贪污腐败成性的组织不论拥有多少高学历的员工,无论其员工多么热爱学习,它都不能被称为“学习型组织”!
  
  二、沉静领导的误读:
  
  “沉静领导”亦如此。
  
  这一名词也是专有名词。并非不怎么讲话的领导就是沉静领导了!
  
  首先应该明白一点:这些的领导是指领导力,而非管理者本人。沉静领导者往往是中层管理者,而非是最高决策层。所以,很多人讲什么:“沉静领导优于夸夸其谈的领导”,实则是对沉静领导的最大的误解,因为望文生义而忽略了该词语的出处与真实含义。
  
  沉静领导需要有6大步骤,给人的启发最大的是:它很适用于中层管理者或副职。
  
  如果让我选择解释,我宁可抄书,也不愿意弄混其含义(下面几条是《沉静领导》一书扉页上的介绍性文字):
  
  一种全新视角:反英雄主义的视角  (看来是图书宣传手笔,不过,话是没讲错,尤其这本书是由美国人写出来的!)
  
  两种基本思想: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人的动机也很复杂
  
  六种实际策略:
  
  争取时间
  
  深入钻研
  
  明智投资
  
  变通规则
  
  投石审势,轻推渐进
  
  妙手妥协
  
  三种沉静美德:
  
  谦逊、克制、执着
  
  从管理与领导风格来说,沉静领导的技术 我是愿意全盘接受的。
  
  其实,这些内容(指这本书)与很多专家教授所讨论的 “变革”“组织再造”“文化变革”应该采取何种工作方式等内容,是接近的,甚至于 是相同的。
  
  柯维所讲的专注影响圈,也是这个意思!
  
  要注意,这本书所讲的策略并没什么新意,中国的古训中早就包含了这些训导名言。
  
  可惜的是,我们国家以往的文化过于强大,各种古训多如牛毛,正面反面都有——过多的选择就等于没有选择,因此,条理性方面、知识的取舍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参考西方人!
  
  “投石问路”与“循序渐进”都不属于 三十六计 当中,不过,孙子兵法 中应该有提及。
  
  企业管理毕竟还是与兵法有所不同。兵不厌诈,但商业社会中的信誉问题始终会困挠中国人。
  
  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讲,最好还是讲讲诚信比较好。误用“兵不厌诈”,最终搬石头是会砸到 自己的脚的!
  
  中国人在妥协方面也要学习西方人。西方人提到政治与管理的区别时,说:“管理是协调的艺术,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而中国人一听到政治,就觉得是 搞阴谋、陷害、暗杀等卑劣手段。
  
  各国语言文字的语义差别也是需要我们经理人关注的。
  
  三、执行力的误读:
  
  执行力不强的根源不仅仅在于员工,而在于:领导者、管理者、员工、工作氛围,尤其重点在于 管理者与员工的互动方面,主要责任在于管理者。笼统地讲:执行力不强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而想要提高执行力,唯一的办法是高管及中层要积极主动地去变革其文化,倡导良性文化,反对负面文化;倡导积极文化,反对消极文化;倡导正面阳光,反对负面黑暗。
  
  企业文化的变革从来就不会 一蹴而就的。因此,如果真正打算提高执行力,就不要组织各层级员工去参加所谓的打造执行力培训(简直是缘木求鱼),而是首先进行反思与总结,也就是我上面提及的 文化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