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儿”一个农场主对他新来的 帮手杰罗克说,“你这种犁法是不行的,你都犁歪了,在这样弯曲的犁沟中,玉米会长的很混乱。你应该让你的眼睛盯住田地那边的某样东西,然后以他为目标,朝它前进。大门旁边的那头奶牛正好对着我们,现在把你的犁插入土地中,然后对准它,你就能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了”。
“好的,先生。”
10分钟后,当农场主回来时,他看见犁痕弯弯曲曲地遍布整个田野。“停住!停在那儿!”
“先生,”杰罗克说,“我绝对是按照你告诉我的在做,我笔直地朝那头奶牛走去,可是她却老是在动。”
这个小故事看起来确实有些幽默,但其实,类似的情形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存在的问题:
1、双方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致。农场主让杰罗克以大门旁的奶牛为目标笔直地犁地,其实是说奶牛所在那个点,并非指奶牛本身,只要对着那个固定的点走过去,肯定能“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然而,杰罗克的理解就是把奶牛作为目标,即使奶牛是移动的,我也应该对着移动中的奶牛来犁地。双方理解上的不一致,导致了结果的偏差。在工作中,往往一些主管人员在向下布置工作任务时,采用模棱两可的方式,或者是员工迫于上司的权威而不敢对上司提出疑问——尽管他没有明白上司的确切要求,最后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从这点上来说,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下达目标时,应该是具体明确的,尽量使用双方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避免员工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且,还应与员工进行确认,他是否真的准确、全面地领会了你的要求。
2、目标不能经常变动。我们知道,确定目标时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免绩效目标确定后发生经常性变动,否则容易导致员工频繁应付,或者不知所措,从而影响目标的有效达成。而在这个小故事中,作为目标的奶牛则是经常在变动的,所以,尽管杰罗克始终是“笔直地朝那头奶牛走去”,但结果仍然是“犁痕弯弯曲曲地遍布整个田野”,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3、凡事要有怀疑精神。农场主对杰罗克的要求就是“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但杰罗克在向着移动中的奶牛的方向犁地时,他其实是能看到脚下的弯曲的犁沟的,但是他却还是一味地按照“指示”前进。而如果他此时对农场主的“指示”进行质疑,也许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时,上级因为一些条件所限,并不清楚一些具体的细节,因此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而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进行质疑,上司的指示真的是对的吗?也许,我们可以因此为企业挽回一笔很大的损失(经济的、时间的、人力的,都有可能)。请保持一点怀疑精神,不要做只知道低头拉犁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