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限塑令”提高企业成本 塑料重镇仍在垂死挣扎

[复制链接] 2
回复
8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6-17 09: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限塑令”,如同紧箍咒,勒得塑料袋生产企业“很难受”。在这15天里,这些低门槛、备受“牵连”的生产企业何去何从?
  
  近日,记者走访了有着“中国日用品生产基地”称号的福建南安市省新镇,试图从全国四大塑料包装制品生产基地之一的生存状况探视“限塑令”下的整体塑料袋行业的走向。
  
  福建南安市省新镇是全国四大塑料包装制品生产基地之一,又被称为“塑料镇”。
  
  15日18:00,记者来到南安市省新镇,当记者询问“哪里有塑料厂?”时,当地居民一致表示“都停产了。”部分知情人士表示,“并没有全部倒闭,大部分还在生产。”
  
  但记者却未能找到塑料厂,知情人士透露,“大部分生产塑料袋的是家庭作坊,没有挂牌,没有门面。”
  
  工人小王说,“现在白天都停工了,所有的班都排到晚上了。”据他介绍,6月1日后,由于接不到订单,家庭作坊式的塑料生产企业已经无法正常生产,而他所在的工厂,近日也已裁员三分之二以上。小王的妻子也因为在原塑胶厂无活可干,上周开始到附近的餐具制造厂上班。
  
  在“限塑令”出台之前,当地近70%的塑料袋生产企业都以生产超薄塑料袋为生,年产值近10亿元。而现在,他们全镇企业的超薄塑料袋基本都已经停产了。现在,少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开始纷纷转产、转型。有的将销售方向转往海外市场,有的在去年底就开始申请QS认证,准备生产符合食品包装用的塑料制品。
  
  企业连夜生产违规塑料袋
  
  夜间,记者以北方某超市采购员的身份接近这些塑料袋生产企业。
  
  进入省新镇的工业区,不时可见成堆的废弃塑料,垃圾焚烧的气味迎面而来。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的塑料加工厂大多在生产各类再生塑料袋及料米。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作坊的主要原料是废弃塑料。
  
  据了解,生产塑料袋门槛并不高,总体投入仅为10多万元。因此,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在省新镇,半数以上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以生产超薄塑料袋为主。
  
  在“限塑令”下,不具备生产资历的企业,只有关闭或者进行整顿,为了“糊口”,这些企业不得不在夜间生产一些不合规定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超薄塑料袋会通过非正常渠道交易。“现在白天抓得紧,只能晚上偷偷地干。”现在超薄塑料袋的需求量还存在,“大家都在等政府下一步的政策。”
  
  “限塑令”提高企业成本
  
  有上百个工人的南安市源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一蔡姓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已经不接收订单了,由于“限塑令”,之前签订的合同纷纷停止了执行,全厂处于停产整顿状态。
  
  据介绍,该公司现在只生产少量生产农贸市场、零售市场的订货,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当被问到是否考虑关闭工厂,该负责人表示“关都关不住,摊子太大了。
  
  一边是“限塑令”下,塑料袋需求量的减少,另一边则是国家对于合格塑料袋规格的改变使得生产企业的成本上扬,利润被不断压缩。
  
  有二十多年塑料生产经验的尤先生告诉记者,按照“限塑令”规定,生产厚度大于0.025毫米的标准塑料袋,成本将大幅增加,但利润却不高,这让不少塑料袋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据了解,去年原材料聚乙烯的价格为13000元/吨,现在16000元/吨,以前,企业生产1吨(约20万个)超薄塑料袋,成本在1万元左右,利润率为2%。符合规格的产品的厚度增加,100个塑料袋就达到为1.4斤,成本将增加一倍,而且由于需求量不大,企业甚至没有任何议价空间。此外,“限塑令”还明确要求,购物袋必须在表面印刷“可回收”等字样,印刷设备及后期印刷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记者在多家工厂提供的样品上看到,目前符合规格的塑料袋已经印刷上厂名、承重、厚度等可以证明塑料袋“身份”的信息,有部分厂商表示印上厂名是“很大的风险”,因为不合格将被严查,他们更愿意接受以前的方式生产。
  
  企业转型前景渺茫
  
  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2/3左右。专家分析认为,此次“限塑令”的颁布实施,将使国内一半左右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受到直接影响。
  
  “限塑令”施行前,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的遂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倒闭,此外,有关消息显示,泉州龙头山纸塑有限公司早在今年年初就办理了工商注销手续。
  
  为了应对限塑令,大部分的企业选择了整改。
  
  “转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先生表示,镇上大部分的企业还在硬撑,政府方面也还处在调查当中。对于转营生产无纺布袋的趋势,镇上厂商表示曾做过市场调查,发现现在介入的企业太多,而且无纺布购物袋的生产成本较塑料袋高出许多,而且其降解期一般在90天左右,一旦发生存货积压,无纺布袋将自行降解而变成一堆废品,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此外,记者发现,不受限塑令限制的某些企业服装、茶叶的包装或者纸巾袋成了部分企业的转型目标,但是这些企业也不无担忧,面对诸多竞争,他们是否还有空间,而机器设备的投入何时能收回也是个未知数。
  
  相关链接:“限塑令”下塑料袋使用量大减
  
  16日,记者在上海几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在“限塑令”下,到超市购物的人们,80%以上自带购物袋。
  
  据记者在超市收银口统计的数据显示,在采访的50位购物者中,有41位是自己携带购物袋,有的是商场赠送的购物袋,有些是事前在超市购买的。
  
  当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消费者表示,在刚刚宣布停止使用免费购物袋的消息时,还不太习惯,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购物方式。
  
  便利店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要比大型超市好得多,某便利店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塑料袋的使用相当的少。”
  
  但是,像菜场等地方还在普遍使用塑料袋。
  
沙发
发表于 2008-6-19 12:06:25 | 只看该作者

政府确实应该引导一下民营小企业,限塑令确实让他们很为难,应该想办法让他们走出来,这样对地方经济也是一个打击。

板凳
发表于 2008-6-21 07:22:07 | 只看该作者
限塑令利国利民,这些中小企业有些阵痛是必然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