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推荐]再正确的话也得合时宜

[复制链接] 2
回复
8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3 10: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万科董事长王石于个人博客发表“慈善应是持续活动”及“万科普通员工捐款建议10元为限”等言论后,经历近10天争议的万科公司近日终于发布公告,宣布以纯公益性质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净支出额度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王石先生也称:“我现在认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

句话值得反思。这段时间我为这句话感到相当不安!”(5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王石道歉了。在我看来,这既不是网民愤怒的胜利;也不是王石先生赈灾逻辑出了问题。一句话:再正确的话也得合时宜。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合情合理。情在理之先,理为情所衍。即便是最底线的法律,也有“人情所恶,国法难容”之说。情理之上,是谓世道人心。汶川一震,此为国殇。对于救灾救命而言,技术层面的东西,理性与建设性的确生动有益;但道德层面的事情,决非客观逻辑所能积极构建。譬如同胞遇难,我们无法对亲人直言死亡之冷酷,惟有启迪生者之希望;譬如捐款救灾,对孩子来说,捐一分钱和捐一万元的确无甚区别,但对强势企业、对财富公民而言,就不应力推这个“正确”的逻辑,不强迫不发难,但理应倡导“竭力而为”的理念。

电影《蜘蛛侠》里有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没有天生的富人,没有绝对正义下的优势企业,换句话说,为灾难中的同胞多出一点力是抵达社会秩序上的平衡,不是施舍,更不是恩赐。谁也不能否认,汶川赈灾也是一面镜子,尽管我们不提倡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捐款数额等同起来,但若是所有企业都在捐款面前强调权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个个捐一元,这个社会就是理想中的“民主法制社会”?我想,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理想的自由社会。这是个法制社会,几乎很少有人会逼捐索捐,权力与舆论对捐款自由的敬畏都是为了保护同胞的满腔热忱。同样,比较一下,权衡一下,甚至反思一下捐款的表现——尤其是对公众人物、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体,也不是动辄得咎的事情——甚至,多少还有些积极意义。

再正确的话也得合时宜。王石先生“不要泛慈善化”的理性之词,“200万是董事的授权,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的合理之语,没有任何破绽。但是,不好听,甚至很难听。鲁迅先生的名篇《立论》里说到一个例子,大意是一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得到一番感谢;另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得到一顿痛打。因此,我想,在举国为汶川震灾倾囊相助的时候,在我们为“弱者对弱者的救济”疯狂溢美的时候,如果某些舆论忙不迭地对一些以“人文”立世的强势企业宣扬“捐一块钱和捐一万块钱一样”的观点,挨几块板砖总算是轻巧的了。

从来,道德都离不开舆论的推进与引导。问问数十万灾区的同胞,捐一块钱和捐一万块钱一样吗?对当下汶川震灾后的重建与复兴,一块钱怎么可能和一万块钱一样呢?想起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大灾发生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献爱心。合法合逻辑的话,首先得合情。王石先生或万科的姿态是聪明的,及时的,他们的行动既是榜样的力量,也给那些逻辑正确、语法清晰的废话上了一课。为受灾同胞多做点实事才是硬道理,从大灾中有所警醒才不枉这一场民心凝聚的大战役。

 来源:金羊网

[em0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08:33 | 只看该作者
我认同这个观点,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大家怎么看呢
板凳
发表于 2008-5-31 23:24:45 | 只看该作者
恩,觉得说的不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