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范仲淹与应天书院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15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元1014年的一天,河南应天府(今商丘市)全城张灯结彩,异常热闹。宋真宗亲率群臣去安徽亳州朝拜老子的太清宫,路过应天府,全城的百姓都出来庆祝。城外一座书院的学生也闻风出动,唯独一个学生闭门不出,埋头苦读。
  这位不一般的学子,就是日后名存青史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改革家、军事家范仲淹。这座书院,就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


范仲淹和应天书院
  河南商丘市的旧城东面有一片空地。诺大的空地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庭院,它就是2007年重修的应天书院。北宋的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都建于群山环抱之中,不容易受到战火侵扰,惟独应天书院建在当时应天府的闹市之中。时局动荡,争战纷纭,闹市之中这些木质结构的建筑极易被战火洗劫破坏。
  这座在原址上重修的应天书院,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书院大门上“惟宋有才,于斯为盛”的楹联所营造的古朴意蕴,显得与崭新的书院建筑有些格格不入。穿过大门,能看到书院内并排相连的崇圣殿、孔子纪念馆、范仲淹纪念馆。面对着崇圣殿里供奉的孔子和他十位弟子的塑像,读着孔子纪念馆中那些遥远年代孔圣人的故事,浏览着范仲淹纪念馆内的范仲淹生平事迹,会渐渐沉浸于古代名人与应天书院的历史之中,沉浸于传统文化浓浓的氛围之中。

穷学生圆了求学梦

  毛泽东曾说:“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但二者兼有的,历史上只有两位,一位是曾国藩,另一位就是宋代的范仲淹。”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上小学的孩子都能脱口而出,但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的缘分和故事,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熟知的。
  北宋是大兴书院的年代,那时全国的书院有百所左右,数量之多便意味着选择的随意,可范仲淹为什么偏偏选择来到应天书院呢。让我们翻开书院的历史去找寻答案。
  一千多年前战火纷乱、时局动荡的五代后晋时期,那时的商丘叫做宋州。楚丘同里有个贫弱书生杨悫(què),他在赵直将军的支持下,带领几个学长、十几个学生在宋州建起一个私人学堂,这就是应天书院的前身“南都学舍”。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了老师的事业,担起了继续办学重担。先后培养出像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这样后来成为朝廷重臣的优秀人才。直到公元976年戚同文逝世后,书院才停废不兴。1008年,应天府有一个叫曹诚乡绅,决定继承应天书院的办学事业,他筹资三百万,增建校舍一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第二年,曹诚呈请把书院捐给朝廷,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宋真宗的赞许,他亲赐匾额“应天府书院”。从此,应天府书院便成为由应天府幕职官直接“提举”的官方书院,声名远扬,求学者来自四方络绎不绝。
  1011年,范仲淹来到了应天书院。他来应天书院并不是凑巧路过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范仲淹是个苦孩子。两岁丧父,母亲改嫁到山东长山县的朱家,范仲淹也改了姓,取名朱说(音yuè)。渐渐长大的范仲淹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下决心刻苦读书,以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久,他便携琴佩剑,不顾母亲和朱家人的阻拦,流泪辞别母亲,毅然只身前往思慕已久的应天书院求学。 
  应天书院聚集了许多志向、情操、才能、智慧俱佳的师生。在这里读书,既有名师可请教,又有许多同学可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读,更重要的是书院能免费就学,这正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从此,23岁的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度过了他5年的苦读生涯。


不见皇帝为了啥

  何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看皇上的机会?”范仲淹只说了句“来日再见不迟”,就又继续埋头读书了。
  的确,在应天书院的这五年时间里,范仲淹除刻苦读书外,别无他念,饿了就吃粥,困了就和衣而卧,累了就用冷水洗脸解乏。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生活,但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这与他年轻时的一次经历是分不开的。为了锻炼自己,17岁的范仲淹曾一个人去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苦读。那时,庙里粮食不够吃,范仲淹就每天煮粥,等锅里的粥凝冻成块后,用刀划成四份,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青菜吃下去,这样的苦日子足足过了三年。
  范仲淹在书院的清苦生活被他的一个同学看到,就从家里拿了些酒菜送给他。但范仲淹婉言谢绝了,他说:“我食粥已久,内心安之,如果一时贪图美酒佳肴,以后可能就吃不了苦了。”
  这些不仅仅表明了范仲淹坚定的毅力,更体现出他心怀远大的抱负。欧阳修曾称赞他说:“公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动其一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众所周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观念,就是在他求学应天书院时形成的。
  公元1015年,范仲淹终于见到了皇帝。只不过,这一次,他已经考中进士,身份不再是普通读书人。中进士后,他恢复了范姓,改名范仲淹。这个执着于读书不为皇帝驾临而动的范仲淹,终于实现了自己“来日再见皇上“的诺言。这一年,他刚27岁。

悉心执教出人才

  自北宋开科取士以来,应天书院的前身南都学社就有“七榜五十六”的美称,就是一百个人考试中了进士的就有五六十人之多。这样的好结果必然离不开好老师的悉心教育,这些好老师中,还包括了范仲淹。
  应天书院里的范仲淹纪念馆位于崇圣殿的左面,与崇圣殿相连。在这个2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墙壁上挂满了讲述范仲淹事迹的展板和他各个时期的画像,这当中就有他执教应天书院的事。
  说起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的两年执教生涯,还与著名文学家晏殊有着关系。那时,晏殊由宣州知州改任南京留守时,对文化教育极其重视,于是他便延请了当时因母亲去世而回应天府守孝的范仲淹,到书院任教。由于范仲淹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很爽快地就答应了,那一年是公元1026年。范仲淹到书院任教后,致力于学校环境的改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身体力行的吃住在书院里,为学生亲自制定作息时刻表,按时督导学生学习,整顿学风。他深知学生学习的辛苦,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当时有一个叫孙复的学生,因家境贫困而辍学,范仲淹就拿出自己的钱帮他,又为他在府学中安排一个学职,使其每月可得三千文以供家用,让他安心求学。孙复极为感激,从此“笃学不舍昼夜”,后来成为宋代著名的学者。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应天书院在全国的地位也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成为培育济世治国人才的摇篮。
  1028年,范仲淹为母亲守孝完毕,晏殊也复任枢密副使,于是晏殊就写了《举范仲淹状》要求朝廷重用范仲淹。就在这一年范仲淹被提拔到中央任秘阁校理,从此离开应天府。但是,他的思想根基却牢牢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应天书院给予他的精神财富,是他在以后长期的人生行程中时常汲取的永恒养料。
  在晏殊、范仲淹相继离开应天书院后的1043年,宋仁宗又将应天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声名显赫。
  但书院的兴衰却被滔滔国势所牵。宋钦宗时,随着金人南侵,中原沦陷,应天书院也没逃过劫难。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出于禁锢思想和封建统治的考虑,下令拆毁天下所有的书院,于是应天书院被毁。清乾隆十三年,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但在短暂的辉煌后又被废止。这样,应天书院在历史的尘烟中彻底湮没。
 

 

旅游攻略 >>>
   
景点景观:崇圣殿、孔子纪念馆、范仲淹纪念馆。
费用:30元
交通:商丘火车站前有去南湖公园的公交车,南湖公园站下后看路旁指示牌步行越10分钟可到达应天书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