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扩张,再收购,再扩张。当分众变成一种行业,这个行业的性格就变成了分众自己的性格。无论分众传媒CEO是江南春或谭智,收购都无法停止。 文|CBN记者 黄运涛 王雅 进入头等舱,江南春坐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拿起面前的几本航空杂志和一份证券类报纸,从头至尾迅速翻阅——“看看都是哪些公司在打广告,”他对《第一财经周刊》的记者解释说。这是2008年1月14日清晨,七周后江南春卸任分众传媒CEO职务。 接任职位的是谭智。两年前,谭智带领框架传媒在11个月内完成对电梯平面媒体市场的整合,让不得不赶来收购的分众付出了1.83亿美元的天价。随后的两年里,江南春与谭智携手展开了连番大收购:聚众、凯威点告、ACL、好耶广告、玺诚等接连并入分众。现在,谭智又将江南春的职位收入囊中。 分众仅用了五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媒体集团。但五年后的现在,分众已经不止是那家叫做“分众传媒”的公司,它成了“分众”这种模式的代表。无数模仿分众思路的公司不断产生,他们分兵割据酒吧、餐厅、机场、公交车、出租车、校园,甚至卫生间。这些模仿者中的佼佼者有机会被分众收购,并因此一再将分众推向新高峰。 收购,扩张,再收购,再扩张。当分众变成一种行业,这个行业的性格就变成了分众自己的性格。无论分众传媒CEO的名字叫做江南春或谭智,收购,停不了。 收购停不了 如果没有分众,过去两年中国广告业简直会把收购这个词忘掉。这家不甘寂寞的公司最近一次出手距离现在不超过三个月。那是在2007年12月11日,分众宣布以1.684亿美元现金收购即将上市的卖场广告运营商玺诚传媒全部股份。如果在交易完成后24个月之内玺诚达到特定收益目标,分众还将再支付最高1.816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 玺诚传媒总裁梅利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完成收购后,两家合在一起,卖场电视的市场份额接近100%,更重要的是,整合后避免了恶性竞争,所在市场的环境也将逐渐变好,“这是生意上的一个结果。”梅利君强调。 就在一年前,江南春还公开表示不看好玺诚的扩张。然而,正是这个他“很怀疑能坚持多久”的玺诚,直接导致分众卖场广告的利润率趋低。分众财报显示,2006年第三季度分众卖场广告的毛利率为36.4%,而2007年同期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17.7%,卖场广告成为分众毛利率最低的板块。 2005年和2006年,分众和玺诚有过两次并购谈判,皆因玺诚出价太高未果。但看到玺诚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江南春立即启动第三次谈判。“分众的决心,是在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才做出。”江南春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专访时说。 最终,双方在上市前48个小时达成协议。“如果再达不成,今后收购的可能就更小。”玺诚首席运营官曹志高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分众的收购也刺激了资本市场的胃口。花旗分析师将分众的目标股价从80美元调升至86美元,维持该公司“买入”评级。 这已经不是分众第一次主动扮演“门口的野蛮人”角色。不过,分众最早一次上亿美元的收购却是“被逼无奈”。 2005年,趁分众去美国上市之际,时任框架CEO的谭智带领框架媒体在短短11个月内接连整合了9家一线城市的电梯平面媒体公司。等江南春从美国回来,发现他想收购的那些公司十有八九已被框架收归帐下。于是,江南春同谭智的谈判开始了。最后的结果,是框架以1.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江南春,成为分众的子公司。江南春事后抱怨,如果不是框架,他能以十分之一的价格把这些公司全买下来。 “为什么它们能被框架整合?因为他们喜欢这个整合的故事,框架也喜欢,所以最后我把自己整合进分众了。”新任分众传媒CEO谭智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虽然“被迫”收购框架让分众在价格上吃了亏,却开启了江南春的想像力,“谭智让我清楚地看到了整合的价值,”此后一系列的商业并购皆是源于框架的榜样力量。精通整合操盘的谭智,则成了江南春收购时最重要的助手。 江南春与谭智搭档后的第一次收购,就吞并了分众最大的竞争对手聚众传媒。2004年底和2005年上市前后是分众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此时,分众第二轮1250万美元融资尚未到位,而凯雷则宣布给中国第二大楼宇视频媒体运营商聚众传媒注资1500万美元。分众面临从未有过的资金压力,也最有可能被聚众翻盘。有半年多的时间,分众和聚众拉开了惨烈的血拼。 为了争取广告主,双方的广告报价曾一路从七折降到四折。“每一张单子都刀刀见血。”一位地区销售总监回忆。更让江南春头疼的是,由于聚众传媒的存在,原本可以轻松拿下的液晶电视安置场所成了物业拥有者待价而沽的香饽饽,投入成本一路走高。一栋品质很不错的商务楼宇内,安装一台液晶显示屏的租金可能只有1000元,而在两个公司的竞相抬价中,这一价格可能会很离谱地上涨10倍。 在凯雷和摩根士丹利的推动下,2006年初,分众终于达成了收购聚众的心愿,以约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后者100%的股权。收购聚众成为分众的转折点,分众坐上了行业的头把交椅,开始野心勃勃。江南春的思维和情绪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没有让我寝食难安的公司了”。 “分众这个团队太成功了,哪怕我现在想重新复制一个分众,也是不可能的了。”江南春说。可是“小分众们”却不信这个“邪”。 亮角落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孙宇轩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我们设想公司将来可能有两种命运,一是可能被大的财团收购,比如分众;一是我们扩展渠道,做大之后考虑上市。这两种命运对我们来说都不错。”到2007年为止,亮角落的广告位已经铺进了全国25个城市的写字楼和餐饮娱乐场所的卫生间和化妆间。“分众做了一个榜样,但它还没有做到更细。”孙宇轩说。 总部在上海的触动传媒则把广告位放在了出租车的副驾驶座头枕后方。该公司的外籍总经理杜格礼说,在北京和上海已有大量有效出租车在他们的覆盖范围内,该公司还与全国22个城市的主要出租车公司签署了合同或达成了意向。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杜格礼并未排除未来被分众收购的可能,“我们会对比较好的价格感兴趣。” 不过,江南春对这一类收购似乎已经厌倦。“我几乎没看到现在谁做的是我没想到的。凡是能够做大的东西,都已经被分众做完了。” 知名媒体人洪晃在她的一篇博客里写道:“在罗马的小巷里,我们感受到米开朗琪罗;在柏林的大道旁,我们体会到包豪斯;而在上海的马路上,我们深深地陷入江南春。”岂止是上海,如今,一个广告主要想在中国一线城市或是重要二线城市的户外数字媒体投放广告而不往江南春的口袋里送钱,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也绝非易事。 分众已在多个领域成为事实上的垄断者:它在楼宇电视领域、电梯平面媒体、卖场终端视频领域分别占据着98%、90%和95%的市场份额。在闯入不久的新领地中,它以同样出奇的速度抢到了头把交椅:分众无线占据了手机广告市场的半壁江山,子公司好耶则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代理商和互联网广告技术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