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媒业] 互动节目:公信力型欺骗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23 15:4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荷马说:“罪恶有很多工具,而谎言是最适合工具的手柄。”若继续一想,那么“包装”就是谎言手柄上裹着的一层漂亮皮套。

你是否参加过广播电视“互动节目”,被包装得很好的这些节目“互动”过一把?你是否晓得种种竞猜类、答题类、游戏类等等互动节目,心怀何种“鬼胎”?你是否知道“互动节目”狂吸电话费的内部流程?除了那受到利益共同体袒护的“响一声”电话吸钱术,还有一种伪装得很好的“隐型欺诈”,就是“互动节目”的吸费术。这些节目,用媒体公信力作伪装,以娓娓动听的谎言唆使你参与“互动”。你如果没有参加过,那么祝贺你,你做对了。广电总局拟将出台规定,叫停“吸费节目”,要从根子上铲除这种吸费欺骗,这很好。(422日《南方都市报》)

大凡欺骗,无非是把你兜里的票子“挪”到我的兜里来,这过程无论是“小搬运”还是“大挪移”,都需要“包装”。那些“造假化生存”的人,伪装手各有千秋。比如“响一声”吸钱术,是“不知情型”的,利用你不知道何人来电而诈你一把;还有“亚权力型”的,那个臭名昭著的“牙防组”,就是用服务来包装权力、吸费捞钱,所以牙防组成了中国最大的一颗假牙。

平常我们看到许多作伪包装的欺骗,其对象是“公家”而不是“公众”。比如某省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带领一个“公务考察团”进入芬兰,被芬兰边防局查出邀请函是伪造的,翌日就被遣送回国。这种骗骗“公家”的伪造太不上台面,成了一桩笑话。还有一些欺骗行为,是对“公家”的上级而来的,比如伪装谷满仓的粮库。“杂交稻之父”袁隆平最近就讲到,粮仓如果要被检查,“他们完全可以把其他粮仓的粮食调过来,朱总理以前就被骗过一次”。

相比这些骗人的戏剧,那些由主持人和导播领衔主演、观众听众充当托儿的“互动节目”,是“公信力型”的欺骗,直接对付广大公众,这更可恶。它玩起来往往“半真半假”,用一半的“真”来掩盖另一半的“假”,这对公众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贝多芬说:“邪恶穿行于充满欲望的路径,引诱许多人跟着它走。”这种充满利益欲望的“路径”上,往往铺满“鲜花”,花下陷阱你看不见。而欺骗者越来越习以为常、习惯操作了。对此有不同的管理整治思路:一是提醒百姓避免受骗,二是直接打击骗子,三是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显然,提醒百姓防骗的同时,监管部门应该要从根本上铲除那些欺骗行为;对利用公信力作包装的欺骗,就用公权力予以斩草除根。

只有欺骗手柄上那层公信力皮套被剥下了,“造假化生存”才可能无法生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