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 警惕职场标签

[复制链接] 1
回复
5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22 16: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警惕职场标签

朱国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国人有一种非常强烈而极端的倾向,将复杂的事物尽量简单化。比如,在我们的心目中,提起郑成功,我们的反应是民族英雄,而有些明清史专家则发现郑氏收复台湾行动中更多的则是将孤悬海外的台湾岛作为对抗清廷的根据地;提到魏源,头脑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但近代史专家则有人认为委员的《海国图志》则系从林则徐未刊文稿中抄袭而来。

我不是要去纠缠这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那是历史学家的领域,我所关心的是职场中的标签化问题:正如民族英雄之于郑成功,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于魏源,都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标签,而这个标签遮蔽掉了其他所有的方面,而每个人都不是一面,而是复杂的多面,但我们却在百多年来、几百年来只认标签,不知其他;职场中也是如此,我们也会不小心被贴上各类标签,当然不是民族英雄和开眼看世界之类,而是诸如关于个人个性、能力、角色的标签,如“小气鬼”、“碎嘴”、“技术大拿”、“为人和气”等等,如果你很幸运被贴上一个好标签,那么你的职场生活或许顺风顺水、甚至风生水起,倘若不幸被贴上一个坏签,则要改变、撕掉它难上加难。

什么是职场标签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环境、某个对象中表现出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职场标签实际上就是其他人对这些行为模式特点的概括和总结。

其实任何人都存在一个标签,只不过有些是显性的,而有些是隐性的。当我们想到某个人的时候,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汇就是此人的标签。有些时候,这种标签被职场中人概括出来,在公司内口口相传,这属于显性标签;而大多数情况下则是隐性标签,当我们与某个人发生某种业务关联的时候,马上会有关于此人的一个模糊的概括,这可以叫做隐性标签。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标签的制造者,比如当我们应别人要求而介绍某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在为其描画一个标签。

标签化实际上与职场中复杂的环境相关。以动物界的保护色为例,那些具有毒性的动物身上往往有黄色、红色等警告性颜色,这些颜色就是标签。其实,在职场中也很类似,我们实际在不断的为其他人贴上各种标签,以作为我们在决定职场行为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付。比如,在我所经历的某家公司,很不幸,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员工被大家贴上了“爱占便宜”的标签,于是大家在很多事情上则尽量避免与其发生利益方面的关系。而此人在部门里就显得格格不入,以致影响到工作开展和个人发展。

为什么会有职场标签

标签具有明确、信息突出的特点,因而特别适于传播。正如报纸头版头条的作用一样,职场标签也具有相似的功用,编辑们往往会截取文章中最具冲击力、最能吸引眼球的观点作为标题,标签则是某人最具特点的行为方式的概括,这种短小、明确、信息突出的短语具有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简单化,这就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为何“语录”大为流行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所在的一家公司,当时我需要就某项工作争取一位不太熟悉的法务部门女负责人的支持,我在之前先向某些熟悉她的同事了解情况,得到的标签式的回答是“女强人”。于是在我的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下事情会比较难办。在很多情况下,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我们去了解其他人,这进一步促成了职场标签的流行。

职场标签通过公司内的各种非正式渠道流动,比如同事间的私下交流;而有些时候,职场标签却来自于正式渠道,如某次会议上企业老总在非正常情绪下对某个人的评价,这种传播往往会更迅速。如某公司老总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斥责某位部门经理“无能”,很快这个评价被传播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一旦某个人被贴上某个标签,则这个标签将具有高度的牢固性,此人很难在短期内撇清关系。如前面那位被斥为“无能”的部门经理,最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辞职。

标签往往是简单化、片面化的。比如,某位员工本来有升职的机会,当间接上级向其直接上级征询意见时得到的评价是“不太听话”,这最终导致了其升职泡汤。但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不太听话”这个标签,就会发现:(1)不太听怎样的话,对于错误的指示多问个为什么有什么问题?(2)到底有多不听话,是和上级对着干,还是只是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主见?(3)听话又是怎样的概念,唯唯诺诺是否叫做听话,为了将事情做得更到位而向上级提出各种建议和资源支持要求是否就叫做不听话?总之,简单化、片面化的标签往往成为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障碍。

警惕职场标签

我们习惯于为其它人贴上各种标签,在每个人脑袋里,其他人大概都有一个标签,这些标签就像搜索引擎的检索关键词一样,将职场中其他人分门别类。你不妨闭上眼睛想一下,想一想公司里的同事,是否如此呢?

既然是一个标签,那必然是一个侧面,而非全面。但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根据一个片面的标签去认识其他人,因为通过标签认识人最简单。比如前面提到的我必须去打交道的“女强人”,我一听到这个词就作好好碰钉子的准备;我和她谈过之后,她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对“女强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猜测一下,“女强人”这个标签很可能是这位女经理在某个业务上的强硬态度直接影响了我那位同事的判断,而他再影响到我。不要以标签之偏影响我们的职场行为,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

上面谈到的是如何对待其它人的标签,而另外一个角度则是如何对待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

首先,尽量避免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但是,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被贴上标签是通常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你所能做的就是更加职业化,不要让“狐狸尾巴”漏出来。

其次,尽量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签。说穿了,就是你想秀哪一面的问题。微笑,职业的微笑,哪怕昨天晚上和老婆吵架,也不要把那张脸带到公司里去;把握住表现机会,比如某次会议的主题恰好是你最擅长的领域,那么不妨多准备一下,让别人了解你的那一面;不要拘泥的小事情上,眼前利益的争夺往往是职场标签的重要来源,而一般来说,总是关注小利益的人又往往是流言的高效传播者,所以如何处理要想清楚了,没有什么建议,只能相机而动。

最后,避免坏签比争取好签更重要。好签,往往是你能力的综合体现,能贴上好签绝对不只是幸运。但贴上坏签却往往来自于小节,被贴上坏签更容易,而贴上怀签的很多人往往有些冤枉。

沙发
发表于 2008-4-23 12:50: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就跟企业的品牌运作是一个道理。想起冰箱就必定会想到西门子,看一个人就势必会关注他给别人留的印象和特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