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媒业] 段永基掌控新浪15年内幕:权力与谋略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17 11: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和震荡。段永基以一种出乎许多人意料到的方式,就在3月31日晚上,悄然离开了他最初一手投资的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浪”)。当媒体为此沸沸扬扬时,这位62岁的老人却拒绝接听一切媒体的电话,姿态神秘,恍如蒸发。  

  而在五个月前,这一幕似曾相识。彼时,段永基以同样的姿态辞去了中关村科技副董事长和董事职务,从而彻底淡出中关村科技。  

  在中国IT企业30年历史中,段永基是无法绕开的人物。不过,和同代人柳传志和王选相比,段永基的沧海人生充满了某种神秘和悲剧性的意味。在巅峰时期,他曾掌控三大上市公司,创造过产业辉煌;但他也无数次陷入败局,甚至背负道德骂名。他是中关村最知名的老企业家,骨子里却像一个颇具赌徒气质的投机商人;他善玩权术,对朋友却很讲人情义气,有一批“大腕级”挚友。有人尊称他“中关村村长”,有人戏称他“赌徒”,有人甚至直呼其“老狐狸”。  

  段永基掌控新浪15年内幕

  很难有人能对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江湖大佬作出正确评价。就连段永基当年的“铁杆”李玉琢在回忆录《我与商业领袖的合作与冲突》一书中也承认,段永基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即使身边的人也看不懂他。而他的老朋友柳传志对他的评价比较直接:“他永远踩在时代的点上,不断转型、与时俱进,但能不能完美谢幕就说不准了。”

  一语成谶。段永基离开新浪并不能称为“完美谢幕”。时至今日,四通控股(0409.HK)在新浪的股权已被稀释,段永基作为董事的影响也在下降,辞任董事长、离开董事会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相比起半年前离开中关村科技,现在他的离开无疑要体面得多。

  权力与谋略

  实际上,尽管多次沉浮,段永基在中关村的地位一直难以撼动。他在四通集团的领导席位上足足坐了17年,全面掌控中关村科技的时间超过8年,而新浪从其前身四通利方至今历史不过15年,大半时间在他掌控当中。

  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四通、中关村科技、新浪是三家不同业务、不同股份结构、不同文化的公司,却在最后都被他收至麾下。如果没有熟络的权谋手段,段永基显然难以做到这点。

  最早的权术之争源于四通集团。1989年,四通集团一度因创始人万润南的外逃风雨飘摇。段永基本人也受到政治牵连,董事长、总裁大权由沈国钧接任。随着政治风波过去,段沈之间的争权斗争开始爆发。

  据李玉琢回忆,段沈的明争暗斗使四通元气大伤,最终以段永基胜利而告终。“1991年段得到总裁职位后,因无人掣肘,独自决策过多,严重失误增加。一年多后,迎来七董事联合倒段的个人危机”。

  这种频繁的争斗和危机对段永基性格的影响已经无从得知。不过,段的权术手段正是从此之后日渐娴熟。在此后的中关村科技和新浪网,段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或引入合作者来排除异己的故事屡见不鲜。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段永基与王志东“反目成仇”的恩怨以及与吴征杨澜夫妇掌控新浪的故事。

  1993年12月,以王志东为首的创业团队接受了四通集团500万港币的投资,创办了四通利方,由四通持有80%的股份。从1997年到1999年,新浪网由四通利方脱胎而出并完成了3轮融资。不过,随着频繁融资,四通集团的股权也被多次稀释。

  为了削弱创业团队以及管理层的权利,2001年,段永基通过董事会成功将王志东逐出新浪,创业家与资本之间是否水火不容的深刻话题由此产生。同年,为了进一步控制新浪董事会,由段永基牵头,吴征杨澜夫妇以29%的阳光权益换取790万美元现金和10%新浪股权以及6%的期权。随后,段永基又与吴征合资成立阳光四通。通过这些合作,段永基如愿获得新浪20.6%的股权,一步步增强了对新浪的控制力,也为随后长期担任董事长奠定基础。

  三次赌博   

  当然,“善玩权术”这类词汇并不足以概括段永基的全部气质。实际上,段永基也一直被称为“带着邪气的赌徒”。并且,段永基“玩”得更狠,胆子也更大。成则功成名就,败则身败名裂。在这一点上,他和另一个知名“赌徒”史玉柱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是,史玉柱长于产品和执行,段永基更多长于资本运作和投资。

  段永基最成功的收益就是一次赌博式的投资。2003年,段永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硬是左挪右支凑出2000万美元,买下了吴征持有的10%的新浪股票。当时新浪股价不到两美元。但在随后几年,新浪股票却一路飙升至50美元。轻松的倒手之间,段永基便赚得了数亿美元。

  但他似乎并不是永远的赢家。在主政中关村科技时期,段永基连番数次的豪赌,几乎将这个上市公司置于死地,也让段本人背上诸多道德恶名。

  1999年,段永基被北京市政府“钦点”出任大型国企中关村科技总裁。从那时起,段决定斥巨资建设CDMA项目,并为此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25.6亿元。但不幸的是,当年11月,已经初步建成的广东CDMA项目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被正式划归中国联通。得知消息的段永基不仅没有收手,依然在全国加大CDMA建设,甚至多次以CDMA网违规担保融资,最高时达到51亿元。中关村科技从此一落千丈,从最高的40元跌至5元以下。

  股民和业界对段永基的广泛质疑由此升腾。当时,一篇由记者马世新写的《段永基梦断中关村》一文,更是直接质疑段永基借中关村科技为自己疯狂敛财。而他提供的证据也显示,段永基在CDMA项目中存在大量无法自圆其说的事实。

  如果这一推断属实,段永基无疑是在进行另外一种赌博。作为深谙股市运作的高手,他在四通登陆香港以及新浪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之后,几乎都没有任何股市违规的记录。但在执政中关村科技期间,他却频频玩火。他的本钱是个人的名誉和命运,赌的是中国政策和法制的不健全,赢得的却是数以亿计的资产。

  在将中关村科技彻底带入泥潭的同时,段永基却成功脱身,领导四通又进行了另一场赌博。2004年,他斥资12亿元从史玉柱手上买下脑白金等业务,宣布正式进军保健品行业。

  段永基最成功的收益就是一次赌博式的投资。2003年,段永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硬是左挪右支凑出2000万美元,买下了吴征持有的10%的新浪股票。当时新浪股价不到两美元。但在随后几年,新浪股票却一路飙升至50美元。轻松的倒手之间,段永基便赚得了数亿美元。

  但他似乎并不是永远的赢家。在主政中关村科技时期,段永基连番数次的豪赌,几乎将这个上市公司置于死地,也让段本人背上诸多道德恶名。  

  1999年,段永基被北京市政府“钦点”出任大型国企中关村科技总裁。从那时起,段决定斥巨资建设CDMA项目,并为此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25.6亿元。但不幸的是,当年11月,已经初步建成的广东CDMA项目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被正式划归中国联通。得知消息的段永基不仅没有收手,依然在全国加大CDMA建设,甚至多次以CDMA网违规担保融资,最高时达到51亿元。中关村科技从此一落千丈,从最高的40元跌至5元以下。

  股民和业界对段永基的广泛质疑由此升腾。当时,一篇由记者马世新写的《段永基梦断中关村》一文,更是直接质疑段永基借中关村科技为自己疯狂敛财。而他提供的证据也显示,段永基在CDMA项目中存在大量无法自圆其说的事实。

  如果这一推断属实,段永基无疑是在进行另外一种赌博。作为深谙股市运作的高手,他在四通登陆香港以及新浪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之后,几乎都没有任何股市违规的记录。但在执政中关村科技期间,他却频频玩火。他的本钱是个人的名誉和命运,赌的是中国政策和法制的不健全,赢得的却是数以亿计的资产。

  在将中关村科技彻底带入泥潭的同时,段永基却成功脱身,领导四通又进行了另一场赌博。2004年,他斥资12亿元从史玉柱手上买下脑白金等业务,宣布正式进军保健品行业。

  “大腕级”挚友

  尽管外界对段永基的非礼和质疑很多,但他在圈子里却以“够义气、重感情”而闻名,人脉基础深厚。 

  一种说法是,段永基帮过很多人,由他和柳传志发起成立的泰山研究会和民营企业联合会至今仍是中国民企的一大阵营。段永基与柳传志、段永基和史玉柱的故事,是狡诈商战中不多见的友谊篇章。

  1995年,段永基力排众议为联想担保了4亿元的贷款,对此柳传志深为感激。而在四通业绩不景气的时候,柳传志也不吝援手,帮助四通获得了巨额贷款。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是,为了帮助段永基,柳传志甚至在联想科学院拍了桌子。

  成功复出的史玉柱也对段永基在其危难时期的不离不弃念念不忘。尽管没有多少资金帮助,但史玉柱一直对外界宣称,“有时精神的鼓励比什么都重要”。当年,史玉柱投资段永基手下的四通巨光达1亿元,并买了负债累累的四通集团49%的股权。而现在,段永基又花12亿元的价格从史手中购得脑白金业务,帮助史玉柱完成套现。在某种意义上,这已不仅仅是普通的朋友回报的关系。

  如今,段永基的去向似乎难为外界所知,但关于他30年创业的风风雨雨,关于他的江湖传闻,今后注定还会有很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