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8日 13:38:36
作者: 孙虹钢) 向雷锋同事学习——他是职业生涯谋划大师,史上第一人!比美国之类地方流行的那些所谓“大师、专家”们,要高明很多很多。 我的一位好朋友,吴红梅老师,对雷锋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个结论:雷锋即便在今天,也会是一位成功的职场精英。事实上,在当年,雷锋就绝对是职场精英人士,而且生活工作很平衡。 我个人认为,雷锋是一位职业生涯谋划方面的大师级人物。请大家注意几点: 1,雷锋跳槽很频繁,6年换了4份工作——但是从来没有谁认为雷锋“不踏实”。 2,雷锋很会秀,喜欢拍照片,行事也满张扬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他“虚”。 3,雷锋很善于工作和生活平衡,他有高档皮夹克,派克金笔,瑞士手表,还有女友——但是从来没有人会忘记他是如何帮助战友们。 我自己总在想,如果我大学毕业时能够有雷锋十分之一的智慧,我一定会比今天成功10倍、百倍!~我个人对雷锋职业谋划成功的更多研究结果,过段时间再和大家分享吧。现在呢,先向大家推荐吴红梅老师和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老师的文章。
弘扬雷锋的职业精神 像雷锋那样追求职业理想 祁金利 吴红梅 今天,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5周年的日子。 雷锋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凝聚着中华民族美德的楷模,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雷锋也是一个模范的职场人。 他是一个孤儿,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然而,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经历了从学生到农民、公务员、工人、战士的转变。在学校,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师生公认他是品德优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在合作社,他是一个好社员;在机关,他是一个好公务员;在工厂,他是一个好徒弟、好工人;在军营,他是一个好司机、好战士…… 今天,渴望成功就业,渴望成功发展,是很多毕业生的梦想与追求。雷锋,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而独到的。为此,我们特别约请有关专家撰文,与读者一起追寻雷锋的足迹,弘扬雷锋的职业精神。 像雷锋那样追求职业理想 雷锋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要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所确定的目标。 1.用目标引导航向、激励人生 雷锋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小学毕业那天,面对全校师生,他走上讲台热情宣布,他人生的三大目标是:当个好农民、当个好工人、当个好士兵。此后6年的时间里,雷锋始终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不懈追求,而这些理想也逐一化作现实。 为了实现当个新式农民的愿望,他小学毕业便响应政府的号召回到了农村;偶然的机会他成了县委书记的通讯员,又成为一名模范的公务员;当鞍钢到湖南招收青年工人时,他放弃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成为一名学徒工人;当他成为一名技术熟练、深受领导和同事喜爱的推土机司机时,却再次转行,克服极为不利的因素,想尽办法实现了参军的梦想。 目标引领未来,目标激发潜力。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人要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取得多大的成就,常常取决于人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这正如一艘航船要确定自己的航向一样。 哈佛大学曾经作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研究。该研究选择了一些智力、学历、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表明,27%的人对于未来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则有着很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后,那些有清晰的长远目标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当中不乏成功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多数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那些有较模糊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那些完全无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穷困潦倒。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雷锋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自己勾勒出了一幅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蓝图。他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清楚“要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在以后各个人生关键点上,他都以自己的目标为方向作出选择。所以,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认为,雷锋的一生完全是一个自我规划、自我激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典范。 按照职业规划理论,人确立的目标应当现实而富有挑战性。雷锋给自己确立的目标正是符合这个原则。所谓现实,就是说目标一方面要符合个人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应当是有益于社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所谓富有挑战性,就是说目标的实现不应当是轻而易举的,而应当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我们看到,雷锋的每个目标都与当时国家和社会需要密切相连,同时,这些目标又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一个目标更比一个目标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励人生、挖掘潜力的作用。 与雷锋相比,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大学生所缺乏的就是明确的职业目标。很多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在外界压力的驱使下,本能地随着潮流向前走,没有意识到,上中学、大学,其实都是在为未来进入职场作准备和铺垫,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学校,成为职业人。这就是所谓的目标缺失症。缺失目标的人生,就像是缺失舵盘的航船,很容易随波漂流。面对这种情况,不论你是大一新生还是即将毕业,都不妨问一问,“我毕业后的第一步应当怎么走?”“5年后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10年后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雷锋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时刻,总是积极主动,全力以赴,用真情投入,实现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2.用真情、执著、技巧赢得宝贵机会 某一天,在乡政府当通讯员的雷锋遇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女干事黄菊芳,两个人聊天时,他拿出自己写的名为“苦难的家史”和“我的理想”的小册子。“苦难的家史”详细记述了旧社会如何夺去了他家5条人命,以及他成为孤儿以后的悲惨生活;而“我的理想”中,他则用饱含感激和喜悦的笔墨,写了自己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写毛主席、共产党的关怀,领导和乡亲们的照顾,写自己向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学习,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以实际行动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雷锋的谈话和小册子深深地打动了黄菊芳。第二天,当雷锋得知黄干事此次是来帮助县委领导物色通讯员时,马上主动去找黄干事,毛遂自荐。就这样,雷锋实现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1959年12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此时雷锋虽然在鞍钢才工作了一年零一个月,但是已经是一个名气很大的“老模范”了。他在决心书中表达了参军的迫切愿望,但是领导不同意,后来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体检的机会,结果却是体重、身高、跑步样样不合格。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形势下,雷锋硬是拿出十头牛都拉不回的劲头,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苦难家史和工作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雷锋最终如愿以偿。 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环节,总是积极主动,全力以赴,用真情的投入、百折不挠的执著和善抓关键的技巧,实现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从择业的角度看,雷锋的求职方式很特别,这让他在众多求职者当中脱颖而出。首先他很真情,对于自己要争取的机会,表现出十二分的热切,“苦难家史+我的理想”就是一份极具感染力、富有个性的“简历+求职信”,让人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雷锋很执著,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知道,雷锋下定决心要干的事情,十匹马也拉不回来。为争取参军的机会,几十里的路程往返,不厌其烦,不辞辛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其三,雷锋并不是一个只会使蛮劲的人,他很有头脑,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报名参军过程中,他单刀直入,直接找具有决策权力的领导;针对自己身体不合格的问题,他突出强调自己的责任,突出自己工作中的实际表现。 雷锋这种求职方式,对于今天大学生求职来说,极有借鉴意义。目前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是简历的制作程式化、缺乏个性,使用的语言往往是概而论之、笼而统之。简历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要打动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所以,一定要深入考虑使用的语言方式、所表达的价值观,是否能让人产生共鸣?是否与希望获得的职位相匹配?二是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够。不同的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同的。不看对象,以不变应万变,一个版本闯天下,往往事与愿违。三是求职过程中只重视技巧的发挥,缺乏真情的表达。一些业务素质不错的同学在面试中往往过分注重技巧的发挥,殊不知,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看重能力不假,但是更看重求职者的人品、求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四是以为把简历交给工作人员就是万事大吉了,或者毫无目的地在网上海投简历,没有后期有力的跟进。现实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更加积极主动的人,对职位具有强烈追求动机的人更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雷锋的每次择业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看重个人的成长和人生追求的实现,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用科学的择业观指导岗位选择 雷锋不停转换岗位的过程,也是不断选择、决策的过程。为什么雷锋每次择业都获得了成功?这取决于雷锋的择业观。 雷锋在农场开拖拉机的时候,每个月可以拿到32元钱;刚到鞍钢做学徒时,每月可以拿到22元钱;参军后,每月可以拿到6元战士津贴。从收入看,雷锋的每次“跳槽”都是在贬值。而在雷锋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值得。在鞍钢,当老工人师傅问他为什么要来鞍钢时,他说为了“1070”!“1070”就是当年党中央定下的钢铁指标。说到为什么要参军,他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能成为一名国防军战士,就是最大的幸福。可见,雷锋每次转换工作都不以“钱”来衡量,他看重的是自己的追求、目标、成长,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雷锋的择业观在今天也很有启示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选择更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择业观,价值观。对于年轻人来说,看重什么、把什么放在择业的首要位置是决策之本。在很多情况下,工资的多少和事业的重要性之间并非是一定成正比的。而且,一个职业给人带来的回报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归属感、荣誉感、社会地位、成长、休闲等很多方面。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带来更多锻炼和经验的职业就是好职业,但一些有前途的事业,起薪常常不是很高。现实中的决策难就难在这里。 利益有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根本利益和毫末利益之分。有眼光的人更注重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注重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为了长远的根本利益,必要的时候需要舍得眼前利益,谋划长远发展。旧时,山西著名的票号“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就有名言:“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不得,不舍得,终究得不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长远发展来说,事业是人生的基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业发展了,生活也就有基础了。反过来,一个职位,眼前待遇很好,但如果成长空间很小,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将来也许就会一事无成。这是事业和待遇的辩证法。雷锋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关系,难怪毛主席看了雷锋日记后说:“此人懂些哲学”。 雷锋曾经说过,人活着要吃饭,但是吃饭不是为了活着。换句话说,职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它是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相统一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境界。 壮美的人生总是和挑战联系在一起,和奋斗联系在一起。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机会在哪里?目标在哪里?看看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看看振兴东北地区规划、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政策……或许会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