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关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复制链接] 2
回复
11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6 14:5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先是用英文写就的,其英文版本有三个。1961年,夏志清先生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917--1957)》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初版。十年之后,《中国现代小说史》于197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再版。这是一个增删版,正文部分新增再版序,删去作者之兄夏济安先生所作的“台湾文学”这一章,增添了结尾一章《1958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同时还增补了两篇附录,《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和《评姜贵的〈旋风〉》,同时全书的副标题“1917--1957”也删去了。1999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英文第三版。这个新版本在书前增加了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的王得威先生所作的长篇导读《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一篇以姜贵、余光中、白先勇三人为代表的1949—1975年间台湾文学成就的论文为附录。
《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译繁体字版本也有三个。第一个版本由香港友联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是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系执教的刘绍铭先生主持翻译工作,美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十五位学有专长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参与其事。这个中译本是根据1971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再版本翻译的,其变动之处主要有三:一是删去英文版初序和再版序,以夏志清先生新写的中译本序取而代之;二是刘绍明先生写了《经典之作——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引言》;三是把英文再版本的结尾一章《1958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改为“附录一”,把英文再版本的“附录一”《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改为“附录二”,把英文再版本的“附录二”《评姜贵的〈旋风〉》加上作者用中文发表的《姜贵的〈重阳〉——兼论中国近代小说之传统》合并成一文,改题为《姜贵的两部小说》,列为“附录三”。第二个中文繁体本是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内容与第一个中文版本一致。第三个中文繁体字版本于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以香港友联版本为底本,补入了王得威先生为《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第三版所写的导言《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由作者亲自译成中文,刘绍铭先生也新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再版序言》。
2005年7月,《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文简体字版由大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该书首次在大陆出版。陈子善先生负责编辑。这也是一个增删版,以1971年香港友联版本为底本,删去了《1958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和《姜贵的两部小说》两篇附录,其他个别章节和字句也有删节;增加了夏志清与普实克伦战而著的《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和夏志清先生新写的四篇论文《小论陈衡哲》、《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英译〈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导言》、《中文小说与华人的英文小说》为附录。
沙发
发表于 2006-2-6 15:13:23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家园多了一位新朋友 欢迎...

建议发精品的评论---能经大浪淘沙 能经风吹雨打 反之石沉大海 岂不做负功? 一天发100篇又有何用?

板凳
发表于 2008-2-19 23:41:50 | 只看该作者
兴家园多了一位新朋友 欢迎...

建议发精品的评论---能经大浪淘沙 能经风吹雨打 反之石沉大海 岂不做负功? 一天发100篇又有何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