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2007年度中国区域经营力指数研究报告(一)

[复制链接] 0
回复
6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25 17:5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近期呈现非均衡性特征,而且这种非均衡性呈现缩小—扩大—缩小的波动态势。总体来看,区域间生产力和知本力的差距要远大于营销力、资本力、治理力和人本力。在四个经济圈中,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均衡程度最高,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均衡程度最低。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研究,推出了《2007年度中国区域经营力指数研究报告》。这是继《2004年度SINOTRUST-REOI研究报告》和《2005年度中国区域经营力指数研究报告》之后,完成的第三部关注中国区域发展情况的报告。本报告采用了ADFAITH-REOI(即ADFAITH-Regional Economy Operation Index,正略钧策区域经营力指数)评价体系和方法,及区域经营力均衡度定量统计工具。报告所用数据均源自相关权威统计。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营力差距从大到小依次是生产力、知本力、营销力、资本力、治理力和人本力。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知本力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生产力较高的地区,其知本力也较高。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地区间资本力和治理力差距在缩小,营销力差距在加大。在珠三角经济圈中,地区间资本力和营销力差距在缩小,人本力差距在加大。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地区间知本力和资本力差距在缩小,营销力和治理力差距在加大。在中部经济圈中,地区间生产力、人本力和营销力差距在缩小,知本力差距在加大。报告借助原创性的“六力模型”,即区域生产力(Product)、知本力(Knowledge Capital)、资本力(Economical Capital)、人本力(Human Capital)、营销力(Marketing)和治理力(Governance) 所构成的区域经营力评价体系,对2006年中国区域经营力水平和竞争格局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报告还将统计学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对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中来,对中国区域间发展差距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部经济圈各省市的非均衡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报告建议,各省市宜针对性地提升经营力的薄弱环节,增强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一、正略钧策区域经营力指数排行榜表明,各区域经营力差距比上一年有小幅缩小,但“东强西弱”的格局依然保持不变,省份间区域经营力差距悬殊,中国区域经营力前七强排名变动明显。

2006年中国区域经营力差距有所缩小,但幅度微弱。从全国大的经济区域划分看,东部地区的区域经营力保持优势地位,区域经营力指数总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东部地区占了7个,另外3个分别是东北部的辽宁、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山西。西部地区12个省市无一跻身十强。总体上看,中国区域经营力维持东强西弱的格局,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我国省份间的区域经营力差距十分悬殊,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河北东部省份的区域经营力居于全国前列,西藏、青海、宁夏、甘肃、贵州等西部地区的省份区域经营力较弱。区域经营力指数最高的广东为70.48,是指数最低的西藏的3倍多(详见表1)。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始终处于前7强的位置。广东是中国区域经营力最强的地区,连续六年保持第一的位置。辽宁一直排名第七。山东、浙江也相对稳定,基本处于第五名和第六名的位置。北京、江苏、上海的排名年度变动较大。从比较中能够发现,江苏的经营力明显提升。江苏由2001年排名第四跃居到2006年的第二位(详见表2)。

1  ADFAITH-中国区域经营力排行榜2007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2  ADFAITH-中国区域经营力2001-20067强排行榜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二、对2006年内地31个省市经营力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区域资本力、人本力和治理力的梯度分布结构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纺锤型,这种结构分布比较合理。而区域知本力和营销力的梯度分布结构呈现“顶端小、底部大”的金字塔型,这种结构分布则略显失衡。

1、按区域生产力聚类。区域生产力是指某一区域的总体生产能力,它是区域经济之基础,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实力。2006年区域生产力聚类结果表明,广东、江苏和山东是中国生产力最强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和河北。位于中国西部的贵州、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和东部的海南在生产力方面表现最弱。东部地区凭借其在经济基础、资本投入、配套设施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力始终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

从具体指标来看,广东和上海分别在GDP总量和人均量方面领先全国。2006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依然呈现“普涨”格局,山东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多,除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贵州、甘肃、宁夏、新疆增幅在20%以下,其它地区投资增幅均在20%以上,按四大地带观察,2006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5%,东北地区投资增长3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9.4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4.66%。在产业增加值方面,黑龙江和江苏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56.13%51.59%,位居全国前两位。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0.9%,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广东和江苏能力最强,并分别实现外贸顺差766.94亿美元和626.40亿美元。区域生产力聚类结果详见表3

3  区域生产力聚类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2、按区域知本力聚类。区域知本力是指某一区域对科技资源的占有程度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它表明当前区域在科技资源上的位势,也体现了科技创新以及知识产权流转的活跃程度。聚类结果显示,2006年,广东和北京的知本力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其后分别是江苏、上海、山东、浙江。而几乎整个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的知本力都相当薄弱。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本力亟待提高。

从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来看,江苏的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37.57万人,居全国首位。北京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229人,占据绝对优势。从政府科技投入来看,2006年,广东的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以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基建投资上总共投入103.9亿元。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来看,广东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来看,2006年,北京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达697.33亿元,处全国第一。此外,一些中西部省份,如安徽、陕西、湖南等也出现了政府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的态势,知本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区域知本力聚类结果详见表4

4  区域知本力聚类

资料来源: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