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职场健康] [分享]人脉积累,你永远的财富

[复制链接] 0
回复
8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6 16: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言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特别是金钱上的压力。

●公关是一项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坚持社会良知,会赢得社会更广泛的尊重。

●口口相传是最好的促销,这就是所谓的“口碑经济”吧。

延安东路高登金融大厦,上海滩顶级office之一。

朱艳艳的“上海视点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就设在这里。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显示着年仅35岁的女老板朱艳艳不同凡响的身价。

一脸灿烂的笑容,身着浅绿色外套、白底绣花百褶裙的朱艳艳,周身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美丽。她同记者聊着她9年的创业经历,从容自信中竟有些许顽皮、些许倔强。

初涉职场

令老外刮目相看

朱艳艳的职业生涯起步于1990年。从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毕业后,朱艳艳来到兰生大酒店公关部;2年后跳槽到海仑宾馆,任公关部副经理;出色完成了海仑宾馆开业的浩大工程后,又被兰生召回,成为全上海最年轻的星级酒店公关经理。

在兰生大酒店,她的第一任老板是美国人,他是全酒店员工都害怕的“魔鬼”,常因一些细节过错炒人鱿鱼。有一次,朱艳艳要提升她手下的一个小秘书做公关主任。申请单交上去,老外批了个“NO”退了下来!老美嫌小秘书英语不好,但朱艳艳觉得,她的主要工作是跟中国媒体打交道,用不到太多英语。她连夜写了一封信,交给老板。老板把她找去:“你看到我的批注吗?”“看到了。”“那你干吗还写这封信?”“理由我都写在信上了啊。”朱艳艳坚持着。

老美那双绿油油的眼睛冷冷地盯着朱艳艳,看得她心里发毛:这“魔鬼”怕是要把我炒了吧?没想到老头忽然哈哈大笑,特慈祥地说:“你比我更了解你的手下,你长大了。”

这段经历,很久以来,朱艳艳一直没忘。她从中明白正直、公正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力量,懂得了“不回避”是解决难题的正确态度。“自己有理时,一定要据理力争;对方无理时,一定不能姑息。”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笑容的Chinesegirl,就是这样以她的热情、正直、敬业和聪慧,令老外们刮目相看。

领悟商机

给自己两年时间

1996年年底,是朱艳艳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

时年26岁的朱艳艳,有着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然而,这一年中,连续两家大公司先后不期而至的重金邀请,使她看到了某种商机,那颗年轻而不甘平庸的心一下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空。

她依稀看到了一个新兴市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要进入上海,他们需要公关服务。她更看到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媒体到政府部门,她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网。这是6年酒店生涯馈赠给她的人生第一桶金,有了这第一桶金,何不自己开公司呢?

她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如果成功,就努力做成上海的“金牌公关”;如果不行,两年后再回酒店,做回“打工皇后”。26岁,毕竟还输得起。呵呵。

1996年年底,朱艳艳的“视点公关”正式注册。“取名‘视点公关’,意在使公司成为上海公关事业的一个‘新视点’,又含有为客户业务带来‘新视点’之意”。朱艳艳不无得意地透露她孕育“视点”的愿景。她的目标群体,则定位于外资企业,世界500强公司。

创业之初

靠人脉走出困境

创业的故事总是精彩,创业的起步却是艰难。

“视点公关”开张半年,竟没有接到一笔业务。在长宁区一个民居里,朱艳艳和她的一个手下翻着黄页电话簿,一个个电话打出去,联络潜在的客户,或者干脆去他们的公司登门拜访,但收效甚微。她发现,外资企业如果没有预算,没有相关的活动经费的话,是根本不会考虑你的任何建议的;而且对于不知根底的公司,他们根本不会用。严峻的现实使她明白熟人介绍的重要性。

半年后的一天,她的一个在美资自来水管公司工作的朋友,传来消息说,公司要做点媒体公关,但没有多少预算。

朱艳艳二话没说,便将这份业务揽了下来,除了必要的开销,分文不收。这就成了“视点公关”业务零的突破。

真正给“视点公关”带来转机的是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美国人其实对公共关系非常重视,也有请公关公司服务的习惯。当时惠而浦进入中国市场没几年,一直没有找到令他们满意的公关公司,只能一年换一家签约。1997年底,眼看着上一家公关公司的合约即将到期,朱艳艳的一位在惠而浦工作的朋友向老板引荐了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