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一位台湾财经编辑的话!!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2-21 16:3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台湾财经编辑的话
 
读者:张毅君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FT中文网编辑:  

我在台湾的《商业周刊》服务,也是FT的长期读者。对于FT中文网我有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想和你们说说。

  

我的这些观察和想法基于台湾,以及我二十年财经媒体的经验。很多台湾在经济上所走过的轨跡,在大陆都看得到。例如三年前搬到上海定居,我跟同事说,上海股市一定要涨,当时的上海股市正是凄风苦雨,跌破千点在即,我这个话没多少人听进去。


   我的理由很简单,台湾一九八六年从一千点涨到一九九○年的一万点,靠的是三项指标:出口顺差两位数成长、新台币对美元有升值的压力、货币供给额年增率两位数成长。而三年前的大陆股市,正是处於这样一个阶段,你说能不涨?   

如今上证涨到五千点,很多人都说泡沬,我说这不叫泡沫,为什么?在泡沫的前夕,我们早经历过了,市盈率超过一千倍的股票比比皆是,有人递了辞呈回家炒股,券商大门没开,门外早就有人打起来争着谁要先进,哪还有人关心一只老虎真假这样无关民生的事?

  当时的台湾,破一个整数关卡,例如破三千点、四千点、五千点,都会有人开香槟庆祝,相对来说,上海、北京还真不疯狂,疯都疯不起来,泡沫之说就很难成立了。   

观察经济不仅仅要看数字,还要看现象,上证在五千八攀上六千点的前夕,我家阿姨望著我书架上的一本有关证券投资的书,说:“这是你写的吗?可以借我回家看看吗?两个礼拜。”我心想,你看这干吗?你看得懂吗?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也买了股票了,而且是安徽老家的人给的钱。我心想,连在安徽的人都开始炒股,这该如何解读,可以归类为擦鞋童理论效应吗? 

想说的是,FT经营这样的中文网,应该还有更多元的“世界经验”可以纳进来,所谓“世界经验”不见得在中国一定适用,但是有一些好玩的现象做一些比较,就会产生新的议题,例如中国人很怕下岗,以前碰多了,不好受;现在在德国,生活水平最高的是那些长年高达10%失业率的那一群领失业救济金的人,他们早上从容起床 ,没有闹鐘,吃完早餐,就著材料,弄两个三明治,放四罐啤酒,背著保温箱,就出门钓鱼去了,你说这生活,哪一个CEO比得上?富翁的定义在他们来说,就是时间由自己支配。谁不想?谁又做得到?可你比起上海北京瞎忙的白领来说,帐户多个几千元都没有他们钓了一条鱒鱼来得快乐。

   有了世界经验,可以让FT的读者更早知道未来要发生的趋势,在世界这条船上,该如何才能掌稳舵、不晕船。谢谢你听我说这麼多,有什麼需要交流帮忙的地方也不必客气,希望FT会越做越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