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下属能力不足以执行还是他不愿意去执行,其实都反映出管理者自身的不足。 执行力不是下属的错? “这就是你们部门拿出的计划?”老总皱皱眉头说,周海知道他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上周二,周海作为市场总监到老总办公室汇报,老总提议:“2008年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咱们企业虽然不是赞助商,但是否可以也借助这个机会开展一些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你们拿出个方案下周一咱们开会讨论一下。”接到了任务,周海马上叫来了品牌主管,把这项工作安排给了他,并再三叮嘱在周五之前要交给自己,也好利用周末时间把这份方案修改完善一下。品牌主管当时答应得挺痛快,可到了周五,周海却没看到方案。打电话去催,说马上就好了。到了下班时间仍然没看到,品牌主管说周末加班,一做好马上打电话给周海。可当周海看到方案的时候已经是周一早上上班的时间了。一份完全陌生的方案,周海在向老总汇报的时候,也是边看边想边说,东一句西一句地说得自己都觉得别扭。而且方案中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经常被老总打断仔细询问。周海就知道,这次肯定要挨批了。周海在心里埋怨品牌主管:说话不算数,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执行力真的是差。 周海因下属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而受累挨批,但他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和他一样很多管理者也经常有相同的遭遇。下属在接受工作任务时总是信誓旦旦,但要么不按时完成,要么就是不了了之。问题发生在哪里?管理者自己?员工没执行力? 执行力这个词目前正在成为一个借口,一个管理者的借口。现在有个很不好的现象:管理者交代一件事情,下属没完成,就是他执行力不够,和管理者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如周海一样,他在最后总结问题的时候,不一样把问题归结到“品牌主管执行力不够”吗? 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执行力不够,无非两个原因:不能执行和不想执行。无论是下属能力不足以执行还是他不愿意去执行,其实都反映出管理者自身的不足,因为让下属能做事、想做事正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所在。那管理者应该如何提高下属执行力,让他们说话算数? 重结果更重过程 如周海一样,临开会了才开始着急、抓瞎,品牌主管有问题,其实周海自身也有问题。现在“结果导向”很受管理者的欢迎,管理者总是喜欢对下属说:“不要和我讲过程,我只关心结果。”可当结果不是管理者想要结果的时候,再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就如周海一样,直到周五才知道计划不能按时出来,想补救都没有办法。 管理者向下属要结果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管理者的上司也是向他要结果的,但管理者仅仅关注结果本身是不足以得到结果的。 管理者想获得想要的结果,可以参考父母教导孩子的办法。例如孩子的成绩好,是体现在中考(高考)上的,这是最终结果。而期间还是很多如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平时的测验等等。父母通过这些期间考试,能够及时地了解目前的过程,也容易把握对孩子的过程进度的监督与敦促。同样,一份计划书是最终结果,如果管理者只关注这个,肯定对计划的制作过程没有任何的掌握,掌握不了就无法控制,那就容易失控,会出现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的状况。 因此管理者要学会要结果还要过程。把一个最终结果分解成过程结果,在强调最终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结果。以计划书为例。周海在安排品牌主管“周五交计划书”这个最终结果的同时,还应该给出一些过程结果:“周三交计划大纲”“周四交计划初稿”“周五交最终计划书”。这样周海可以“名正言顺”地每天敦促其完成任务,而又不会落得一个“做点事情天天盯着”的埋怨。同时,当过程结果形成以后,周海可以马上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改,例如大纲一出来,计划的方向和雏形就已经出来了,周海对这个方向是否满意?对结构框架有哪些意见?这些都可以马上提出来进行修改。如果这个过程都做好了,周海也就不用周末加班了。 别让员工跟自己过不去 下属不想执行的表征就是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他不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看不到做这个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利益。人对利益的追求分为:既得利益和守成利益。所谓既得利益,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得到的利益;而所谓守成利益,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保证哪些利益不失去。 以周海为例,他在做计划书上能为品牌主管提供哪些既得利益?给他一份奖金,显然是不可能,那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其实,利益不见得就非得是真金白银。其实周海完全可以把品牌主管推向前台,例如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就告知:“下周一,老总要开会研究这个计划,到时候就由你来进行计划汇报和讲解。”向老总直接汇报工作,这无疑是为品牌主管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他就是一个利益点。而同时,由于他要自己做汇报,他就不会敷衍了事,肯定会尽心尽力,不用周海去催促,他也会加班加点地把计划书按时(甚至提前)完成。这样做的话,品牌主管就不会认为做这个事情对自己一点益处都没有,就不会产生为做事而做事的抵制情绪。而这样做对周海也没有什么损失,自己的下属在老总面前出了彩,也说明了自己领导有方。有些管理者总是害怕下属在老板面前有所表现,仿佛这样就是对自己位置的一种威胁。其实老板只关心这个事情是否做成了,做成了他只会把成绩算在部门负责人头上。难道老板会不知道事情不是负责人亲自安排的吗? 当然,既得利益并不是随时都可以给的,那么就要考虑守成利益。还是以周海为例子,他如果在部门建立了相应的考核体系的话,品牌主管在接到任务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守成利益在哪里--即如果我不能及时完成任务会损失些什么。 他如何知道的?通过部门考核指标。 部门考核一般由管理者来做,如果在指标体系中加入“任务执行”这一项,任务执行就会转化为守成利益。简单地加入一条:“按时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每有一次没按时完成或不符合领导要求扣2分。”这样,如果他工作没有按时完成,处罚起来也有依据,这总比管理者自己在那生气或者大声斥责下属办事不利有效果得多。毕竟员工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