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汽车业] [转帖]车企纷纷换新标是战略转型还是作秀

[复制链接] 1
回复
7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29 10:3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一段时间,国内汽车企业纷纷更换标识。业界专家提醒,换标会耗费企业大量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企业来说,换标只能作为一种辅助,企业要想融入国际市场和赢得更多消费者,仍需依靠自己的技术、产品与服务。
 
  近日,在比亚迪举办的全球首个铁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新车标伴随双模混合电动汽车F6悄然亮相。至此,早前传言的比亚迪有意推出新的企业标识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

  近一段时间,国内汽车企业纷纷更换标识,随着此次比亚迪新车标的推出,包括福田、吉利、海马、江淮、长安、双环、华泰、长城在内,国内已有九大汽车企业先后更换了标识。轰轰烈烈的换标潮在业界引起巨大关注:国内汽车企业纷纷换标原因何在?是企业发展战略还是一种作秀?

  换标风潮涌动

  其实,比亚迪并非我国第一家换标的汽车企业。2006年年初,国内一些汽车企业就已悄悄换下了老车标,启用了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创意的新标识。

  首先是福田换成全新的钻石型标识,而后是双环汽车换掉了两个圆圈相连的车标,使用了变形“S”的车标,并在新车CEO上首次使用。在轻卡领域实力强劲的江淮汽车,推出的江淮瑞鹰SUV不用JAC车标,而是采用了全新的“五角星”车标。海马汽车放弃日本马自达车标后,也设计了全新的车标,并用到其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车福美来2代上。长安汽车外型酷似盾牌的新车标,首先在长安奔奔上启用。据相关人士透露,华泰即将推出全新“田”字车标,长城的烽火台式标识将随着其即将正式下线的首款轿车精灵“闪亮登场”。

  在此次汽车企业的换标热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吉利。今年1 月初,吉利启动“360万全球征集新车标”的大型车标征集活动,并宣布被认可的商标设计者将获得200万元奖金。吉利方面表示,新车标将会在今年年底发布,代替吉利目前“六个六”的图案。

  近日,换标风潮再度袭来。前不久,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有意推出新的汽车标识,新标识字体的排列、图形的颜色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正当业界对此猜测时,更换新车标的F6近日赫然出现在深圳会展中心,尽管比亚迪此次的焦点并非新车标,但细心的观众发现,F6并没有沿用比亚迪原有的蓝白相间色,图案也改为椭圆形状,并加入了光影元素。

  换标意义之争

  好端端的已有品牌影响力的标识为什么要更换成新标识?对此,部分汽车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业内人士各有看法。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国内多数汽车企业认为,更换标识可以提升产品形象,对拓展海外市场有一定帮助。比亚迪高层人士透露,比亚迪换标是为打造国际化品牌,比亚迪新标识更加简洁直观,具有国际化元素,突出了比亚迪汽车的创新、科技和企业文化精髓,为比亚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通过此次换标,比亚迪汽车将围绕打造国际品牌这个目标,全面促进企业生产、科研和销售各个层面国际品牌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洞察力,最终达到比亚迪品牌的优质形象和高含金量。

  当吉利拿出360万元在全球征集新车标时,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高调表示,之所以更换标识是为了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近年来,吉利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吉利甚至规划到2015年将2/3的汽车卖到国外,而目前吉利“六个六”的标识尽管包涵了如意、吉祥的意思,但并不能代表吉利的企业理念和产品品质,也不具有国际性与时代感。

  然而,也有一些汽车企业对换标之举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换标不但是对过去品牌的否定,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有可能得不偿失。前不久,就在吉利、海马、江淮、长安、双环等企业纷纷加入换标运动时,华晨汽车却针对网上热传的“中华换标”一事给予明确回复:“ 中华”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中华轿车不会换标。华晨汽车 认为,汽车不仅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中华”二字仅从字面即可调动充沛的民族自豪感,“中华”品牌已成为民族情结的一种标志。

  业内人士对汽车企业是否应该换标同样存在争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在吉利换标时就指出,企业换标是进行国际化战略转型的一个重大信号,在这种战略性的企业转型中,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型也至关重要。换标是信号,建立国际化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

  何志毅的观点得到多数业界人士的认同。他们认为,随着我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断深入,包括标识在内的市场战略和品牌战略必然要进行调整。目前,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的标识设计理念落后,以图解式为主,往往过于强调企业的名称、个性特征,与消费者的距离较远。要想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国内汽车企业必须树立国际化的品牌形 象,体现简单、亲和、时代感,符合国际潮流。

  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国内企业纷纷换标有作秀之嫌,与其耗费大量的资金去换一个实际意义不大的商标,还不如将资金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而且,换标就是否定已有品牌价值,一切从头开始,不值得。以吉利为例,吉利“ 六个六”的标识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六个六”的标识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可见,吉利商标已经有了很高的品牌 价值。如果吉利汽车就此草率地换下“六个六”的标识,实在可惜,换标就意味着从头再来,这有可能是吉利汽车决策层的一次失误。

  企业换标需谨慎

  换标并非国内汽车企业的创新之举,在跨国汽车企业中早有先例。事实上,丰田、马自达、奔驰、克莱斯勒、标致、菲亚特等,这些全球 “6+3”汽车巨头此前都有过换标历史。

  与这些国际汽车巨头的换标行动相对照,国内汽车企业这波换标热潮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在调整企业品牌标识更换这一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如何将标识过渡带来的负面效应压缩到最小,是国内汽车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企业更换标识是一件平常的事。是保留新旧之间的继承性还是完 全颠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考虑。不过,在设立新品牌新标识的时候,国内汽车企业必须要考虑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成本问题。”

  不难想象,我国许多汽车企业换标的初衷都是想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但是业界专家提醒,换标会耗费企业大量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企业来说,换标只能作为一种辅助,企业要想融入国际市场和赢得更多消费者,仍需依靠自己的技术、产品与服务。企业品牌的建立、海外市场的拓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取决于自身的综合实力,换标更多的是一种市场战略。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换标花费的资金可能与最终的收益并不成正比,因此在选择上更需谨慎。

沙发
发表于 2007-10-30 13:58: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换标,该换的就得换,象长安、奇瑞那车标太没创意了,先不说车咋样,看那标志就饱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