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分享]孙德良:2万高利贷起家的网络新贵

[复制链接] 2
回复
5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21 11:3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杭州市中心的一幢老商务楼里,记者找到了享有“中国互联网第一股”之称的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它的“富爸爸”——身价据称已达30亿元人民币的网络新贵孙德良。

  “我办公室很土是吧?我这个人也一直是很土的。”孙德良指指自己,说着把我们引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桌上放着还没打开的盒饭。

  相对于谈到“身价”问题时打哈哈的态度,当提及如何构建“太阳系”与“恒星”这个梦想,孙德良一下子挺直了身体,两眼炯炯有神。

  下一个梦想:把玩太阳系

  “将来总是在改变的,所以我一般只想后面3、5年的事情。”孙德良对记者说,“公司去年年底就已经确定了未来3~5年以‘生意宝’为中心的‘小门户+联盟’的发展战略。现在正在顺利推进之中。”

  2007年4月,网盛推出了生意宝,这是一个基于行业网站联盟的商业门户与搜索平台,平等地将各行业网站的内容、流量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名副其实地做到了“小门户+联盟”的模式。为了实现自己的“五年计划”,生意宝这个域名是孙德良专门花钱从美国买回来的。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垃圾场,把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小门户。但是又不能让小门户变成没有相互关联的信息孤岛。”孙德良说,“用‘生意宝’可以把这些小门户串联起来,形成联盟。这就是我的想法。”

  巧的是,生意宝域名中单词netsun代表太阳系,这让孙德良觉得自己似乎在把玩一个“太阳系”计划。“一样,太阳系除了太阳以外,周围总要有其他恒星吧。这就是我要打造100个化工网说法的来源。中化网只是这个太阳系中的一颗门户恒星而已,我们完全可以把运作化工网的模式复制到服装、农业、纺织、医药等等其他行业网站上去。”

和最初仅仅想靠开个公司一年挣十几万,把日子过得舒坦些的想法相比,孙德良现在的想法明显更“野”了。自从去年年底网盛科技上市后,孙德良在缔造一个网络太阳系梦想的强大推动力下,2007年6月5日正式迈出资本运作的步伐:花1000万元人民币拿下中国服装网51%的股权。接下来,孙德良又将机械网纳入囊中,目前这个“太阳系”里已经有了5颗相互联系的门户恒星了,这为日后能在资本市场里出现爆发性增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成为孙德良最费心思的事情。目前,“化工”、“纺织”两大传统优势领域已经在网盛科技牵线搭桥下,形成了具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两大板块,即“中国化工网-医药网”、“中国纺织网-中国服装网”。

  抽言:生意宝域名中单词netsun代表太阳系,这让孙德良觉得自己似乎在把玩一个“太阳系”计划。一样,太阳系除了太阳以外,周围总要有其他恒星吧。1995走出象牙塔的孙德良,凭借背下整本牛津字典累积的英语功底进入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网站深圳讯业。可惜好景不长,1997年随着公司破产,孙德良失业了。

  曾经翻译亚特兰大奥运报道的经历让孙德良明白了“信息是可以卖钱的”这一道理。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道理日后竟然会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在一叠名片的启示中,善于捕捉机会的孙德良看到了化工产品的网上出口贸易商机,身负2万元高利贷的他,租了服务器,在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开始酝酿他的背水一战。

  “当时真的觉得是被逼上梁山了,所以这个动力是很大的。”孙德良靠在椅子上对记者说。于是,英文版的中化网呱呱坠地了,这个对中国市场日益国际化的判断,日后再次验证了他的前瞻预测能力。

  彼时的孙德良最需要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里留住第一个客户。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只有2、3个合作伙伴的他亲自出马。每天抱着手提电脑,对浙江省内的化工企业挨家挨户进行“推销”,是孙德良的必修课。正是一天重复好几遍同样的“台词”,让不善言谈的他磨砺了嘴皮子,也养成了“快人快语”的习惯。

终于,他找到了第一个客户——一家主营出口贸易的绍兴化工企业。当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从他的电脑里迅速翻出这家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资料后,先前抱着质疑态度的企业老板傻眼了。“那个时候他们根本不懂电脑,更不知道原来互联网有那么大的作用。”孙德良说。拿着第一笔1.2万的年费,孙德良看到了中化网的希望。

  接下来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越来越多的客户意识到通过网络进行国际贸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年1.2万元,以后每年6000元”的低门槛会费标准吸引订单不断飞来。以至于两个指甲大小的广告位,一年能卖40万元。有人怕广告涨价,还干脆一次签下几年的合同。两个月后,中化网奇迹般的盈利了,孙德良赚到了第一桶金——20万。

  现在拥有近万家会员的中化网,已经成为孙德良“太阳系计划”中进入稳定期的小恒星了。通过客户自己建立的庞大数据库提供分类服务的经验,也成为日后100个“中国化工网”战略的可复制经验。

  输赢之间成就官司专家

  1997年用高利贷作启动资金的公司,当年就运转盈利达20万元;以9000美元的“成本价”买到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域名;和世界500强的官司不战而胜;输掉侵犯商标法官司,丧失香港上市的机会却成就了内地股市网络第一股……

  在外人看来,孙德良的“财运”不错。其实,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创业数年,孙德良经历的艰难不比别人少。但对于什么时候是最难的,他努力想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唔,应该没有最难的吧。”孙德良摸摸额头说,“我都是每次碰到事情,然后一样一样去解决。对,属于兵来将挡。”

  当然2001年遭遇那场官司时,孙德良显然没有现在这份轻描淡写。面对这桩中国入世后的第一件知识产权官司,对手澳大利亚最大的化工企业Orica公司又是名列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他自己心里也在打鼓:“Orica公司为了打时间差,利用中国国庆假期做文章,在国庆前向WIPO(国际知识产权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而按照规定,我们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作答。”

  由于时间紧迫,国内法律界对WIPO法律还缺乏了解,以至于找了数家律师事务所,对方连谈价格的兴趣都没有,直接把这个烫手山芋推出门外。

  当时觉得这次可能要完蛋的孙德良启动了备用方案:他找来几个懂外语、法律的员工,自己准备相关资料。钻研了十几天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确定中国化工网占据主动后才向日内瓦WIPO递交书面答辩状。终于,Orica公司提出撤诉。2001年11月19日,WIPO正式判决中国化工网胜诉,合法拥有“chemnet”的域名。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1:31:57 | 只看该作者
这场跨国知识产权官司的凯旋,让长期“潜水”的孙德良和中国化工网在地球村这个舞台上来就博得了满堂红。

  2003年底,孙德良遭遇另外一场官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以中化网名称侵犯其商标权为由提起诉讼。这场官司不仅以孙德良败诉告终,还导致了中化网在香港上市的计划搁浅。2004年6月,杭州中化网络被迫更名为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一直和别人说,好事、坏事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坏事一样能变成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机会。”孙德良边说边用手比划着。2006年12月15日,网盛科技在深交所正式上市交易,发行价14.09元的网盛科技股票竟然以68.1元的集合竞价开盘,而后三次停牌也没有挡住投资者的狂热追捧,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中国互联网第一股”。

    两场官司,输赢之间成就了孙德良这个官司专家,也将公司推到了受人关注的风口浪尖上。

  抽言:“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坚持认为——”停了一下孙德良继续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人而是自己。”在他看来与其在乎那些无意义的口水仗,不如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结束“闷声发财”史后,不温不火的孙德良一露头就引来八方火药味。各种高调、尖锐甚至过激的言论通过现代化多方渠道传到他那里。骨子里烙有浙商基因的他倒是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说:“应该正确认识竞争,不能过度也不能没有。我们应该适应竞争,有竞争才能推动整个产业更好地发展。”

  在他看来与其在乎那些无意义的口水仗,不如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工作。“生气?为什么?恶语不一定就是坏事,人么总有很多错误,要学会包容才行。”“网上有传我要叫板马云的,甚至还有什么把竞争对手列为李彦宏的,这些真的没什么意义。”

  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机会的孙德良认为,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1995年泊来的互联网和高速发展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是拉动他成功的三驾马车。这不仅与国内经济发展逐步成熟有关,政府搭建的良好平台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坚持认为——”停了一下孙德良继续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人而是自己。”

  喜欢稳扎稳打的他对竞争对手做了全面的分析:“未来3到5年扩大行业网站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合作将代替竞争唱主角。”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和慧聪网的B2B业务,特点在综合性;而网盛科技的优势是在行业的细分领域,化工行业专业性更明显,且潜在会员数量依然很庞大,“与他们属错位竞争”。

  倒是Google和百度等重新细分搜索,将可能“瓜分”垂直专业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这块奶酪。但是这一切仍然没让孙德良乱了阵脚:“无论是化工网,还是医药网、纺织网,我们做的行业网站企业,其实就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浙江十分发达的区域经济为我们提供充足的可对接的传统产业,成长空间很大。”

  尝到传承浙商文化甜头的孙德良,而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不断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想法,而后将其实现。创业至今,除了成功上市时的瞬间激动,他没有更多的大喜大悲,甚至没有做过任何奢侈的事。“只有值得的事我才会做”。和奢侈绝缘的他,依旧沿袭着草根时期的生活习惯于公司经营模式:盒饭、“会员+广告”,还有“走楼梯”理论。

  “我要求我的团队不要关心股市,更不要被股价牵着鼻子走。他们分工不同,有的做技术,有的做客户,有的搞研发,这些工作和股市无关。股市的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调,都不会影响我和我们团队。” 孙德良说。

  多亏我们还年轻

  随着“后喻”时代的到来,传统接力模式被打破,34岁的孙德良和部分高新产业的佼佼者一样,开始用财富乘法代替、影响老一辈传统商人的加法积累。孙德良自称运气不错,80%依靠机遇。

  其实,随之而来的压力和社会责任还是让他明显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从让一个团队的成员过上好日子到每个员工生活无忧再到为整个国家贡献力量;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知识、阅历、判断能力等精神财富的积累,无一巨细的成为孙德良这个管理新手要面对的问题。

  与一般的网络公司里大多洋味十足的“海归”或“香蕉人”相比,孙德良更崇尚企业平民文化,更看中本土人才。“在我们公司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平等做事。”“‘海归’的确有自己的优势,不排除我们日后会引进,但是土鳖毕竟土生土长,他们更了解中国国情。看得到自身的差距就会更务实,战斗力也更强。”

  10年下来,土鳖军团已扩充至四、五百人,沿用浙江民营企业情感加制度的管理方式,连续7年没有一个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出走”的历史,让偶尔也骂哭员工的他倍感欣慰。如今,公司股票在资本市场的不断攀升更是给团队中70多位持股的骨干、精英吃了“定心丸”。

  自认为只是空闲比别人少一点的孙德良,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参加酒会,不喜欢开车,除了看书看新闻,上网,喝龙井,连运动都很少,“自己最大的休闲活动”竟然是工作。

  在常人看来如此单调乏味的生活,他却津津有味地乐在其中,对此还有一套阿Q式的解释:“每代人在历史中都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自然也不一样。和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相比,虽然同样吃过苦,但我们能选择的经济领域更多,哪拨好机会都赶上了。荣誉有了,责任自然更大了,不过多亏我们还年轻!”

  未来始终在改变,孙德良却始终坚持着一步一个脚印走着自己的“五年计划”。

板凳
发表于 2007-10-21 14:22:0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尤其对于希望创业的朋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