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远程管理危机 北京方德智业国际营销传播机构总经理 孟跃 国内不少企业的失败教训都一再证明,不加节制地发展分公司、子公司等分支机构,就容易造成管理的粗放化、如一盘散沙等问题。在总部控制严重失效的症状下,将会拖垮整个公司。 一、征兆:一叶知秋 很多危机的出现,都是有征兆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往往可以阻止危机的爆发。那么,企业的哪些症状可能会导致远程管理危机出现呢? 一是出现“高烧”症状。在这个充满激情的经济大潮中,有两种情绪在高涨:首先是地主情结,即企业盲目地跑马圈地,只追求单一的规模经营。其次是王者情结,很多企业动不动就喊出进军什么百强,或者再造多少百万富翁的口号。为了达到目标,很多企业在极短时间里不断地提速,再提速。而在这种不正常的惯性下,得到的结果往往是:管理千疮百孔、市场一盘散沙、制度形同虚设。 二是出现“肥胖”症状。在很多企业,一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致使企业组织结构迅速膨胀,管理层次不断增多。在这种“虚胖”中,上下公司交往环节过多,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此时,企业的注意力已经从外部转到内部,从市场客户转到总部管理。最终,造成总公司和下属公司的互不相信、互不理睬,甚至互踢皮球。 三是出现“藤爬树”症状。一般而言,公司整体战略的施行应该具有双向沟通机制,即总公司根据市场趋势、公司发展走向等制定出战略目标,下属公司要在总公司战略规划的框架下制订出自己的发展规划,然后反馈到总公司,总公司对此进行纠偏,最后再下发给分公司执行。但实际上,很多下属公司对总公司有较强的依赖性,只是按照总公司的安排开展业务,对自身发展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更没有相应的战术。与此同时,员工对企业远景也逐渐失去了认同感。 四是出现“头脚分离”症状。以实体型公司为例,一般会与其下属公司形成上下游产业关系。总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市场判断失误,比如对市场前景过于乐观等,这必然会造成市场反应不好。久而久之,下属公司就会对总公司失去信心,甚至不再听从总公司的指令。另外,还会产生其他相关症状,比如发展形不成合力、信息传递不畅、优秀模式无法推行、问题反映不上来等,这都是“头脚分离”的主要症状。 五是出现“头重脚轻”症状。总公司对下属公司的微观环节干涉过多、过细,比如总公司随意干预下属公司的内部事务,随意调动下属公司的人、财、物等,这都会影响下属公司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当总公司的职能部门指导、服务出现失误,并造成损失时,就会进一步加重下属公司抵触情绪的增长,管理的难度也会随之不断地增大。 正所谓“一叶知秋”,一些看似细节的地方,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危机源头,所以一定要做好预警管理。当然,这些现象只是参考症状,真实的判定还需要企业结合具体背景进行全面衡量和深入思考。 二、病症:四面危机 从营销管理角度看,远程管理症状所导致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之痛:如何拧成一股绳? 面对众多的产业,广泛分布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许多企业对下属公司的远程管理上就会失控,其结果是:首先,下属公司会认为总公司对它的管理是多余且毫无意义。于是,从不买总公司的账,结果导致长期各自为政。其次,下属公司不让总公司了解真实情况,用假象蒙蔽总公司,此时,下属公司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在放任自流的背景下,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等问题都被隐藏起来,一旦爆发危机,往往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终造成重大的损失。 2、营销之困:如何下成一盘棋? 在远程管理失控情况下,总公司的管控形同虚设。特别是运营同类产品的公司,或者是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的公司,其营销体系应以协同为核心,以提高远程管理之间的兼容性为理想目标,从而使企业经营下成一盘棋。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营销操作各自为政、重复投入比比皆是,最终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或闲置,既定营销目标难以完成。 3、渠道之短:如何织成一道网? “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并不为过。渠道是企业重要的市场资源,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渠道,才能真正打入形形色色的市场,实现企业最想得到的利益。但是,很多下属公司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却把渠道资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左右总公司。其结果就是,无法把所有渠道资源织成一道网。 4、战略之危:如何建成一座城?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总公司不断地发号施令,而下属公司却充耳不闻。结果导致整体战略无法部署,甚至陷入“集而不团、大而不强、管而不顺、运作艰难”的困境。此时,整体战略目标必将无法实现。远程管理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各下属公司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总公司的整体协调,使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开拓市场,以减少交易成本,创造最佳效益,并真正地拧成一股绳,形成战略发展的合力。 实际上,以上四个危机已经在很多企业蔓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轻则减缓企业的发展速度、减弱企业的管理质量,重则拖垮整个公司。 三、预防:日常“保健”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远程管理问题上,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外科医生”。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实际问题,就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案,随后再开始“动手术”,从而使“患病”的企业暂时恢复健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内科医生”。就是把问题看做一个独立系统的病变,并用各种“药物”治疗的医生。由于“内科医生”突破了表面现象,更注意顺藤摸瓜,深入企业体系。因此,往往可以解决一些整体的体系问题,从而使效果更佳。 三是“保健医生”。“保健医生”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使企业员工和企业都达到身心健康。其“重预防,轻治疗”、“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根本区别于专注治疗的“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从而使企业防病于未然。 无论是“外科医生”,还是“内科医生”,都是事后治疗,忽视事前预防。所谓“得了病再找医生”就是这个道理。“保健医生”则不同,其先进的预防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可以阻止大多数疾患的发生。从长远发展看,企业迫切需要“保健医生”。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在日常多加强体系建设,做好基础管理,并科学地引导企业有序发展。这才是解决远程管理问题的大道。 ——本文原载与《销售与市场》“远程管理的忧思”战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