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 债务重组叫停 中关村人事大变动,是在31.2亿元担保贷款事件迅速升级情况下演绎而来的。 今年6月,中关村以所持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33%股权与鹏泰投资持有的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8.25%股权进行置换。置换完成后,中关村将合计持有中关村建设93.25%的股权。作为此次重组的组成部分,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关村建设实施债务重组,以承债方式受让中关村建设对哈尔滨中关村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美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富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及债权投资。 就在投资者以为黄光裕开始正式将中关村打造成旗下地产平台之际,中关村9月11日突然公告终止上述债务重组。按照中关村的说法,是因为北京及哈尔滨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至经过重新测算后发现进行债务重组并无好处。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关村债务重组材料是在7月31日才被中国证监会受理的。仅仅过了一个月,难道北京及哈尔滨的房地产市场就发生了导致取消债务重组的重大变化吗? 据了解,中关村是在9月7日收到广东粤财委托的北京市鑫河律师事务所所发追债《律师函》的。这个《律师函》要求:“中关村收到本函后,立即筹措安排资金,在2007年9 月20日前,将前述本金31.2亿元及相应利息汇入广东粤财指定账户。否则,广东粤财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届时广东粤财将追究中关村的违约责任并要求中关村赔偿广东粤财所受到的一切损失。”值得注意的是,中关村公告则称收到《律师函》的日子是9月11日。相关事项的时间表显示,中关村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债务重组材料,是在收到《律师函》4天后“第一时间”的反应。 黄光裕此前决定对中关村进行摆脱困境式的债务重组,是因为31.2亿元担保贷款解保曾出现了重大转机。中关村现任董事长许钟民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上曾明确表示,中关村已经和广东粤财就买下31.2亿元担保贷款不良资产包的价格,谈得非常接近了。 截至今年6月 30日,中关村流动负债高达58.6亿元,而其所有者权益仅为5.04亿元,不但远远不够偿还31.2亿的债务,而且中关村另外近17亿元贷款中有近 41%逾期,其利息足以吞噬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面对中关村如此巨大的窟窿,黄光裕选择退出确实不难理解。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光裕当初决定重组中关村时相当犹豫。随着中关村31.2亿元担保贷款问题日趋恶化,黄光裕对当初的决定更是不无悔意。 鹏泰投资入主中关村,是在中关村原董事、总经理段永基旗下海源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被叫停后的结果。按照原来的股权安排,中关村控股股东北京住总集团将40.01%股权分别出让给海源控股25.01%和重庆海德实业有限公司15%。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中关村背负31.2亿元担保贷款,与段永基和重庆海德背后的庞大利益同盟关系密切。北京住总在中关村股改之前实施这种股权安排,因而被认为是对它们进行“秋后算账”。 黄光裕能够进入中关村,现任董事长许钟民发挥了莫大的作用。在第一次股权转让时,许钟民通过全资拥有的信成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了海源控股的收购。在黄光裕收购时,除了信成控股继续跻身其中外,许钟民还让其实际控制下的广东粤文音像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了中关村7.5%股权。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许钟民对解决中关村31.2亿元担保贷款问题信心十足。否则,与31.2亿元担保贷款素无渊源的许钟民也用不着和段永基一并承诺,将海源控股4%持股无偿追送给流通股股东。 在终止中关村债务重组的同时,鹏润地产赴香港上市的进展却“柳暗花明”。按照业内的操作惯例,地产企业到香港上市,往往都得拥有相应数量的储备土地。而较少的土地储备曾是鹏润地产的“软肋”,但随着在重庆等地先后拿下大块土地,鹏润地产赴港上市的底气似乎越来越足了。据知情人士透露,中信证券、中金证券等国内重量级券商都希望接下鹏润地产香港上市的投行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