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元结构,人们一般会想到城乡二元结构。事实上,在我们生活当中也存在着各种类别的二元结构,体制内外两种身份员工并存的现象便是其一。体制内外就业是经济并轨时期我国就业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一般而言,体制外员工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编制外”员工和非公有制单位的员工两个群体。与体制内员工相比,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差,内心漂泊感强。
国有单位“编制外”人员 待遇差别 渴望公平
“编制外”员工最初出现在计划经济年代。一些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编制有限而又急需用人,便招用一些临时人员。他们中有些人的所谓“编制问题”后来得到解决,有些则仍以“编制外”员工的身份继续在原岗工作。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单位出于改革用人制度、精简人员、节省开支等原因,大量采用编外员工,使这一用工形式五花八门,队伍更是发展壮大。在一些效益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甚至有“编制外”员工数量超过“编制内”员工的现象。
由于是编制外,这些职工在单位里很难享受到体制内员工的各种待遇,干着同样的活儿,却拿着低得多的薪水,评优评先与他们无缘,奖金也少,进修、学习、出国、培训通常没他们的份儿,晋级的事情更是无人问津。而每到单位裁员时,他们总是首选对象。
赵刚考进广州一家事业单位时,知道自己属于体制外的员工,但始终抱着“单位事业发展,编制相应增加,自己总有一天会被纳入体制内”的梦想。去年,单位增加了5个编制,无奈僧多粥少,人事部门决定对现有的体制外人员进行计算机和外语考试,择优录取。最终,赵刚因技不如人而落选。现在,落选的赵刚干着单位里同事最不愿干的夜班工作。想到未来,36岁的赵刚内心十分迷茫。他已经过了单位规定的可进入体制内的年龄,往后,即使单位有了编制,自己也与编内无缘了。
在一些国有单位中的体制外员工,由于待遇差异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而编制内人员,出工不出力、不出工不出力者大有人在。“编制”这道藩篱,阻碍了单位员工的合理竞争与有效竞争。
非公有制单位员工 缺乏保障 渴望回归
另一个体制外就业的群体,是相对于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形形色色非公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非公单位的员工,一开始就属于体制外员工,随着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已超过公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
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大,职业稳定性差,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金帆是北京中关村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职工,由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干的是时下炙手可热的软件开发,加上公司近年发展较快,金帆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工作5年变成了有车有房的成功人士。但最近金帆却想放弃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跳槽去一家月薪只及现在一半的体制内单位。为什么?“从进公司到现在,工作连轴转,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国有单位的什么年休假、探亲假,从来没有享受过。今年以来生了两次病,全都是因为劳累过度造成的。从小到现在,我还不知道累也能把人累病。这两次生病,我感到‘过劳死’实实在在的存在。我想健康地活下去,哪怕收入低一点也没关系。”
劳动强度大,的确是非公有制企业的普遍现象,在外资、民营企业,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劳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很多行业,员工劳动时间已赶超日韩。2006年,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胡新宇的过劳死,引发舆论对“过劳死”的新一轮声讨。面临这样的威胁,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下的劳动者倍感焦虑:越市场化的地方,员工的剩余时间越易被压榨。
职业不稳定,流动率高也是一个普遍现象。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流动率普遍在10%以上,许多企业甚至达到了20-30%。员工流动快,内心的不稳定感便增强,随时都有不是被老板炒就是炒老板的可能,每到年终,员工更是惴惴不安。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却非常低。据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全国600多万公务员中被辞退、辞职人员还不到1%,基本是个超稳定结构,事业单位也大体如此。
许多非公有制员工始终处于社会保障制度“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不同所有制单位的劳动保障体系的建立差异很大,有些体制外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严重缺位,致使大量的体制外员工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社会现象往往会折射出真实的社会状况。正是因为体制内外的差别,才会有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首选目标,出现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也才有一些行政机关招聘“事业编制”员工时,成百上千的求职者竞争几个岗位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