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蜂蜜业市场机会到底在哪里?

[复制链接] 4
回复
25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14 13:3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个蜂蜜界的朋友找到笔者,想要笔者给予他蜂蜜市场运作给予一些策略建议,笔者非此行业的在专业人士,只能抛砖引玉,希望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给予我这位朋友一些帮助。
 
 笔者通过一翻资料收集整理发现,蜂蜜业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蜂蜜业迅猛。但目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市场发展出现一些阻力。
 
一、 蜂蜜业发展史
 
山东省发现的中生代蜜蜂化石,证明2000多万年前中国就有了蜜蜂。
 
据考古学查证,殷虚甲古问中,就有“密”字。
 
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六世纪的《诗经》、《周颂》中有出现最早“蜂”字记载。
 
西周:蜂蜜一辞最早记载出现在公元前三世纪的《三海经》中,此时的蜜蜂多为野生。
 
秦至西汉:人工饲养蜜蜂的开始。
 
东汉:第一个养蜂专家的出现。
 
西晋至南北朝:最早记录养蜂及诱蜂方法的古籍出现。
 
唐朝:最早记录蜜蜂中的蜂王。
 
唐朝:家庭养蜂的蓬勃发展。
 
宋朝:人工养蜂的最重要阶段,是饲养蜜蜂的兴盛时期。
 
元朝:专业养蜂场的出现,养蜂技术已有相当的水准。
 
清朝:第一部养蜂专著的出现。
 
清末明国后:西方蜜蜂及西方养蜂技术的引进。
 
60年代我过养蜂业的兴起。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约为600万群。蜂产品资源相当丰富,年产蜂蜜约20万吨;蜂王浆约2200吨;蜂花粉约1000吨;蜂腊约3000吨;蜂胶可达300吨;其他蜂毒、雄蜂蛹和蜂王幼虫等数量也极为可观。我国蜂产品除满足国内工业、医药、保健等方面应用外,大量向世界各国出口,特别是蜂蜜、蜂王浆、蜂蜡,是蜂产品中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直接经济效益约为20亿元。蜜蜂为农业授粉增加的经济效益为1500亿元左右。目前,国内市场上蜂蜜产品鱼龙混杂,大小蜂蜜生产企业2000多家,市场上50%甚至更多的蜂蜜是假蜂蜜,众多的假蜂蜜冲乱了市场价格,导致蜂农、老牌蜂蜜、经销商、消费者苦不堪言,虽然国家不段出台标准规范蜂蜜行业,但预计蜂蜜市场洗牌仍需时日。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阻碍蜂蜜企业做大做强呢,笔者研究分析发现,这主要是行业环境因素。
 
二、制约蜂产品发展的瓶颈:
 
1、蜂蜜国家标准无强制力。我国已实施的蜂蜜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由生产企业自愿采用,而很多企业反映,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目前,6成以上的蜂蜜生产企业都采用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标低于国标与行标,一些企标的标准水平低下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但却大多在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了案,造假企业披上了“合法”外衣。
 
2、蜂蜜食品标签企业随意标注。按国家蜂蜜标准规定,蜂蜜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和其他成分,即使是复合蜂蜜,也要由多种天然蜂蜜混合而成。但在一些地区,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大做文章、玩文字游戏,生产的假蜂蜜以精美包装、低廉价格充斥市场。
 
3、蜂蜜衍生产品市场混乱。蜂蜜与近来火爆的酸奶、奶片等各种奶制品一样,衍生出种种“X蜂蜜”,但目前国家对这类产品缺乏准确定位。市场上不少名为“X蜜”的类蜂蜜产品,虽打着蜂蜜旗号,添加的却是成本较低的糖或其他物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可执法监督部门因无法可依,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约束。
 
  目前蜂蜜业这么混乱,那么蜂蜜业就没机会了吗?当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要成为行业龙头,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市场壁垒,那么蜂蜜业的市场壁垒的核心在那里呢,笔者认为就在蜂蜜产品的药效上。
 
三、 市场壁垒在蜂蜜产品药效上
 
蜂蜜作为药用,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记载:蜂蜜具有补中、润燥、止痛、清热、解毒、美容等功效,采自不同的植物其成份比例和药理药效有所差异。
 
蜂蜜的功效:
 
  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各种人体所需要的活性成份。李时珍本草纲目:『蜂蜜之功有五,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热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润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大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使用方法:
 
  宜用70度以下的温水:可加入任何饮品中服用,或直接搽于面包、饼干、馒头,味道极佳。
 
  蜂蜜养生方:(择自《蜂蜜治病养生680方》)
 
1、用新鲜白萝卜500克榨汁用文火煮沸,冷却后加入蜂蜜30克。功效在于消食化痰、顺气醒酒、解毒散瘀。适用于消化不良、胃酸涨满。随意饮用。
 
2、用鲜姜汁10克、蜂蜜20克,加冻开水20克调匀即成。功效在于温中散寒,止呃止呕,适用于呕吐反胃。
 
3、材料需要生姜100克、大蒜400克、柠檬3-4个、蜂蜜70克、米酒800克。先将大蒜头蒸5分钟后切片,柠檬去皮后切片,生姜切片,与蜂蜜共浸泡至酒中3个月,过滤后即可饮用。功效在于祛风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日30克,不可过量饮用。
 
  在古代就这么多的产品功效及饮用方法。可见,蜂蜜通过现代工艺提取技术,一定可以生产出有别于保健品,而有实际功效的产品,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下一节机会策略中产品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四、 机会策略
 
1、市场切入点:假蜂蜜的战略是在市场每年需求都在增加的时候,用假货充填市场,赚取眼前的金钱。未来消费者选择产品会从以价格为首要参照标准逐步转向以质量和服务为第一选择。所以,未来蜂蜜市场的切入点是以质量和服务,最好能提供增值服务。
 
2、渠道策略:从以上第一点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蜂蜜市场机会的切入点是质量和服务。关于质量方面,可以迎合国家保准,配合相关部门打击竞争对手。同时,保障质量和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渠道策划。应选择以专卖店、店中店、专柜为主,其他渠道为辅助的渠道模式。一方面,专卖店、店中店、专柜的渠道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假货的冲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专卖店、店中店、专柜渠道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蜂蜜产品是带有功效性的产品,有较大利润空间。最好,通过特殊渠道可以发展会员,为顾客寻求情感归宿,也是增值服务的体现。
 
3、产品策略:
 
①品类规划
 
②包装策划
 
③差异化:依据以下功能策划差异化产品
 
A 对于婴幼儿市场,产品诉求集中针对以下几点:
 
易消化,吸收好、生长好、 不易下痢、皮肤白皙。
 
B对青少年市场,产品诉求集中在以下几点:增长快、长智力、学习成绩好、对疾病的抵抗力强等。
 
C针对女性产品诉求点:
 
排经补血、美容等
 
D对更年期的女性产品诉求:
 
  改善更年期的女性因停经、脾气大、容易动怒、开始掉发、皮肤也开始松弛、乳房下垂、性情冷漠等以上症状,使女性青春再现。
 
 E对男性的产品诉求:
 
  润肺、保肝、壮阳、强身健体、解酒。
 
 F对老人的好处:
 
 健康、长寿等
 
通过以上产品组合,含盖目标顾客进一步扩大,市场机会增多。
 
4、媒体策略:
 
初期可以制作精美的高档次宣传海报,用于终端的张贴,制作精美的DM单,在商场门口、小区、宾馆、酒店、美容院、酒吧发放。中期以报纸软文,夹报、广播等形式进行整合传播,并逐渐加大投放,给市场极大的支持。
 
5、促销策略:预留专项资金用于终端促销的支持,招聘培训促销人员,支持各区域各种促销活动(免费品尝、捆绑销售)并与当地经销商联合做活动销售,执行有效的社区推广,品尝品免费投递入户等,使产品迅速在各地传播开,高品质高档次将赢得广大消费者。
 
 目前,蜂蜜业还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成长的阶段,各类不成熟的市场因素还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分析。但笔者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相关部门的规范,企业个体如果能把握住以上分析的几点,相信会取得不错的发展。
 
 
沙发
发表于 2007-8-14 14:26:03 | 只看该作者

市场的壁垒我认为主要是在消费者的信任上

假的实在太多

如何通过有效的整合传播,建立区别于一般产品的信任关系,是成功的关键

板凳
发表于 2007-8-14 14:26:24 | 只看该作者

市场机会很大啊!资料非常不错,顶。

4
发表于 2007-8-14 14:30:01 | 只看该作者
按照30%的市场集中度,那么寡头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6个亿销售。不知道成本怎么样,花1个亿打广告,告诉大家你的蜂蜜是货真价实。还有5个亿,再拿5000千万做渠道和终端,还剩下4.5亿元,成本需要3个亿吗?
5
发表于 2007-8-14 14:37:22 | 只看该作者
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蜂蜜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小企业各自为政,也就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品牌。我认为有两个趋势值得提倡,一是像中脉蜂灵一样,走差异化路线,走品牌路线。结合生物制药技术,做蜂蜜深加工,这样就想楼主所说,可以转变目前蜂蜜行业没有品牌的情况。另一个方向是继续做蜂蜜,但是要不断提高标准,通过各种方式强调自身标准,借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机会,促使蜂蜜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另外建立地区名牌,可能现在最有名的就是杨朔《荔枝蜜》里写的广东蜂蜜了。怎样在走一步,是值得深思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