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战略不是管理工具

[复制链接] 0
回复
7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7-12 19:3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略不是管理工具                     
                            ——关于战略统筹的五个基本问题
                                         2007年7月9日

    目前流行的企业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应予反思,究竟它是不是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属不属于战略,成不成为体系,什么是它的核心,等等。本文用统筹学理论方法,对企业战略作扼要说明。

(一)企业战略是解决企业未来的道路和命运问题
   1)企业战略不是解决竞争、核心竞争力、核心优势等等问题,而是把这些问题放在独特的发展道路之下,是通过解决发展道路和发展命运来指导竞争,核心竞争力等等问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是实行了“对北发展、对南防御”的战略,后实行了“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方针,再后来实行“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最后是解放全中国战略。各个战略阶段都不是直接解决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问题,而是根据国共双方的趋势、态势、优势的关系,实行不同的指导思想、方针、策略。
      战略是领导职责,不是管理职能。
   2)企业战略是造势,不是经营做事。
      孙子讲“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孙子中的军事理论有三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一部分是军事战略,如“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一部分为战役方法部分。
      战略就是要造成自主、主动、自由的态势。造成战略自由态势要有一定的技术、政策支持,但这是手段,是服从于态势的。苏联为了应对里根的星球大战与美国争夺太空,花巨资搞军事工业,最后失去了发展自由,自己垮台了。反映了苏联为了追求某种核心技术或优势,导致失去了发展自由态势的战略失误。
      任何经营方针、投资、并购等等,都要以保持战略态势自由为指导。如同围棋中每一步都受到布局的指导。
   3)战略是调整和创新方法论,不是一种方法应用。
      战略是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各种条件下的表现,提供新的方法论,以指导和组织各种方法的应用。把战略当作一种方法,而不是指导方法的方法论,是战略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误区。
      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根据战略要求,针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实行许多不同的政策和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是按战略方法论分别组织的,如区别日军、伪军、顽军、友军,如建立“三三制”政权和“红心白皮”政权等等。

(二)战略的宗旨是知变、适变、应变、制变
   1)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质是讲“知变”。
      战略讲知变主要是讲知道“势”的变化,即发展趋势、发展态势和发展优势的变化及三者统一的变化。
      若不知势变,只知市变、事变就不会解决发展道路和发展命运的问题。
   2)战略知变的目的是为适应变化、应对变化、制导变化
      不讲适变、应变、制变,则知变就没有意义和目的。
   3)战略适变主要是在组织方面
      组织适应变化可以是跨省或跨国组织,是多层次集团组织、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可以是金字塔,可以是航母,可以是联合舰队等等。总之,要有造势布局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分权集权。这是根本不同的。
   4)战略应变是指针对不同的条件实行特定的政策和策略
      毛主席讲“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说它会影响党的命运和道路,而不是吃小米饭还是大米饭,用小碗吃还是用大碗的问题。
      许多观点讲核心竞争力是从技术水平等级讲的,不一定对企业的命运和道路选择有影响。
      而应变必须以适变为前提。
   5)战略制变是指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制变。目前大多讲的创新不是以制导变化为目的,只是经营管理层次上的方法创新。
      创新的核心是方法论创新。目前大多讲的创新是某种形式或方法,不具整体性。
      创新是按战略方向上开展。目前大多讲创新是无依据的、随机的、主观的。
   6)只有知变、适变、应变、制变统一起来,企业战略才有实际意义。

(三)战略的核心是战略主动
   1)企业战略实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战略预见,二是战略主动,三是战略控制等等。
   2)战略预见是战略的前提
      毛主席曾在中共“七大”会议闭幕式上讲“没有战略就没有预见”,“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这里讲的预见是指对大势的预先认识,对发展趋势、发展态势、发展优势的关系的预先认识。而不是讲预测。
      预见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与预测都不同,性质也不同。
   3)战略控制是战略的基础
      战略控制是指对发展态势的把握,不是对成本的控制,不是对风险的控制,不是对资源的控制,不是对权力的控制等等。
      战略控制是针对发展态势的把握,指导对成本、风险、资源、权力及其关系的控制形式和平衡度。
      大多企业把对成本、风险、权力的分别控制混同于战略控制。这些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战略措施。
   4)战略的核心是争取和保持战略主动
      战略主动是竞争中战略自由的必然要求,是自主的反映。
      竞争的胜负归根结底取决于主动权在不在手中,而人才、品牌、技术、市场等等的优势都仅仅是主动权的构成要素,是战略主动的外在条件。
      许多战略理论认为有了先进技术就可以打胜仗。在历史上,新兴力量都是利用落后技术打拥有先进的技术衰的势力的。即使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也如此。
   5)战略主动依据于战略预见给出的正确方向,依据于战略控制给出的可靠可利用幅度和范围。
   6)战略实践三部分对应于战略理论的三部分。

(四)决策管理是战略的保证
   1)决策管理是最高的管理
      决策正确是实践成功的第一要素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决策管理是对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一切专门管理的管理,是领导者的管理,不是管理者的管理。
   2)决策管理是对决策组织、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者的管理,是对四者的关系的管理。
      企业大多数决策对于战略问题的决策和经营问题的决策同用一种组织模式进行决策,在决策组织上不去适应于对象及其要求。
      企业大多数决策分不清市场竞争信息和战略情报,不是根据决策性质区别收集使用不同的信息。
      企业大多数决策用同一批人依同样的责权利进行决策。
      企业缺少科学的决策管理进行决策是普遍状况。
   3)企业决策管理要保证统筹理论和系统方法的综合应用。
   4)决策管理应由董事长组织,董事会秘书处实施。

(五)企业战略要实现整体优势
   1)整体优势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长胜的基础
      整体不等同于全体,不同于集体,整体是活的体系。
   2)整体优势在于体系的连续性、均衡性和集中性。
      企业在竞争中大起大落,如同TCL,反映出没有整体优势和战略失误。
   3)企业整体及其优势是在竞争中发展变化的,要通过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整体优势。

      本文仅作理论性介绍,供参考。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