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热了吗?类似话题不仅在国内讨论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个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英国《卫报》近日撰文指出,众多别墅、购物中心、钢铁企业和汽车生产厂的过度供给,为中国经济增添了几分过热担忧。 增速多快是过快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众多景观中,位于上海的“汤臣一品”天价豪宅可谓是令人印象最深的景致之一了。从这幢座落于浦东新区的奢华公寓最顶层向外眺望,一道美丽的天际线让你瞬间感觉仿佛拥有了整个外滩及黄浦江。 当然,要饱览这幅美景,价格可不菲。这套总价1.8亿元人民币的顶层奢华公寓,称得上中国大陆地区最贵的豪宅了。不幸的是,这套天价豪宅至今仍处于空置状态。事实上,自去年10月开盘以来,这74套紧邻滨江大道的高档公寓至今一套都未卖出。这种惨淡局面令人沮丧,目前该公司已决定以全球公开招标的形式整体出售。 尽管如此,许多业内人士对该楼盘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有人认为该楼盘每平方米8200英镑的初始定价高得离谱,也有人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正陷入高档公寓和奢侈别墅的泥淖中。仅7月份的一个星期内,上海商品房住宅价格就下跌了10%。此外,对该楼盘销售惨淡的另一种更显晦涩的解释是:“汤臣一品”是中国经济走向衰落的警示信号。 经济衰落——这样的悲观论调并非第一次听到了。自中国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悲观论者每隔一段时间就预警中国:9%的年平均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必然走向崩溃。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从未预言准确。中国不仅保持稳定增长,且增长势头还在加速。 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多快,就意味着增速太快了?这个问题如今再次被提及,且不单是悲观论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上个月《财经》杂志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有56%的经济学家已看到经济过热迹象,而4月份时这一比例只有15%。 自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11.3%的数据公布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包括紧缩信贷和限制房地产开发,以抑制高能耗和污染行业的盲目增长。为了给经济降温,中长期贷款利率自1996年进入下降通道以来,今年已经历两次上调。 扩大内需是关键
尽管与上世纪80年代末“泡沫”鼎盛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日本当时的两倍多,但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失衡,而非增速过快。以世界标准来衡量,中国仍有众多人口生活贫困,许多领域还有待改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最大国家。与其他过去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相似之处在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投资迹象,以及大量资源浪费。19世纪的美国在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投机行为充斥在许多不经济的投资项目中,经历了周期性痛苦和相对短暂的繁荣-萧条循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可能正处于相似阶段:经济出现急剧下滑。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暂时性减速不会影响国家的发展繁荣。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出警告称,中国固定投资今年上半年增长29.8%,其中汽车和纺织行业增长超过40%。引发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国经济的周期性疲软,因为美国是中国工厂廉价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GDP规模的80%以上,美国需求的突然下降可能导致中国工厂关门和更高的失业率。有人担心,这些初始冲击交汇之后或将在金融领域引发危机,因为许多企业到时可能无法正常偿还银行贷款。 短期来看,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公用事业支出。但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内需旺盛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但在中国,其面临的尴尬境地仅次于投资和出口。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消费品供给量超出需求量70%。这种供需失衡在一些新开业的购物中心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为例,该中心2004年开业时就宣称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室内购物中心,然而开业之后其售货员数量远远超过顾客,目前一半餐厅已经关闭,SPA和美容沙龙同样境况不佳,部分连锁店铺也已撤出。“商业状况和我们预期的大不一样”,法国兰姿(Lancel)的一位店员如此表示。这家全球知名皮具店在这里每月销售额只有1.5万英镑左右,“我们开业两年了,至今仍没有起色”。此外,该大厦物业管理公司还不得不放弃2004年就提出的开设汽车超市的计划,因为随着市场供给过量,车价正不断走低。 中国经济产能和消费的错位导致了大量经常账户盈余,与欧美等国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随着世界各地的资金大量涌入,中国目前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到今年底,外汇储备预期将超过1万亿美元。 经济能否软着陆
政府担心大量资金涌入已经很宽松的银行信贷系统,进而加大开发已经供给过量的别墅、购物中心、钢铁企业和汽车生产厂等。为此,中央银行已要求各商业银行紧缩银根,同时地方政府应放缓对新项目的土地配给。目前地方政府已成为中国投资过快增长的主要推动者。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实施这些措施还需要人民币升值和增加信贷成本作补充。但货币政策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目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过度扩张行为,因为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投机行为。 随着地方投资大量增长,有关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讨论再次兴起。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正在加剧,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失去控制的危险。”他说,“这种超常规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就越大。”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则认为,中国并未出现通货膨胀迹象,这表明中国经济仍有更快增长的空间。他表示,中国政府采取的调控举措,包括更多领域向民营和外资开放,以及各种为打破能源瓶颈做出的努力,都意味着经济有可能在未出现通胀的同时增长得更快。“为什么不能达到12%或更高水平呢?” 目前,中国的政策制订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更快的经济增长率是否是解决经济增长问题的最好方法。迄今为止,这一简单公式已经起作用。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执政者已自豪地向世界证实,他们有能力实现经济稳步前行,同时避免硬着陆。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和发展加快,执政者引领经济航行的难度正日益加大。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实现软着陆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人类所遭受的损失,必然比上海天价豪宅和北京购物中心的损失要深远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14:54: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