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谁动了股市的“坐股神经”

[复制链接] 0
回复
7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4 20:4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动了股市的“坐股神经”
  
  被一些股民戏称为“五卅惨案”的5.30暴跌,是在印花税上调铡刀下引发的又一次利空暴跌,当9000万股民在4000多亿的蒸发旋涡里目瞪口呆,悲痛失落时,他们不禁要问,谁动了股市的“坐股神经”?
  当天的各大网站媒体,铺天盖地的文章众说纷纭,其中很多文章矛头直指某些部门的公信力问题,前脚刚出来辟谣否认将提高印花税,后脚就直接用印花税的铁棍给了股民当头一棒。这一棒让许多股民真实感受到“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痛苦。
  在诠释股调整印花税的解释中,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某些部门最重要的论调。但是什么是健康的股市?什么样的量化标准算健康股市?其实根本没有一个公认的具像标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印花税不是包治股市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是打击非法投机保护散民百姓的唯一办法。
  理论上的讲,任何经济部门的工作核心都是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爱民生的经济生活。但综观中国股市历史,多次祭起的印花税大旗在几次牛熊转换中,是否真的起到保护民生,打击非法投机的目的了呢?从92年到现在,印花税也是上下蹦跳了几次,普通百姓的利益真的得到保护了么?大批被套资金,割肉的柴米油盐钱是散户的还是机构、黑庄的?资本市转化成政策市的冷轧下的股市,是一潭死水,还是成为企业募集发展动力的源泉?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如和尚头上的虱子。
  诚然,在一些人看来,2007的中国股市有点太热了,多项指标已经创了新高。于是降温、打压的论调开始涌起。但是问到为何一定怕太热,为何一定要用政策打压?那么管理者是否进行了深层次思考?
  打压肯定不是目的,但是不经过缜密科学思考的打压,那形式本身就成了目的。如果政策打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客观的打压后的现实,印花税的大棒在近900只跌停板的股绿中,中小投资者利益被严重切割,4000多亿的蒸发让泪流满面、顿足捶胸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重挫。而QFII200亿美元的抄底部队已经开始垂涎。
  再退一步说,即使提高印花税是必须进行的最科学最优秀最灵验最伟大的办法,那么税率事关法律,事关民生,能否按法规程序在此前举行一个听证会,能否在一个透明、公开的程序中,让这种措施缓步落地呢?既然我们的军力报告都可以以白皮书的形式公开化,既然我们的首个核基地都可以透明化,那么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民众在午夜零时搞秘密炸弹式的突然袭击么?为什么不能把它变成一个更符合健康轨道的缓释胶囊呢? 英国克伦威尔时代就对印花税的变更规定了提前听证的第一原则,那么我们在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什么不能把关系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放在一个更加科学、透明、法规民主的程序轨道中来完成呢?
  政策市永远代替不了市场市,真正的资本市场是靠法律和制度做警察的。监管部门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而不是总直接干涉的参与者。一场球赛没结束时,裁判总变换规矩肯定是场滑稽愚蠢的球赛。裁判的任务是维持比赛的按既定的游戏规则正常有序的进行,无论是阴天暴雨,还是烈日大阳,重点的精力在于观察犯规者和球的运动焦点和轨迹,并严格执法,对犯规者适时出红黄牌,罚各种球。而绝对不是看哪一方球进的太多了或太少了担心泡沫,立刻临时修改比赛规则同时降温或加热。市场有市场的无形之手,假如印花税这盆冷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将来广大股民因狂热的泡沫而遭受损失的话,那么,这本冷水已经提前帮泡沫实现了它让股民遭受损失的恶果。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事与愿为么?
  印花税这次动的是股市的“坐股神经”,那么下一次动股票市场“中枢神经”的会是什么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