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人热火朝天讨论企业集权与分权,我这里纯粹站在一个职场人的角度,你喜欢请示多一些还是自主多一些。
其实下面的文章是应集团的一个子公司之邀,为其内刊写的。家人两派PK企业集权与分权,我这里是另一个角度,作为职场中人,你可能会碰到放权的领导,也可能碰到收权的领导。你可能因擅自作主而被领导责过,也可能因事事请示而为领导不满。你喜欢授权/放权的领导还是喜欢事事过问的领导?下文为我的一段经历,欢迎家人讨论。 有些无奈地处理完X公司(曾就职的公司,因合资方的原因,并入了某电信集团的终端事业部)诸如裁员、安置等的工作,黯然离开。这是我喜欢的公司,自主、开放、简单、平和,如此的结局我有些无法接受。 有些欣喜地来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我一直喜欢的企业大学。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去做一家企业管理学院,而且可以按照利润中心的模式来做,心中的渴望与激情不言而喻。 最开始的我比较谨慎和保守。我想,刚来谨慎些总没有坏处。管理学院的方案拟定后,即报VP审阅。得到批准后,基本上我是每进行一个步骤就汇报一次。领导似乎也没有什么意见,就说“去做吧”。当就学院成立仪式的安排向领导汇报时,得到的反馈却始料未及。 领导的心情不错,我详细汇报了有关成立仪式的安排。谁曾想,领导听完后略带不悦地说“管理学院的整体方案不是已经批准了吗?具体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需要什么资源?方案中不是已经有框架了吗?那就去做,不要总来汇报。”我略有些不解地回来。其实我虽谨慎,却不是一个事事请示的人,之所以汇报是因为:有些关键环节需要领导确认、有些事情需要领导协调、有些资源需要领导认可。如果得不到领导的确认与协助,推进起来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与同事小议此事,同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公司注重结果,这件事交给你了,只要方案通过了,其他的一切就是你自己的了,领导就看结果。只有你实在无法解决需要领导协调和帮助时,才可以找领导。” 我终于明白,领导并不关注方案实施的步骤和方法,也不需要经常请示和汇报,她需要的是在既定的时间内看到她想看到的结果。于是,带着13个下属,牵着30个分部的人资经理和培训主管,我开始了管理学院的筹建、运营和开设分院工作。没有资源,去找;需要配合,去沟通;体系不完整,去建。只要方案批准了,只要是计划内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己安排、实施,领导只看方案和计划是否如期完成、结果如何。 转眼快两年了,一切基本步入了正轨,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体味着工作的苦与乐。“乐”自知:有自主的空间,只要能达成结果,任何方法与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有成长的空间,什么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处理,能力提升很快;有彻底的责任感,部门、项目和工作是我负责,除我以外没有人会担负这个责任。然“苦”也自知:心中没有底,不知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否合适,似乎也找不到可以请教和商量的人;压力大得很, “成”与自己有多大关系不知道,“败”责任全是自己的,授责不授权,自己能左右的很有限;累无法言表,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每件事都要想到、安排到、检查到,要去争资源、抢资源,还要频繁的出差。 到底拥有一片自主的天空、自由翱翔为好,还是拥有可以转身的小空间、早请示晚汇报为佳?有那样一片自主的天空,我不是也因各种原因选择了离开吗?自主的天空一定美吗?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管理风格,不同的下属希望有不同的担当,只要自己能接受、能适应、能发展就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