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分享]义利之辩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8-24 13: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任应该给谁?给家人----那是因为天生的血缘和后天的积蓄。
              给朋友----那就少了血而全是后天的积蓄
              给同事----那有想过把信任给你吗?
              给路人甲---也许我会骂我白痴吧。
家人可以信任说白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什么兄弟没有爸爸亲,兄弟总是要分开的。
朋友为什么可以信任说白了:期待带来更大的利益
同事的信任说白了        :你是想获取更大的利益
路人甲                   他死他活,干我屁事

呵呵,看到zhli724家人的言语,以前也很困惑,这个社会难道只剩下了利益之争吗?

最近在读南怀瑾先生的<<孟子旁通>>,这才恍然大悟,对“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点滴精彩,与家人分享..............

正面:

试看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整个体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个文化体系,没有不讲
利的。人类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于人生的艺术、生活……
等等,没有一样不求有利的。如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
书认字,不外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为了成仙成
佛,也还是在求利。小孩学讲话,以方便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是一种求利。
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
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

    再从我们中国文化中,大家公推为五经之首的《易经》中去看。《易经》八八
六十四卦中的卦交词,以及上下系传等,谈“利”的地方有一百八十四处;而说
“不利”的,则有二十八处。但不管利与不利,都不外以“利”为中心在讨论。
《易经》思想最主要的中心作用,便是“利用安身”四个字。所以《易经》也是讲
利,而且告诉我们趋吉避凶,也就是如何求得有利于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德因果律,也是告诉人们以积善的因,可以得到余庆
的果。相反地,积不善因,便得余殃之果。所以,积善是“利用安身”最有利的行
为。

   如果探讨孔孟思想的文化源头,绝对离不开《易经》。所以说假如孟子完全否
定了“利”的价值,那么《易经》等等我国的所有传统文化,也被孟子否定了。但
事实上并非如此。由此,我们研究孟子,首先就要对义利之辨的“利”字,具有正
确的认识。


 由这里引申出来,可知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仁义,就是大利。因为在战国时代,
国与国之间,都在互相征伐的动乱之中。如果有一个国家,真的以仁义作为治国的
最高原则,运用在内政外交上,那么最后的胜利,就必定是属于这个行仁由义的国
家。


反面:

这是道家思想的论点。这里指出,仁义的确是一种好德行;但是这德行用久了,
便走了样,变成人们用来争权利的一种工具。由此就可以了解道家的代表人物——
老子和庄子说的那些话。
    老子曾说,道德颓落,才有礼义之说,他也经常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当时老子对于仁义礼乐的道德观念批评得很厉害。庄子也曾说:“仁义者,先王之
蘧庐,可以一宿,不可以久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的征伐口号,大
体上也都是标榜仁义,而实际上并不是真行仁义,只是利用仁义的美名,以达到争
权夺利之目的。
所以庄子说仁义只是先王所留下的一幢临时寓所,一幢别墅,并不
是自己久远安身的家,只可以偶尔住一住,不可以长久住下去。意思就是说,仁义
这种道德观念,只可以在道德极其衰微的时候,偶然用一下,不可以长久地死用。
如果长久用下去,就会被坏人利用仁义之名,作为政治上争权夺利之实了。


总结:

无论东方或西方,任何一种文化、一种学术思想,都是以求利为原则。
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不能获利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就不会有价值。

    从哲学的观点看,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饥饿
是苦,吃饱了则得乐。疾病是苦“,医好了则乐。天气太热则苦,到树荫下乘凉,
或到有冷气的房子里,全身清凉则乐。一切生物的一切行为动态,目的都在“离苦
得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易经》上的“利用安身”,也就是现代观念想办法
在我们活着时,活得更好。像设法利用太阳能,净化空气,防止水源的污染,目的
都是使我们好好地活着,这些都是《易经》中所说的“利用安身”。所以任何文化,
任何学说思想,如不能求利,没有利用价值,则终必被淘汰。
    即如宗教家们的修道,也是为利。修道的人,看起来似乎与人无争。实际上出
世修道的宗教家,是世界上是讲究牛求自利的人,他抛弃世间一切去修道,修道为
了使自己升天或成佛,这也是为了自已。虽然说自利而后利他,那也只是扩充层次
上的差别,其唯利而图是一样的。为了升天成仙之利而修道,这也是为了利。
    自从孟子讲仁义,强调了义利之辨以后,影响到后世的重视义利之辨,而渐渐
地,后世的义利之辨,又与自私无私之别,混为一谈,以为“义”与“无私”同义,
“利”与“自私”不殊。因此汉唐以来,儒家的义利之辨,大多混淆了私与无私之
别,两者分不开来。所以谈义利之辨时,往往在逻辑上就会夹缠不清,而使我们现
在的一些人仍然弄不清楚,乃至于产生“儒家思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觉。

或者说,所谓义利之辨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
大义之义。义理之义,义者,宜也之义,并非狭义广义等的义利之义。其实,都是
一样,不管是什么伟大的义理,都是力行于义,才能有利于成其为君子,所以这也
是利便是义,义便是利的真实道理。
    由于义利之辨的文化思想发展下来,到了宋明以后,构成中国文化的商业道德,
便有“贸易不欺三尺子,公平义取四方财”的说法。即使专事求利求财的商业行为,
也要心存“不欺”和“公平”的义利之辨。可以说这是孔孟文化思想在商业道德上
的教育成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4 14:07:08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