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艺 德鲁克说过,在管理学的教育中,也许只有两门课程对学生们最有好处,那就是诗歌与小说写作。诗歌教人以热烈、激情去感染人;小说则让我们关注细节。在这部分,除了小说诗歌外,还对一些管理类畅销书作了推荐。 1、《国画》。看过几次,可谓中国今年来官场小说的代表作。朱怀镜仕途迁变,其待人接物、结交权贵与周遭人士、精明的处世风格等都得一看。 2、《围城》。钱钟书先生的大作,围城其实是一种心态,不论爱情、工作皆是如此。珍惜拥有的人,干好眼前的事。 3、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说的是一个孤儿、一个身残志坚的青年杨过奋斗并最终携得美女归的故事,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体会到即使象郭靖这样的巨侠、黄蓉这样的智女,仍然是传统文化的遵循者,可见,一个企业文化变革任务之重,不可小觑。《笑傲江湖》差一点混淆了我的是非观,何谓好人、何谓坏人?假设“坏人”一直扬善抑恶到死,他还是坏人吗?难道主管动机是好的,手段不对,也可以算是好人?好耶、坏耶,我糊涂也!江湖里、职场中,吾谁与归? 4、古龙小说。《七种武器之孔雀翎》,孔雀翎是天下第一暗器,一个小伙子借了它,信心勃勃地去找武功与他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仇家报仇,但主人说,孔雀翎非万不得已不能用。最后,小伙子手刃仇敌,孔雀翎一次未用的交还主人。主人却说,这孔雀翎其实是假的,真的已经失传。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假借于外物,而应求诸于内,就是信心!——员工励志培训的好材料。 5、卫斯理系列小说。对肉体、灵魂(精神)的探求始终是卫斯理小说的一个主题。看完小说的刺激情节后,对不可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命题——灵魂,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单向发展,不能逆回的死亡,应该如何面对?精神可以离开肉体吗?“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许看卫斯理的小说想到这些也许有点离谱了。 6、《彼得原理》。这本书,看得我心惊肉跳!原来我们这个社会各个阶层都是由不胜任的人担当的。一个人干得好,会被提拔或另用到另一个阶层,直到其能力不能胜任时为止。看来激流勇退、能够对提拔说不的人,才是真正的识时务者。 7、《公司政治》。翻译为了搞噱头,这本书名字直译应该是《你应该避免和把握的绳子》。从公司表象变化,看出政治风向,是这本书要说明的事情。 8、《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是第一、双赢思维,七种习惯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这四种,还有综合统效、创新什么的都快搞忘了。第一次接触“七种习惯”是三年在上一家公司内部培训时,一个领导讲的,后来自己又去买了本书,再后来从网上下载英文原版来看。个人认为,前三种习惯应该多多培养。 9、《麦肯锡的方法》。从麦肯锡出来的一个顾问写的。讲了些麦肯锡常用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比如MECE(独立互斥)、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电梯测试等等。后来问一个他们的合伙人,他居然不知道有人写了这本书,我给他讲了后,他说这个太小儿科了。麦肯锡搞顾问工作,他们的资料库确实很庞大,给人的感觉就是给客户的方案就是在资料库里找一个类似案例作修改而已。我们能学一点就学一点吧。 10、《第五项修炼》。老实说,这本书我是久仰其大名,但一直认为它是一本普通的畅销书,没有深度。不多说,就四个字吸引我认真研究了一番,“共同愿景”!想当初,刚出校门,在“成为……”的共同愿景感召下,对共同愿景的强大作用深有体验。唉,俱往矣。 11、《怎样阅读一本书》。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十多年,乃至二十多年的书,就把握了阅读的一切法门。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如何挑选书籍,这本书里都介绍了方法的。 专业管理 管理是艺术,也是科学。既然是科学,也有章可循。企业管理学科体系构成如金字塔:基座是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中部支撑部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上端是组织行为学、战略与经营政策。 这类书籍,一般为教科书。选择这类书,有一法门,看再版次数,一般来说,再版次数越多,则越是可读之书。 根据自身发展兴趣所在和职业规划,选择方向,挑选两三本同专业的书,这样,该专业的理论问题就基本可以熟悉了,剩下的就是实战和把自身经验及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结构化思维”,形成自己的套路与“道”。 期刊 学习是不断提升和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从周遭吸取资讯。有两本期刊是比较值得费时一读的。 1、《财经》。荟萃前两周政界、财界大事要闻,主要专栏有“经济学家”、“银行与金融”、“公司企业”等。不过栏目的驻站写手换得少,除新闻外,各专栏的观点、风格不能推陈出新。但近来老是围绕着“禽流感”谈事,另外若对金融不感兴趣的朋友则可能会有些失望。 2、《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内容虽然不能与原版同步,但是总体上反应了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管理者来说,看后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还是有“与时俱进”功效。 结束语 还有很多书,看过了,忘了,不记得了。也还有一些,虽然记得,但觉得再推荐的话就显得太多了,不是一段时间看得完的。现在暂时就这些吧。 不得不说的是,看管理类著作和管理实践,犹如小说中的练武。正派武学强调循序渐进,先练气、后练招;而邪派功夫却对内部修养置若罔顾,以招数狠毒为要。阅读人文著作,践行人本作风,就相当于练气,陶冶了情操,减少练武后的暴戾之气(听练过散打的人说,他们练了一段拳脚后,总有打架的冲动),方能洞明事理、抱朴守质,达致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钻营权谋之术,讲究厚黑的人士,内在缺少修为,把手段当目的,即使能欺瞒天下,也是“术士”,终非“王道”,何况连演技派高手王莽都会被识破。 不论韩非子、鬼谷子,还是马基雅维利,所提到的方法,只是术,只是工具。工具本身非善非恶,如刀刃,用之于砍材伐木,则造福于民;用之好勇私斗,则遗祸于民。所惧怕的是,工具的主人自身为工具所驾驭,进而沦为工具的奴隶。 书籍是善良的,管理是善良的,关键是你这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