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hx023 - 

严介和为政府经济买单--走近第二富豪系列专题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64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21:07:57 | 只看该作者

财务专家评析零成本收购的得与失

有套牢的危险

  从严介和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收购国企的三类机缘:一是主动出击,看中相关产业或是国企手中的资源;二是为了搞好政府关系,通过揽下这些问题国企帮助政府解决难题,由此可为日后承担市政项目做铺垫;三是当地政府无力还款,被迫接受亏损国企。

  无论是哪类情况,严介和的零成本收购似乎得到了坚持,手中31家国有企业成为集团快速壮大的卖点。

  零成本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逐利模式?

  其中一条捷径是通过倒腾国有企业手中的资源,尤其是走地产路线发财。这本无可厚非,民间资本就是要追求回报最大化的,但是,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民营化之后却出现了被变相掏空,产业荒废,员工生计无着等困局。由此一来,自然让人对民营集团横跨多个地区、多个产业的收购行为,心惊肉跳。不过,太平洋集团目前没有曝光出类似问题。

  在李献凯看来,严介和零成本收购的企业虽然大多问题重重,但是其中不乏物超所值之辈。尤其是一些单纯因负债过高而导致净资产为负的企业,实际价值未必有账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糟糕。

  所以,李献凯认为,国企出售按净资产评估作价的方法值得商榷。因为,国企在当地同银行、政府职能部门多年的人脉关系,熟练的技术工人、国企的销售网络、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知名度等。不会随着出售股权就一朝散去,而国有企业的土地资源、特殊行业的牌照等都是有增值潜力的。换句话说,如果按盈利潜力评估,这些财务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未必就是负资产了。

  那么,严介和不付一毛钱的收购自然就比较容易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但是,李献凯指出,收购时的零成本不代表收购后的零代价。很多民营企业也在国企改制当中陷入财务黑洞。比如关联企业欠款或代垫费用,员工福利和保险欠账,甚至纳税欠账等。这些地雷随时可能在收购后引爆,让民间收购方不得不投入更大的资金量才能盘活企业。

  所以,严介和一脚迈向多元化,一脚迈向跨地域的扩张路径,表面零成本,实则不然,可能财源广进,朋友翻番,也可能面临套牢风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