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4-5-14 14:46 编辑
目前有许多志愿者在为边远偏僻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做着各种努力。有的与学校挂钩,每年定期去组织教学;有的募集资金,为学生们送书送文具;有的直接帮助当地老师提升英语教学能力等。 飞鸿就接触到这样一群热心者。除了募资,他们每年还会自费辗转上千公里,去中国西南部的大山中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直接互动,送温暖。其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进行英语教学。因为这些地方十分缺乏合格的英语老师,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较大影响。 但该项目负责人袁总也表示了无奈。因为虽然他们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也有不少富有爱心的人为这个项目而积极捐赠,但效果很难保证持续有效。常常是他们去讲课,学校和学生都很欢迎,效果也很好。但离开后,一切又都恢复原样。 听了袁总说的情况,飞鸿提出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在线教育的方式,并且就此与其进行了探讨。袁总十分兴奋,很快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是把直接资助学校转变为搭建在线教育通道。长期以来,边远艰苦地区的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困扰教育部门且始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这些热心的志愿者因为有自己的工作或有家庭,也不可能长期在那里服务。现在随着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为此,在飞鸿的建议下,他们把每年募集且全部投给学校的资金,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向运营商采购宽带网络和在教室安装大屏幕电视,同时采购电脑并安装摄像头、音箱、麦克风等必备的设备。通过打通这个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把英语课的教学交给网络,而当地的英语老师则去做线下的教学辅导等。而招不到英语老师的学校更是欢迎这样的模式。 二是志愿者通过网络实施在线远程互动教学。飞鸿曾经看到过国外的一种做法,就是把志愿者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变为培训本地英语老师。同时为了能够稳定经过他们培训的老师,把募集来的资金给在这个职位的老师发高额工资。袁总听了飞鸿介绍后也尝试实施了这种方法。但不管怎么说,老师的培训是有时间周期的,经常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把在线教育的渠道打通后,就可以广泛招聘英语教学的志愿者。同时与当地学校进行沟通,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在教室布有摄像头和麦克风,教学中可以随时互动,教学效果也可以实时感知和监控。这样志愿者就可以省去每年的长途奔波,坚持教学也能有成就感。而作为项目管理者,则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更优秀的英语老师给边远的学生上课。一个项目做成功了,还可以复制到多个不同的学校。 三是在实践中解决远程教学产生的问题。虽然学校的设备顺利地采购、安装和调试好了,但因为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远程教学,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有时因上次话筒用完后没有卸掉电池而导致下次用时没有电临时去找电池;有时不知什么原因无法与远程听课的学生互动;有时因有多个输出设备相互干扰而导致声音效果较差;有时学生能看到老师而老师看不到教室;有时出现视频打不开的情况等等。作为袁总,面对老师们反馈的情况,始终保持着极大的耐心,一方面安抚老师一方面及时调配资源解决。因为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地,需要多方判断情况,查找故障。但不管怎么样,团队没有退缩,大家都在努力推进。而且随着问题逐步解决,不断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总体效果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