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于2002年初做了一个嘉宾问卷调查,在回收的近100份答卷中,有26位嘉宾在“正在读的书”一栏中填上了《杰克·韦尔奇自传》。显然,大家都希望能从中挖到韦尔奇成功管理的秘诀,至于把通用电气公司作为榜样的企业就更多了。
但是,“末位淘汰”制等措施在通用电气公司很有效,在你的企业却未必适用。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成功的实践,却未看到这些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点是那些商业传记读者要注意的。事实上,商业传记不具备提供普适性理论的功能。
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一种轻理论而重实践的倾向,认为学者专家们都是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而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才是真东西。其实不然,人类曾试图绑上翅膀模仿鸟类飞行,但只有在流体力学的研究清晰地说明螺旋桨为什么产生升力时,人类才真正能够飞翔。这就是理论的作用。
那为什么会有“理论无用”的错觉呢?真正的原因在于“伪”理论太多,而且读者有时也缺乏鉴别“伪”理论的能力。而本期的《经理人,你为什么要重视管理理论》对于提高我们的商业阅读鉴别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他是“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这一理念的提出者。
克里斯滕森认为,一个理论的诞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并描述现象,在商业方面,这种现象可能是市场中成功或失败的创新产品。第二个阶段是将现象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比如,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这种分类可使研究人员对那些复杂的和令人困惑的现象加以梳理,从而突出最有意义的差别。第三阶段即提出一种假说,解释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并分析原因。这就是理论。
克里斯滕森还进一步探讨了理论建立过程中的三个方面:一是确定因果关系,而不是仅仅描述与结果相关的特性;二是向可预测性的方向迈进,因为好的理论具有权变(circumstance contingent)的特征,不仅说明什么原因导致什么结果,还能说明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结果;三是研究现有理论为什么无法解释某些现象,从而改进理论。
反观现在很多的商业研究书刊,并没有讲出一个因果关系理论,它们所表达的只是特性与结果间的相关性。比如,作者观察了寥寥几家成功的公司,找出这些公司似乎共有的一些做法或特征,然后就认为自己据此足以撰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讲述所有公司的成功之道。这是通向错误理论的歧途,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一种危险。想劝大家多读一些理论,真正的理论都是研究了许多企业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学习这些理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少走些弯路!
读完此篇文章,也感慨现在的信息多如牛毛,其中的“伪”理论更是害人非浅,降低了一般人求知的动机甚至绝望于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应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但是不能自作聪明地曲解理论,以讹传讹,把牛粪当作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