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激励】失败的绩效考核:重奖之下无勇夫

[复制链接] 0
回复
63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4-26 14: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失败的绩效考核:重奖之下无勇夫
【行业类型】销售
【问题类型】绩效考核
【企业背景】
  为完成公司销售增长20%的目标,Q企业
营销中心内部下达了死命令。在下一年度
绩效考核中,对业务人员设定生死线:完成任务重奖,完不成任务一分钱奖金都没有。为鼓舞士气,
绩效考核提高了奖励标准,达到往年的3倍以上。据推算,业务人员个人最高得奖可超过10万元。如此大的力度,在企业历史上从未有过。
当然,要拿到高额奖励并不容易。为防止个别区域拖后腿,营销中心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在公司要求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富余,规定各大区只有销售增长30%才能拿到奖励。
【现状问题】
  调高了任务线后,业务人员普遍感到信心不足。全国七个大区之中,竞争激烈的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四个地区都认为困难太大,这种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华南和西南虽然近年来增长势头明显,但也没有把握;只有原来基数较小的西北地区,感觉完成目标尚有可能,但也提出了附加条件——增加
市场投入。
  只要完成目标,一切都好商量。如果奖励额度不够,我还可以帮大家再向公司争取。营销总监语气坚定、志在必得。他坚持认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营销人对任务不能讨价还价。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经过反复威逼利诱,最后任务终于派发了下去,营销总监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事实却与管理者想法背道而驰。一年下来,全国销售不但没能增长,反而下滑了10%。设下了重奖,但业绩甚至连上一年的水平也没有达到,这让营销总监又痛心又苦恼。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煞费苦心地为部下争取重奖,为何大家毫不领情?公司准备好了白花花的银子,为什么没人肯要?
华恒智信点评
重奖之下销售业绩反而下降,殊不知重奖伴随着高压,是不能实现激励目标的。这种现象在销售领域里是比较普遍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公司为完成销售目标,向业务人员转嫁风险。
激励的效果不只是与奖励力度有关。管理心理学指出:员工努力的动机,来源于两个因素的乘积,一个是奖励的力度,另一个则是其实现的可能性。两者任何一个为零,则乘积为零,即激励失效。Q企业只设定一条任务生死线,这会极大影响业务人员的获奖概率。调查表明,多数区域认为增长10%15%的可能性最大,个别区域甚至认为保持销量不下滑已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把任务统一定为增长30%,大家跳起来也都够不到,激励政策就形同虚设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死线之下实行零奖励政策,还产生了相当大的负作用。取得小成绩和没有成绩是一样的结果,这使许多原本还想努力的人也丧失了积极性.
二是不切实际的定指标,不切实际的定奖金。
在绩效考核中,任务指标不能是企业想定多少就多少。同样,绩效奖金也不能是企业想发多少就多少各大区只有销售增长30%才能拿到奖励,
奖励标准达到往年的3倍以上,显然是严重脱离实际和不科学的。绩效奖励到底应该定多少,企业往往概念不清。企业在与业务人员讨价还价之中,大多是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用这种思想指导绩效考核,有时比没有绩效考核还要命。员工在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就会变相怠工或者集体跳槽,企业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华恒智信认为,绩效考核的任务指标可以设定为多级制,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激励政策,单一的任务指标无论过高过低,都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所有人都能最大化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所有人都竭尽所能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员工个人能力的不同设定差异化的考核指标,才能令人信服。
该案例中,由于市场基础不同、竞争程度不同、资源投入不同,各区域自我设定的目标一开始就有所不同。差别化绩效指标能够使所有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也不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如需了解更多,请登录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官方网站www.chnihc.com.cn
版权归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