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薪酬管理的“大锅饭情结”

[复制链接] 0
回复
4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2-21 11: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场经济勃发展的当下,很多人认为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时代一去不复返,因为它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我们又很容易发现,不少管理者仍然具有“大锅饭情结”,只不过不在明处,深藏内心不自觉罢了,其典型的表现有三种。第一种有明显的“大锅饭”痕迹,第二、三种则以推倒“大锅饭”的形象出现但难以抹灭其“大锅饭”的色彩。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一碗水端平”。员工薪酬相差不大,你二千,他二千二。薪酬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牵一发动全身,没有把握不敢轻易拉开差距,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怎么拉开差距合适。像我们曾在某银行调研发现,司机工资上万元,主要就是不想与其他员工拉大差距。更有人言之凿凿,“人都是平等的,只是从事的岗位不同,哪有高低之分”?像这类企业,要给哪个优秀员工加薪也很麻烦,一人加薪,他上下左右周围的同事都会盯着看,往往一人加薪全员都得加,而且加多少还不好定。这样的企业有明显的“大锅饭”特色,但你仔细观察下周围的企业,有类似这样现象的也不在少数,只是没那么明显罢了。

  二是钟情“老三样”。很多企业敢于打破“大锅饭”,还煞有介事地采用硬指标。乍一看有板有眼,但细看全是“老三样”——工龄、学历、职称。这三样看似硬性指标,其实忽视了绩效与能力。这也是一种导向,往往让员工“摆资格”而不是看业绩。在这样的企业,大家最好老实地待着,够格了有你份。这体现在一些企业招聘中也是一样,看看“老三样”,多年经验,高学历,高职称,厚礼相待;年轻人,管你几把刷子耐心待着,即便你有天大的业绩,我还得看看“群众的呼声”。

  三是“奖金池”陷井。如果说“老三样”还有“大锅饭”的身影,实行绩效考核,让员工按考核成绩计发奖金够有力度了吧?但企业也要保持稳健发展,要对奖金有所控制啊,不然超出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或者老板承受能力)怎么办?封个顶听起来再正常不过了吧。但我们细究一下,顶一封,如果这个团队大家的业绩都提升了,每单位考核得分对应奖金岂不是摊薄了呢?那不是多劳少得了吗?有人说,你多虑了,人都有竞争心的。但我听到员工的心声是,“那家伙就为了多拿二三百块,拼死拼活地干,不顾我们……”。团队精神破坏了,那个“优秀的家伙”成了众所矢之的。这可能扶起一个,打倒一批。而且现在一些行业越来越强调团队作战而非单兵作战,这样隐患更大。

  那怎么样才算真正打破“大锅饭”?我们强调以业绩为导向,为业绩和能力付薪。不只看“老三样”,也看“新三样”——价值、业绩和能力。建立基于岗位价值的职等职级薪酬体系,实施绩效考核与能力评估机制,让岗位价值高的工资区间就高,让有业绩和能力者就多得。不耍花样,不因“你拿得够多还得平衡下老一辈”给你封顶(资格老有资格老的平衡方式)。你贡献多就多得,你有天大的本事给你天大的报酬(事先详细测算确定标准以不至于奖金飙高)。这才真正是你有多大的梦想,给你多大的舞台。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