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从容抽身 稳中求进

[复制链接] 1
回复
7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7-4 17:0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容抽身 稳中求进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董莹
   
       两年以来,“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步步紧逼,紧缩性货币政策釜底抽薪,浓厚的观望情绪给市场加速降温,“库存”、“滞销”成为绝大多数开发商挥之不去的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约为1.9亿平方米,而到了2011年底,仅一年半的时间,这一数据增加了0.8亿平方米,增至约2.7亿平方米,由此可见,全国楼市的库存压力之大。
       库存的快速上扬,主要的原因是在新增市场供应量并未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市场消化速度大幅放缓,有关报告显示,2011年一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相比2010年下降19.49%,二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同比下跌18.01%。
       而房地产行业整体面临的严峻融资形势无疑雪上加霜,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房地产累计新增贷款共1.26万亿元,较2010年下降38%。尽管之前两年火爆的销售为诸多开发商带来大量利润,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但资金成本巨大。银行又收紧钱袋子,房地产企业融资面临困境,开发商终难以应付2-3年交易量大幅放缓带来的沉重资金压力。
       短期供应未减少,市场交易冷清,融资困难,资金趋紧,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沉重的库存压力。2012年,对于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消化库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生死攸关的任务。
       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并没有必要盲目惊慌,虽然以价换量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但如何有效实施降价增量,仍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心态要趋于平和。严峻的形势易令人自乱阵脚,而盲目乐观易令人孤注一掷,这两种心态是两种极端。实际上,经过了跌宕起伏的市场,经过了风雨和阳光的磨练和洗礼,现在的开发商应当在心态上更趋于平和,学得会脚踏实地,学得会宠辱不惊。
       开发商不能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绑,希望市场重复2008年-2010年的发展周期,能够依赖政府放松调控甚至是救市起死回生,柳暗花明。一方面,中国经济难以承受新一轮房价暴涨带来的泡沫化高风险,另一方面,房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央政府频繁的表态也说明,可预见的期限内,是不可能放松调控或者救市的。所以,开发商不能盲目乐观,盲目“硬撑”,要意识到房价的合理回归是大势所趋,不能逆势而为。
       同样开发商也有理由相信,房地产行业并不会从此走向穷途末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虽难以放量增长,但会维持向上势头。中期来看,由于此轮调控的影响,土地成交量大幅减少,新开工面积降低,交易周期延长,至2013-2014年,随着库存的逐渐消化,刚需的逐渐释放,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是不可能出现。开发商也应避免过度的悲观,并无必要进行自杀式的降价。目前以及未来的行业分化会愈发明显,市场集中度将相应提高,跟风者、实力不足者、品质较差者将黯然离场,而真正踏实做事、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只要脚踏实地,稳住阵脚,心态平和,将获取良好的发展机会,赚取合理利润。
       其次,价格要趋于合理。目前,刚性需求仍然庞大,但观望情绪浓厚,怎样才算降到了“合理房价”,消费者、开发商等各方也并无准确的答案。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定价策略而言,“小步慢跑”不如“一步到位”。如果小步慢跑,会进一步加重消费者,尤其是对于价格非常敏感的刚性需求者的疑虑,形成一种“下次还会降”的心理预期,从而陷入更长的等待和观望中。而一步到位的降价,低于大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消费者会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从而也更容易做出出手的决策。实际上,近几个月的市场数据表明,只要有实质的降价,销量就会有相应的提升,以价换量,市场会买账。
       对于新入市项目来说,如何定价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一般采取市场比较法,参照周边项目的在售价格,加权各项比较因素,定出本项目的合理价格,目前来看,采取市场比较法定价的楼盘,有必要做出适当的让利,建议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20%左右,因为只有幅度较大的让利,才能有效激发刚性需求者的购买欲望。另外,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尤其是急于消化库存,回收资金的开发商,应当形成更完备、更科学的定价体系。不仅仅参照区域市场价格,也要测算本项目和企业的成本,适当结合成本加成法进行定价,在尽量保证开发企业不亏损的情况下,给出明显有价格优势的定价。对于非优质项目,让利的幅度应当更大,应当“理智”,不要“贪婪”。
       再次,营销要趋于精细。限购政策将投资投机需求从市场中有效剥离,自住型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导。针对自住型需求的特征进行营销,是去库存化的有效手段。大规模的营销成本大,但成效低。如户外广告、电视广告等形式,绝大部分受众并不能转化为真实有效的消费力量。营销的精细化首先是客户群体细分的精细化,在销售渠道、媒体宣传、销售服务等环节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举措。针对自住型刚性需求的群体,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和噱头,需要强调的是高性价比和对基本居住功能需求的满足。
       为了尽量促进销售,销售的手段需要创新,针对市场当前出现的问题,推出一些可解燃眉之急的举措。例如可以采取无利息分期付款的方式,针对从银行贷款较难而资金压力又比较大的客户,用实实在在的优惠和服务最大限度的吸引潜在客户。
       最后,发展要趋于优质。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房地产行业不会是一个“暴利”行业,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不会再现市场火爆时,泥沙俱下,无论品质多差,能力多弱的开发商都能获取高额利润,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的情况。市场趋于理性,行业也趋于成熟,只有具有发展优势的开发商才能获取长足的进步,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或产品品质高,或成本控制严格,或商业模式创新,或周转速度快,总之要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充分的发挥。
       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成本控制,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市场火爆时缺乏优化成本控制的动力和机缘,而目前的市场正是进行成本控制能力提升的压力和动力。针对产品,应作出科学的价值分析,在市场上找准定位,再根据定位明确所要实现的价值,分析出非必要的价值功能,优化企业管理和技术手段,相应的砍掉非必要的成本,优化现有的成本空间,力争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所定的价值目标,做到投入产出比最高。
       总之,调控政策有效限住了投资投机需求,极大的放缓了交易周期,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房价的回归,但是,现实存在的住房需求,未来2年供应量的减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进行,以及房地产行业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又决定了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很难出现大跌。综合来看,行业的发展应当追求的是“稳”。在稳中求得长足、持续、健康的进步。
尽管高库存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沉重的压力,但同时,这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动力和契机。摒弃粗放式发展,追求精细化管理和高品质发展。大多数开发商很难依赖规模快速增长带来高额利润,更多的需要追求内涵式的增长,依赖产品升级、管理升级、成本控制的升级来保证合理利润。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于企业来说,都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来谋求发展空间。

本文首发于《城市开发》,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公司及作者名称,如需采访、约稿,请联系010-59082963/2979。

沙发
发表于 2012-7-11 18:37:05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