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上独特一景:公布薪酬五态
薪酬公开好,还是保密好,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很多却始终没有定论。记者是招聘会的常客,看得多了,发现招聘摊位报上公布薪水的方式也是风格迥异,有明码标价的,有含糊其词的,也有三缄其口的,留心看看,倒也算是招聘会上的独特一景。
狮子大张口型——— 先诱惑一把再说
“客户顾问,月薪2万元以上”;“销售代表,底薪1万元+丰厚提成”,“年薪30万元诚聘精英”;“月收入过万”;等等。这样的“高薪诚聘”在招聘会上并不少见。乍一看让人热血沸腾,走近看看有些奇怪,这些明码标出的高薪价位大多是另外用圆珠笔或水笔手写在摊位报空白处的,并有明显的着重记号,吸引过往求职者的眼球。再看公司的情况,大多是些规模较小的销售型企业,如化妆品销售、产品推广等等,于是不免起疑:小公司真能提供高薪水吗?如果走上前去与招聘人员一聊,他可能会这样说:“一个月拿2万元怎么不可能啊,我们公司上个月做得好的拿了3万多元呢!”看来奥妙就在“做得好”三个字上了。
模棱两可型——— 空头支票的游戏
“生产技术、生产管理、采购工程师,月薪2000元-1万元”;“月薪1500元以上”;“年薪2万-15万元”……这样的薪资公布,乍一看很平常,留心想想问题也不少。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采购工程师,三个不同的岗位,部门不同,要求不同,职责也不同,那究竟哪一个收入1万元、哪个收入2000元呢?如果是三个职位的薪水都介于这个标准之内,那么究竟是比较接近2000元,还是更接近1万元?毕竟2000元和1万元之间还有8000元的距离呀。同样,月薪1500元以上,这个“以上”的幅度又是多少呢?假设你当真去问了,招聘人员也许会说“具体多少说不准,就看每个人的业绩了。”
外交辞令型——— 绝对滴水不漏
“一经录用,待遇从优”;“本公司有完善的薪资福利体系”;“本公司提供丰厚待遇”;这些都是招聘会上常用的“外交辞令”,给你一线希望,同时也含蓄地告诉你,公司的薪资情况现在不便透露,你也最好别问,放心,到时候自然就会清楚。
有一说一型——— 可贵的少数派
老实巴交的招聘单位也不是没有,他们会很工整地在每个职位的旁边明确注明薪水数目,如“行政助理,月薪1500-2000元”,诸如此类。根据各个职位的职责、层次、市场价位,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数字。这可算作是有一说一,明码标价。且不论这其中是否也藏有水分,但至少让人看后心里比较踏实。
无可奉告型——— 公司机密岂能轻易泄漏
还有些公司在招聘会上绝口不提薪水,摊位报上也没有任何有关薪水的信息。假设你去问招聘人员,碰钉子的概率会比较高。倒不是说这些公司一定不好或者不规范,只能说他们相对比较谨慎,等你哪天看到工资条时,或许薪水很高,或许很少,全看你的运气了。
你说他说
单位——— 实话实说?左右为难
五种薪水公布风格,无论何种,其信息的真实性自然有待考证。记者曾询问过一些招聘人员,除去少数居心叵测的,绝大多数单位的意见是:薪水要实话实说,还真是左右为难!且不说公司将员工薪资情况列为保密信息,若真要老老实实地在招聘会成千上万双眼睛前公开薪资详情,后患一定不少。其一,如果你所公布的薪水比隔壁邻居摊位公布的薪水少,怎么办?公司还能招到优秀的人吗?其二,现在公布了薪水,万一到时候公司薪资结构有调整怎么办?其三,公司薪资结构复杂,不可能一一列举,因此也不能以一个简单的数字明示。还有其四、其五……,理由绝对是一箩筐。所以,单位的苦衷似乎也不少。
求职者———公开更好
求职者希望公开,这样在应聘时既能做到心里有底,也可以此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同时还可以作为选择单位时衡量的标准之一。不过,想归想,现实归现实,绝大多数求职者恐怕早已经习惯了招聘会上真真假假、雾里看花的薪酬公示状况。一句话,不管你怎样保密,我自会去打听,实在不行,大不了不去!
来源:人才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