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脑力无限] 诚信的特征与悖论

[复制链接] 1
回复
37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8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诚信的特征与悖论
    无私奉献与弱肉强食是人类道德的两个极端,前者是圣贤哲学,后者是野兽法则,中间层面的诚信则是社会公众普遍交往的基本准绳。
    我们终于可以从革命道德的单一层面转向生存谋略的多价值层面来谈论诚信了。台湾儒学大师南怀瑾提出"大变革时期谋略第一",我以为这句话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理解为"大变革时期诚信第一"。因为诚信是谋略化了的道德,道德也必须与拓展最大化利益的谋略相互涵括,才能成为生存发展与生存止损的方法论指南。因此我认为,诚信具有常识性、道德性、谋略性、止损性和利益最大化等五大特征。
    人生存于社会应该具有起码的诚信,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这个常识源于另一个常识:人们的社会关系(或称人际关系)就是纷繁复杂的交换关系。因此,诚信就是交换关系通道,没有诚信就是交换关系通道的阻塞,通道阻塞了,利益当然也就失去了。交换关系就要涉及到利害,所以,诚,应该是利害关系的真实表达;信,应该是正当承诺的如约兑现。
    所谓道德性,就在于诚信需要对自我私欲的约束,对公益事业的某种维护和奉献。亚里土多德说:"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这在今天被概括为"公用品悲剧"。诚信就在于它是维护公共产品持续性和拓展性的最低量要素,是公共生活的底线和边缘。
    所谓谋略性,即诚信是一种生存谋略或是一种道德化了的谋略,它通向最大化利益。一如美国的弗兰克林所言:有诚信的人能够花别人口袋里的钱。现代社会赋予信誉的人则容易获得社会救助或社会贷款,当然也最容易获得交易伙伴。
    所谓止损性,就是诚信能够减少人们交换的成本和把交换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在欺诈公行的社会,损失是全社会的。
    所谓利益性,就在于坚持诚信也许会失去一部分眼前利益,但决不会失去长远利益,更不会失去根本利益,并能把利益最大化。
    然而在实际交往中似乎人们感觉到的只是诚信的失落,这样就形成了诚信悖论;诚信成了诚信者的墓志铭,欺诈成了欺诈者的通行证。造成诚信悖论的原因有四大方面:上梁不正下梁歪,法律惩治罪犯不惩治小人,变革时代的观念无序,"诚信通向最大化利益"日益缺少广泛的证据。
    所谓上梁包括:师长、官吏、制度三大层面。一位大学生诚恳地指出:学生浮躁根本源于老师的浮躁,民谚有"贪官横行则蟊贼遍地",一个带有掠夺性的制度必然引起普遍的行为欺诈----这些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须同时惩治"贪官"、"罪犯"和"刁民",小人则是刁民的一种,即那些制造些猫三狗四假货来的家伙,诚实小民虽不满但却无奈。在人们普遍呼吁民主的时代,必须明白:在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是小人获利的最好机遇。所以,一个获得了美国的MBA认证的硕士,仅能发挥一个大专学生的管理水平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美国人也缺少治理小人的经验。
    中国从只对革命讲究诚信进步到相互讲究诚信,造成观念的舞台旗帜纷纭,主义纷争,东西撞击,古今问难,这种思想界的无序也是诚信难以树立的重大原因。我是坚信"诚信通向最大化利益"的,但我无法解说现实中难以计数的"不诚信得利"的例证,我只能大打时间的折扣,提出所谓"人的竞争是人的一生的竞争",鼓励学生们不要特别地计较一时的得失,显示着教育的说服乏力。然而,大家冷静地思一思、想一想,诚信难道不是所有社会形态的生存要素吗?!
沙发
发表于 2003-4-9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excellent, i absolutely agree with you. i just argue this topic the other day. if somebody can tell me the exac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engxin.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