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就了他,习惯也成了杀手
那些曾经助其成功的习惯,却正在成为杀手,扼杀他新鲜的第一眼,扼杀他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A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个人带着十几个人,几万元现金,靠自己的思维、靠战略眼光,靠空前的机会,靠无中生有的创造,积累起了很大的商业帝国。队伍在庞大,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每天千头万绪的工作,而他的时间往往被一些无畏的事情所占据!于是他找到了一种办法,这就是所有要跟他见面谈论报告情况的人,都要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字。他最厌烦不经过思考和准备的谈话,尤其是是跟部下。他有个逻辑,如果你都不舍得花时间把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达清楚,见面也没什么好谈的。
这个习惯,帮他节省了不少时间,提高了不少办事效率,他的团队也在这种碰撞与交流中成长。一起成长的,还有另外的东西!
矫饰由此而生。文字是经过人揣摩后的东西,不下首先要揣摩的是老板的心态。于是所有的事实都经过了过滤,事情的本来面目,慢慢被人淡忘,而那些可以换得老板开新的东西涌上前台。哪怕是危机事件的转述,也遮盖掉了实情的本原,变成了表示忠心的机会。由此他想到了过去的皇帝,没办法,所有的奏章、言词都经过了曲解加工,哪里还有本原!
新鲜的第一眼从此离他而去。他极大地获得了信息,开辟了信息渠道,可也同时被信息包围。成山的文字报告都等着他的处理,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还常常不能准时反馈。结果,他总是急急忙忙的要报告,报告上来了却被其他事情挡住了。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人的眼睛。当然有不少表演,可是透过眼神,人们还是能够抓住一些本质的东西。他被自己制造出来的文山给挡住了,挡住了那鲜活的第一眼。
从观察的角度说,万事万物皆令人欢愉;而从忧愁的角度说,万事万物皆令人发怵。他抛弃了观察,留下了忧愁,只能跌进发怵的沼泽。
经验反对经验,显而易见反对显而易见
经验反对经验,显而易见反对显而易见。这是年过40的企业家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经验是一把锐利的剑,可以刺穿复杂现象的迷雾。可经验同时会成为障碍,而且,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和谐。
最常见的经验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时也有“做简单的事,始终如一”的体悟;
既有“用人不疑”,又有“疑人也用”;
既有“择人任势”,放手给经理人运作的经典,又有“一放手就乱”的教训;
既有“教小狗学会老狗的本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巴菲特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在70岁),又有“出生牛犊不怕虎”;
既有“不用聪明人”,又有“驾驭聪明人”;
既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又有“中庸之道”;
既有“人性本恶”的管理律条,又有“人性本善”的管理经典;
经验反对经验,显而易见反对显而易见,这些表面上的矛盾,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碰到事情,他已经没有了专注于一端查找原因、追求生成、试验着新鲜的求解之道的内省和耐性,他是在执著地寻求着类比、成例、经验、理论。他没有了投身事物真切的感触事物的激情和乐趣!他的价值,无论是道德方面,还是智慧方面,都不是由外部得来的,而是出自他深藏着的本性。而现在这种本性的考问,这种基于自己理性和情感的独立判断,让位给了一些陈旧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他到达了他所想象的顶峰,却失去了目标与动力
年过40,不知道满足地追求幸福的激情渐渐降温,不幸之惶恐却与日俱增。那些曾经是幸福标志的财富,悄然失去光泽。所有幸福皆为虚无缥缈之物,而所有苦难则为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些发奋追求的东西,那些梦牵魂绕的东西,已经唾手可得了,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留下来的只是对苦难的回忆,只是一种冷寂的孤独!
他见到太多的黑暗,他知道了太多的欺骗,他厌烦了大大小小的阴谋,厌烦了没完没了的应酬,厌烦了碰到人就要有微笑的自然流露。他开始羡慕那些无所事事的人,甚至开始感叹乞丐的自由!他开始醉生梦死,开始琢磨怎么花钱,怎么无为地花钱,怎么为了花钱而花钱。于是他们寻求刺激,寻求敌人。不是为了商业而寻求敌人,而是为了寻求敌人而寻求敌人!就跟布什政府一样,不是为了和平而对付敌人,而是为了树立敌人而去寻找敌人!
他们的敌人就是人性的卑劣与软弱。有些寻找到了博采,有些寻找到了毒品,有些寻找到了控制的欲望,有些寻找到了奴役更广大人群手段!这些是他们没有寻找到生命的出路,没有灵魂上的寄托,只能寄托于生命的无常之中。
在年轻时节,电话铃响后,他立即会精神抖擞,充满喜悦:“现在,也许新的机会来了!”。然而成年人,同样的情形,他立即会出现惶恐之态:“这家伙真来了”!是的,他们自己知道那些不能算“合乎道德的方式”所潜伏的隐患。
理想主义被现实淹没。左右中国一代商业领袖的成功的是机会主义。他们并不是像比尔·盖茨、麦克尔·戴尔、拉里·埃里森那样从小就有一种知区,也不是像亨利·福特、山姆·沃尔顿那样把自己的事业融进提升人类福利层次的洪流中去,他们只是固执地盯着金钱度量的财富,用一些不是太合乎道德的方式获取了成功。
机会主义能够助你成功,却不能帮你竖立迈向更强大的理想,也不会添加你本性中缺失的信仰,更不会弥补你灵魂的空缺。理想、信仰和灵魂的缺失,是困扰中国一代商业领袖的真正的深层危机!
2004年4月18日
载《商界》2004年第6期 |